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渭南地区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是方言俗语和独特人文景观融合成的文化载体,它反映了陕西关中方言的面貌和基本特征。关中方言古朴典雅,具有质朴凝重的乡土韵味和丰富的表现力;方言的词语组合和表述方式蕴藏了关中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其词汇系统在历史发展中留下不同于共同语的词义演化轨迹。关中方言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在汉语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中有极重要的参证价值。  相似文献   

2.
渭南方言中有几个很富有地方特色的程度副词 ,如“太太”、“死”、“生”、“扎”、“捏个”等 ,同普通话的程度副词相比较 ,它们有其独特的语法特征和表现力  相似文献   

3.
关中作为秦汉等朝代的建都之地,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相比,关中方言具有其独特的语言系统,而在这一系统中,词汇系统是展示关中语言独特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关中方言词汇与普通话的区别进行研究,力求展示关中词汇的独特魅力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安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整体上相同或相近是主流,但作为共同语的地方变体,又有自身鲜明特色,其具体表现即为安庆方言词汇在词形、词义、造词理据和词的来源等几方面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诸多差异,安庆方言的独具特色由词汇层面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5.
东北方言中程度副词"贼"的意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很、非常",它在使用中又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试从其历时演变、语法特征进行分析,并比较它和普通话中副词"贼"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邵阳话中,反素词“来回”除了可以用作动词、名词、情状副词外,还具有情态义和篇章义,这在汉语方言中较有特色。其表示情态意义的语气副词用法的形成,与普通话和汉语方言中其他反素副词具有共同的认知语义基础,但不一定经历了一个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而可能是通过隐喻途径直接产生的词义引申现象。“来回”在语气副词用法形成后发生了语法化,还产生了话语标记等用法。由反义对立式动词性语素组合起来表达情态义,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秦时代的雅言、西汉时期的通语、隋唐时候的官话,都是以当时都城的所在地关中地区的语音、语汇、语法为标准的。而雅言、通语、官话是当时的共同语。关中方言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几个朝代的准普通话。所以中国古代的许多典籍都是用关中方言撰写的。因此,中国的古典文学中保留了大量的关中方言的语音、词语、语法。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也不例外,对《警世通言》里所能够见到的关中方言词语予以解析,以说明关中方言对古代汉语词语的传承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楠  韩佳蔚 《文教资料》2014,(20):38-39
陕西省关中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深厚的文化积淀孕育了特色鲜明的关中方言和民俗文化,关中方言的饮食词汇系统正是观察和研究关中地区历史文化的珍贵材料。该地区自远古以来形成了高度发展的农耕文化,以及在独特自然生态环境下农作物种类和丰富食材对关中地区饮食文化样态的深刻影响,使方言的词汇系统沉积了丰富的饮食词语。关中自古以来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其风格杂糅的面食文化使得关中方言的饮食词汇更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安阳市汉语方言中经常使用的程度副词极具地方特色,如表程度高的"可、歇、怪、专、镇、恁、才",表程度低的"将、较以的"等。从词义、语法、语用等方面对这些程度副词进行描述与分析,归纳其使用规律,揭示了其表程度高和程度低的副词在数量上的不均衡现象。  相似文献   

10.
毕节方言中重叠构词形式十分丰富,主要可分为词根语素重叠和附加式重叠,其语法意义与词汇意义也十分丰富,并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语法化的倾向。毕节方言重叠构词受共同语和贵阳话影响,而又呈现出一定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1.
与普通话相比,常德方言有数量众多而且富有特色的副词。根据这些副词在句中的功能,它们大致可以分为表示程度的副词、表示重复或连续的副词、表示范围的副词、表示肯定、否定和估量的副词、表示情态的副词、表示方式的副词等7个类型。它们在句法功能上与普通话是大致相同的:修饰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补语,能组合成某些固定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方言词也存在逐渐消亡的态势。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后套话中的新程度副词“海”和“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和"砍"是近年来内蒙古后套地区年轻人口语及网络交际中新流行的一类程度副词,具备汉语实词虚化副词的因素及一般程度副词的典型语法特征;除自身语义基础外,在细节和程度的凸现、情感表达、标新立异等方面更能满足动作和性状的高程度表达需求,具有传统副词无可比拟的独特功能。  相似文献   

13.
“净”、“尽”、“竟”是早期北京话中的三个范围副词,兼表限制和总括.三者的共存和通用有着语义上的理据.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三者使用比例有所不同,由于受语言经济性原则的制约,现代北京话口语中“净”成为最具优势的范围副词表达法.  相似文献   

14.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得要的类别,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和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是在大量的方言调查基础上对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及其使用情况的小结。  相似文献   

15.
山东青州属于胶辽官话区,其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很有特点。本文主要从语义特征、组合功能、句法功能这三个角度,对青州方言中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刚、着、张/沾、大/精、毛、蒙、将将地/较自是、煞等)进行了重点考察,力图勾勒出青州方言比较有特色的程度副词系统。  相似文献   

16.
永登历史悠久,是通往河西的门户,生活着汉、回、藏、蒙等少数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环境、人口变迁、经济发展,以及各民族语言的交流融合等诸多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方言。永登方言的程度表示方式也较为独特,本文从特殊程度副词,语音拉长,加程度补语,重叠式等表达程度的手法依次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方言中程度副词之语义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黑龙江方言中存在着一批较为特殊的表程度深的副词。它们主要由具有丰富表现力的拟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衍变而来,不仅在程度上比普通话中的副词更深一些,而且更富有生动性、鲜活性。这些副词以词汇的联想义为语义基础,是为满足语用的要求而逐渐产生并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乐业逻沙高山汉话副词是一种独立的词类,常常用于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的词语,副词所表示的意义非常广泛,包括程度、范围、时间、处所、肯定/否定/情态、方式、语气等。汉语各方言的副词也常常体现出各自的特点。乐业逻沙高山汉话的副词与普通话的副词相比,数量较多,用法灵活,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在词语及用法上与普通话不同。  相似文献   

19.
宁武方言中的副词“可”使用频率很高,作为语气副词,除了用于一般陈述句、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和复句中表示强调语气外,还与普通话中的“恰好、恰巧”相当,多指客观情况与实际需要相符;“可”兼属程度副词,表示程度加深或程度减轻、变弱等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温江区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属于成都市主城区,其方言特征比较明显。"飞"和"多"是温江话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程度副词,与普通话中的程度副词相比,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拟从语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对这两个副词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