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想北平》是老舍散文的经典之作。本文的情感分析不能仅停留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层面。散文贵在以情动人,真情正在细节涵泳之中,文中的细节设置看似不经意之笔,实则匠心所在。从文本的细节描写处入手,走近作家,挖掘老舍内心深处的心结,才能深层解读文章情感主旨。  相似文献   

2.
老舍与北京有着不解之缘。他不但生长于这座古老的都城,对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有着极其特殊的感情;而且他一生的学创作活动,主要也是以北京的生活为基本素材的。他对旧北京的不朽描述,使他成为中国现代学的泰斗。如今人们已经公认,老舍本人便是这座古城在学上的一个象征。然而尽管这位大学家为北京留下了那么多精彩之极的描述,可是当真让他拿起笔来写一写他本人与北京的这种缘份的时候,他却四顾茫然,大有不知云何之意。这便是我们读《想北平》的开头所得到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张芹 《考试周刊》2013,(93):32-32
语言文学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情感在知识向能力转化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中,更要注重情感教育。文章以《想北平》一文教学为例,通过情境创设、内涵挖掘、拓展延伸、写作演练等环节的精心设计,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情感渗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童年是如何度过的,都会热爱自己的故乡,对故乡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都特别的眷恋。因为故乡的草草木木都与我们有特殊的感情,这种情深深的扎在我们心里,融入我们的血液,铸就我们的性格。无论何时,当我们作为游子远离故土,  相似文献   

5.
就风格而言.年少的时候比较喜欢郭沫若和巴金.因为他们的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不充满激情与活力.读后无不为之怦然心动.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发爱上了鲁迅和老舍。鲁迅的冷峻幽默、犀利深邃,老舍的自然亲切、温暖感人,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童年是如何度过的,都会热爱自己的故乡,对故乡的一砖一瓦、一山一水甚至一草一木都特别的眷恋。因为故乡的草草木木都与我们有特殊的感情,这种情深深的扎在我们心里,融入我们的血液,铸就我们的性格。无论何时,当我们作为游子远离故土,都会思念养育我们的那块热土,因为“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那才是我们灵魂的归宿。  相似文献   

7.
郭冠群 《学语文》2021,(1):74-75
老舍的《想北平》采用欲说还休的方式抒发情感,挖掘北平平民的特色,表现对北平家的思念,又潜藏着忧虑之情,无论是在情感认知还是言说方式上都表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点。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1、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2、了解散文的对比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3、品味老舍的京味语言。教学重点:衬托手法表现出的  相似文献   

9.
2013年11月,我应邀参加在南京举办的散文教学高端研讨会(与会者包括来自香港、台湾地区的语文教育专家),并上了一堂研究课。教什么?怎么教?心里特别纠结。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主办单位是高校,二是各地语义教育理念不同。  相似文献   

10.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用充满浓郁京味的语言、贴近生活的笔触表达了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之情。这篇文章典型地体现出老舍散文京味隽永、细致入微、性喜自然的特点,特别是这种细微之处见真情,是真正值得学生去重点体会和感悟的。我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反复"磨课",不断思考与改进,最终生成以"情  相似文献   

11.
读老舍的《想北平》,理解其深爱着北平的情感(即文章的主旨)应该是毫无障碍的,但要说出老舍《想北平》的好(即《想北平》的艺术匠心),则需要用心体悟。  相似文献   

12.
老舍的《想北平》是散文中的名篇,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眷恋之情。怎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这种深沉的情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比阅读老舍的《想北平》与林语堂的《说北平》,评点分析两篇文章异同。通过对比阅读,学生对家园之思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老舍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人,他用浓厚的纯京味语言,贴近生活的表达展现了对北平的眷恋与刻骨铭心的热爱。《想北平》这篇文章是典型的以京味语言为主的散文,从一些细微之处就能看到作者的真情流露。究竟在他的笔下北平的哪些事物能让他流连忘返呢?他那份难以割舍的思乡情结又在那些地方表现呢?本文以《想北平》来谈老舍的思乡情。一、爱——情洒北平  相似文献   

14.
上老舍的《想北平》有两个重点需要落实:一是情,老舍先生深深的思乡之情;二是味,字里行间浓浓的京味语言。前一点大家接受起来并不困难。只是感受不深,缺乏共鸣;缕析课文语言的特色,我总感觉苏教版必修1的《想北平》“京味儿”不是很浓,不容易落实。  相似文献   

15.
<正>【教案设计的整体构想】基础年级的文本教学往往侧重文本本身,对文本的挖掘很深很细,但往往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会忽略高考中阅读能力的体现,而对于高中生的文本阅读教学课的终极目标应该培养其阅读课文文本的能力。如果仅从文本教学出发,没有为高考服务的意识,这样就不能和高考有效地衔接,失去了基础年级教学的很大意义。出于这点考虑,我把本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就设计成  相似文献   

16.
正《想北平》是散文经典篇章,也是语文教师公开教学的热门教材。多年来,听该课文的公开课少说也有30节,大谈朴实的多,关注朴实后面的深厚的少。其实,真正淳朴的作品,从不嚣张,也不用尖锐的方式吸人眼球,只有当你贴着文字走进去,浸润其间,才能感觉到那种丰富和才情。《想北平》就是这样的作品。标题想北平就颇值得玩赏。平平常常的三个字除了预告本文的内容之外,还包含了非常丰  相似文献   

17.
要说说老舍《想北平》的妙处,真还有些想说而说不出的感觉。总担心胡言妄语一出,会辱没了先生的大作和文名。不说吧,又觉得愧对了这篇出语平淡、真情弥漫的美文,终不免生出些许遗憾。老实说,笔者初读该文,犹如啜饮乡野米酒,淡而无力;不过,读后待反复揣摩,涵泳久之,始觉中心如醉,竞不能自持!  相似文献   

18.
《想北平》是老舍先生的一篇名文,苏教版高中教材必修第一册“月是故乡明”专题选用此文。将选文和原文作一点比照,可以看到选文至少有六处地方与原文不同,其中三处为改,另三处为删。作为名家名篇,一篇文章这么多的改动应该算是非常大的一件事了,玩味再三,忍不住想发表一点意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关于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目前已有许多共性的认识和个性的策略.笔者提供一种简单的方法给一线教师参考:从“个性化”切入散文的教学内容. 这种方法源于笔者对散文的基本认识.笔者认为:散文是离作者心灵最近的一种文体,个性化明显,是作者选择个性化的内容,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想北平》课堂实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