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30年前,人们在周恩来的身上负载着如此多的尊崇、希望和想象。对周的赞美,实际是融入了国人对一个理想而完美的“贤哲”的膜拜,以及对国家和自己的前途的寄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佚名  雨荷 《出版参考》2006,(1):16-16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在这之前的十几个小时内,周总理的病情报告便不断送到主席这里来。毛泽东静静地看着一份又一份病危报告和治疗方案、抢救方案。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是党内做工作最多的人,也是最忙的人。为了争分夺秒,他开辟了“第二办公室”和“第三办公室”。  相似文献   

4.
1958年“大跃进”时,景德镇有一位古瓷专家成功地烧制出了十分接近于宋代汝窑生产的瓷器。上海市委交际处直接向这位专家定制了一套36只的“九龙杯”。“九龙杯”刚刚交货,这位专家就在一次车祸中去世了。因此,这套“九龙杯”就成了绝品。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在党内最早提出加强调查研究、重视情报信息工作、重视决策咨询工作、加强决策咨询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强决策咨询机构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策划、组建及领导等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借鉴文本自动分类思想,基于文档权重归并法,采用N元语言模型,设计一个专家领域识别实验系统;并以“武汉大学”为例对专家研究领域自动识别的效果进行初步评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专家研究领域的自动识别具有很高的查准率。  相似文献   

7.
1931年12月初,时任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纪检主任的周恩来,深入到中央苏区偏远县乡作社会调查研究。一天,周恩来在闽赣边界的群众演唱会上听到一首《喝酒歌》。其歌词是:“高山岽上一根绳,女不酿酒莫嫁人,积得糙米三五石,巧造烈浆布米阵,高山岽上一棵松,男不喝酒非英雄,几盅几杯不算会,三瓶五瓶不醉翁……”当时,周恩来十分欣赏其民间风采,并为之喝彩鼓掌。可是晚上见到几处聚众酗酒的情况,便马上召集当地苏维埃干部,开了一个特别紧急会议。他说,  相似文献   

8.
1937年7月底、8月初,为了研究与确立对日的方针与最高国策,沟通全国上层人物的思想,国民政府决定召集全国的党、政、军要人与各地军政首脑,包括曾长期对立的国民党内各派系首领以及中共领导人,来南京开会,共赴国难。  相似文献   

9.
赵家春 《大观周刊》2012,(50):38-39
周恩来同志作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成员,高度重视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强调从思想上建党,坚决清除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意识,进而清除兹生不良作风的社会思想根源;强调要树立“长期锻炼”的观念,加强自我思想改造,要求领导干部过好“五关”,做人民群众的楷模;在党内最早提出了“群众路线”概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此促进党风转变。  相似文献   

10.
司军梅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2):136-136
文史资料是具有独特社会价值的人文资源。文史资料工作是一个民族文化修养的重要的具体体现。周恩来总理是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工作的主要倡导者和主要领导者。文史资料研究组织机构的建立是文史资料研究的组织保障,反映了当时周恩来总理强烈的文史资料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文史资料工作是政协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益当代、惠及后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前,曾经有一大批苏联专家活跃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待遇怎样呢?围绕这个问题中苏之间曾出现过怎样的外交风波?笔从外交部最新解密的件中发现了很多详细的材料。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今的周恩来研究界都知道他有三幅青少年时期留下的手迹,它们分别是“同心努力,万里前程指日登”、“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和“志在四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重温周恩来总理对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指示与阐述,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1975年12月下旬.周恩来总理的生命已进入倒记时。他躺在病床上难以入睡.多次对守护在身边的邓颖超提起李默庵——这个当年在黄埔军校与他感情最深的学生,也不知道现在究竟在何方?希望他能回祖国看看。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十大专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梅 《图书馆杂志》2001,20(3):30-33
本文在哥伦比亚大学进行的一次德尔菲法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对数字图书馆领域内10位著名的专家从职位,研究活动和著作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程砚秋先生诞辰100周年。这令人不禁想起周恩来培养、介绍程砚秋入党,后来又为程砚秋留存这方面档案,“好为这位当代大艺术家的最后革命奋进留念”这两件事。这在20世纪50年代的档案界和文艺界曾被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8.
《陕西档案》2009,(1):46-48
周恩来总理才思敏捷,举世钦佩。以下诸则妙语回答可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9.
肖英 《兰台世界》2005,(11):59-59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恩来“从伯父召趋辽东”来到铁岭,入银冈书院读书六个月。1962年6月15日,周恩来总理在视察铁岭时几次提起“我12岁时在铁岭银冈书院读过书”。当时陪同视察的邓颖超同志对铁岭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新田说:“周总理来铁岭前回想起少年时期在铁岭的情景,激动得一夜没睡好觉。他登的第一座山就是龙首山,他进的第一所学校是银冈书院。他早想来铁岭,这是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20.
据悉,浙江绍兴周恩来纪念馆向世人宣称:周恩来出生于绍兴。近几年来,有关周恩来出生于绍兴的各种文章,也不时见诸国内的一些报刊,一时间搞得沸沸扬扬。周恩来到底出生于淮安还是绍兴?不知底细的人们产生了疑问。为了维护历史真实面貌,澄清事实,解惑释疑,我就掌握的档案资料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