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对联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异彩纷呈的艺术百花园中一枝别具风姿的奇葩。它语言精练。含义深刻,意境优美,韵味隽永,遣词典雅,格律严谨。它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欣赏价值;能给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又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常设对联题,因为对联题直接指向的是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从对联中可以衡量出考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许多是十分有趣、耐人寻味的。下面六道趣题都是围绕着对联展开的。同学们,趁着明媚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去对联趣题大观园逛逛。一、巧配对联有四副对联,每副对联的纸张一样大,字数一样多,字体也是一样的,可惜现在弄乱了。你能把它们一对一地搭配好吗?  相似文献   

3.
2004年高考语文新出现了对联题。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一种能充分体现汉语美的特质,体现汉语人文精神,集语音、词汇、语法锤炼于一身,沟通古今的极好形式。对联的可讽可歌、亦庄亦趣且伸缩灵活、包罗万象的艺术特性,使它成为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设比较能体现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对联题(春联),使这一"旧瓶装新酒"的中国传统风俗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  相似文献   

4.
<正>对联,俗称对子,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字艺术,长期流传下来,已成为各阶层文化生活的共同习俗。近年来,随着《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联题成为中考语文的一大亮点,它既可以测查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又可以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综观近些年中考试卷,对联题的考查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题型: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名著阅读等结合起来考查。例1.(2014年四川省绵阳市)一位对联爱好者以"风景这  相似文献   

5.
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地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因此可以说,对联题是一道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能力命意的典型试题。鉴于此,笔者认为,对联考试方兴未艾,今后仍会继续成为高考试题中的常客;而命题形式也不会一成不变,将会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新样式。一般说来,对联题可有如下几种考查形式:一、出联对句式这种题型最为常见,要求根据出句写出对句。比如,出句:“扫千年旧习”,对句…  相似文献   

6.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学形式之一,有关对联的考题,能够检测考生的语文知识水平,检测考生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那么,中考对联题一般都有哪些类型呢?今后我们如何应对这类考题呢?  相似文献   

7.
邱文华 《新高考》2004,(11):12-13
2004年高考对联题的出现,意味着高考在考查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方面又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对联题是检验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就对联题的设置而言,它还可涉及到目前高号的许多知识点,如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句式的选用、仿用、变换,以及对偶、比喻、夸张、对比等许多的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8.
【考点突破】作为我国文化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联在2005年中考试卷中闪亮登场,全国共有二十多个省市的中考试卷中出现了对联题。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也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内容博大精深,是一部浓缩了的文化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以说对联题会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前景看好。对联,又名楹联,也称“对仗”,在同学们的知识链上居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对偶”一节上。对联原出于诗词,但它又不…  相似文献   

9.
对联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文体,为什么它与中国人民的生活结合得如此紧密,又具有与时俱进的发展势头?本文主要从对联与"道"、对联与"鸣"方面加以探讨,并就对联的写作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0.
对联是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它典型集中地运用对偶手法,形式精巧优美。作为中学生识记一些对联,尤其是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对联,既有助于掌握对偶修辞的特点,又能帮助我们了解作家,拓宽知识。诗仙李白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李白是我国盛唐诗坛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一生大半过着浪游生活,“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郭沫若题江油李白纪念馆),”写下了不少游历名山大川的诗篇。在马鞍山采石矾醉后捞月失足落江而死,因此就有了采石机太白楼,楼上题…  相似文献   

11.
2004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破天荒地出了一道对 联题:下面都是春联的上联,请选择其中一题对出 下联。 第一题 扫千年旧习 祖国江山好 第二题 冬去春来千条杨柳迎风绿 虽然语文课本中没有对联的文章,但是对联作 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语言艺术的独特 瑰宝,语文试卷里理当有它  相似文献   

12.
一、对联赏析题对联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性。由于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对语言运用的严格要求,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好题型,倍受命题人的青睐。有的考查对联中蕴含的文学知识,有的考查其中的修辞方法;有的从修改方面来考查;有的从撰写方面来考查……随着新课标的颁布,语文课改的实施,赏析对联题将会在中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  相似文献   

13.
对联 ,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对联有许多讲究 ,写谜题对联难度更大 ,要十一、二岁的从未接触过对联的现代小学生写出对仗工整的对联 ,行吗 ?出乎意料的 ,我班学生竟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而且还啃得津津有味呢 !一、什么是对联 ?“什么是对联 ?”学生用好奇的目光问我。我不慌不忙地边写边念 :“问生意如何 ?打得开 ,收得拢 ;看行情怎样 ?醒的少 ,迷的多。”告诉他们这便是一副对联 ,继而神秘地说 :“上联和下联要我们各猜一样商品 ,能猜出来吗 ?”孩子们说 :“是伞和酒。”还回答了理由 ,在回答中 ,学生明白对联要抓住所述事物的特征。“比较上…  相似文献   

14.
对联又称为“楹联”,是一种应用文体。它要求两个分句字数相同,声调和谐,结构相同,意义相近、相连或相反,有独立、完整的意思,有实用价值。你可知道,有不少成语都能组成回味无穷的对联呢!以下的成语对联,你不妨先细细品味一下:  相似文献   

15.
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学样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短小精悍,能表达复杂的内容,说明深刻的道理。近年来,对联题已成为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它可以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但是对联在现代语文教学中一直是个盲点,鲜有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对联,故学生对对联知之甚少。对对联这一传统文学样式进行渗透教学,就显得十分必兽.  相似文献   

16.
写作对联是旧学的必修课,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学生虽没做要求,但是,对偶、对仗修辞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并且要求能准确、熟练运用。一些地方教材编有对联欣赏的内容,有些省份中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填写对联的题型,高考考对联题很常见,一些教师会自觉地让高中学生提前感受一下此类题。另外,对联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一种文化形态,每个学生都会从小就受到不同程度的熏陶,从心理上比较容易喜欢上这种练习。  相似文献   

17.
写作对联是旧学的必修课,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对中学生虽没做要求,但是,对偶、对仗修辞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并且要求能准确、熟练运用。一些地方教材编有对联欣赏的内容,有些省份中考试题中也出现了填写对联的题型,高考考对联题很常见,一些教师会自觉地让高中学生提前感受一下此类题。另外,对联是中国民间常见的一种文化形态,每个学生都会从小就受到不同程度的,陶,从心理上比较容易喜欢上这种练习。  相似文献   

18.
问:高考时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答:高考是选拔考试,碰到难题是非常正常的。碰到不会做的题不要紧张,要想到,你不会做,其他人也未必会做。在整个答题过程中要掌握一个要领:“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也不浪费,舍去全不会(做的)。”会做的题慢慢做,保证全对。中档题可以上手,能做一步就做一步。所谓“舍去全不会(做的)”,不是说一看不会就舍去,要认真看认真思考,确实不会再舍去。问:有的题可以上手,但做半截又不会了,怎么办?答:高考试题的评分按步计分,中档题做对一步给一步的分。因此碰到这样的题不要慌,心态一定要放松,能做一步做一…  相似文献   

19.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初中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做好对联题,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上下联必须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结构一致。总结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对联题,可看出主要有六  相似文献   

20.
郁荣 《教师》2010,(10):76-76
古诗鉴赏题是高考中的一个难点,考试题型已由客观选择题转为主观表述题。它既可真正检测出考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又能检测出考生组织文段运用语言的写作能力,所以有关专家预测要求考生用一百多字表述对某一古诗的赏析这种开放式的题型将在今后几年的高考中采用。而学生面对表述题不知从何人手,有时写上几句也多为不着要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