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都会碰到随堂听课的情况,我也不例外.有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学生的一句话,使我对儿童有了更深的了解. 那是一堂必须要上好的音乐课,尽管是毫无准备的"家常课",但因为有教育局领导来随堂听课而分外重要,那又是节一年级的课,班级学生调皮,他们还没走出"人来疯"的年龄,面对陌生人来听课,他们会和我默契配合吗?尽管是"老教师"了,但我还是担心,在忐忑不安中,进入了课堂.  相似文献   

2.
一、在教学中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价评价的效率问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是最现实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尽量避免过于繁琐的评价程序。如我在教搜索工具这一课时,让同座的两位学生用不同方法完成同一任务并填写随堂记录(表1),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比较搜索方法达到掌握如何快速实现搜索的目的。教师让学生填写随堂记录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法,但是如果每节课都这么做,学生就会厌烦,甚至不配合,随手乱填一气。因此,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温细冬 《生活教育》2014,(18):103-104
正最近学校的活动挺多,从"护蛋行动"到"跳蚤市场义卖",从"游园活动"到"折纸大赛",还有我校二年级每个月的"儿童画画展"等。有时候忙得发慌,我就会忍不住埋怨活动太多,因为每次活动都要花费班主任的很多精力,而学生每次都异常兴奋,总担心这种兴奋会带来一些隐忧。所以,每次我都是为了活动而活动,效果当然不会理想。就说我校二年级最近一次的画展吧,级部委派每个班级设计一份邀请函去邀请一位领导来参观。  相似文献   

4.
过高要求字数,会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字数上。从而淡化习作表达、交流的意义,造成习作为凑字数而行文拖沓。更重:委的是,这样的要求会给学生带来心理负担,损害学生的习作兴趣。因而,与其引导学生关注字数,不如引导他们关注表达。表达到位了,字数自然就有了。  相似文献   

5.
猫鼠新传     
我们鼠界,自古以来,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语":老鼠怕猫。"妈妈常对我说:"我们一见到猫,就要赶紧逃,不然猫就会吃了我们!"每次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想":猫真的那么恐怖吗?"最后,我决定到洞外看看猫到底有多恐怖。  相似文献   

6.
陆亚青 《教育》2014,(12):77-77
平常教学中,都会碰到随堂听课的情况,人人都不例外.一次随堂听课中,一位学生的一句话,使笔者对儿童天真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感悟与了解.那是一堂必须要上好的音乐课.尽管是毫无准备的“家常课”,但因为有听课老师的随堂听课而分外重要,而这节公开课是一年级的音乐课一所在班级学生调皮,他们还没走出“人来疯”的年龄.面对陌生人来听课,他们会配合默契吗?笔者尽管已是“老教师”了,但还是担心,在忐忑不安中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7.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但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都怕写作文,一听到写作文就喊头痛,一副忧心忡忡,惶惶然不知所措的样子。有的说没东西可写,有的说不懂怎样写,有的说达不到要求的字数,即使叫学生硬着头皮写下去,也只不过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而已。  相似文献   

8.
女孩子     
女孩子,拘于小节,文文静静。头发稍乱,就赶紧梳;衣服稍脏,就赶紧洗。女孩子软弱如泥,“触了霉头”就会把苦水倒出让人尝,还会低着头说:“心里有事就要向别人说,这样才会舒服些。”女孩子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会鼻子发酸,她只让“金豆豆”们一个一个往下落,却不肯发出声来。女孩子自认脑瓜笨,考试前总要复习到十一二点,然后企盼第二天轻轻松松考第一。女孩子往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每次考试前都自我感觉良好,发下试卷却目瞪口呆。女孩子望着60分的卷子“金豆豆”夺眶而出,只恨没有声音来表达满腔的怨苦。女孩子对99分十分向往——我下次一…  相似文献   

9.
一、缘起:面对我们看到的【镜头一】我校曾对学生做了一项"我最喜爱的教师"调查,其中有这样一题:"你希望或期待xx老师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部分学生写道"希望xx老师在上课时不要喋喋不休讲个没完,期待xx老师在上课时能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镜头二】在学校开展的随堂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真会讲",虽然不是"满堂灌",但是  相似文献   

10.
在欧洲旅游,一次要经过斑马线时,我发现有车子开过来,赶紧往回让。可车子却停下来,司机用手示意让我先过去。见我一路小跑过了斑马线,车子才慢慢开走。当我下一次经过路口时,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连志荣 《现代语文》2013,(8):148-149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经常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每当布置学生写作文时,学生总是嘘声一片。每次写作文,不少学生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有时候学生勉强凑够了字数,却多是无病呻吟,矫揉造作。学生面对作文谈虎色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不容否认,语文积累的不足是一个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积累,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每次我干什么事妈妈都会唠唠叨叨说上一通。那天我决定给爸妈做一顿晚餐。土豆炖茄子做好了,我想再做一个西红柿炒鸡蛋。打好鸡蛋,切好西红柿,放好油,我就用铲子来回翻炒。因为西红柿里有汁,火又大,所以西红柿汁乱溅。妈妈说:"你小心点,别搅了,赶紧把盖子盖上,别溅到了。"我说:"哎呀,搅一搅才入味嘛。"一不小心,汤汁溅到了脸上。我连忙关了火,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与钱     
有一天,我们的两个孩子交上了坏运气:老大克里斯把一枚两毛五的硬币从嘴里咽了下去,不巧正卡在喉咙眼上。当时克里斯才4岁,我赶紧抓住他的双脚让他头冲下悬在那儿。他妈妈用手拍着他的背,一直折腾到那个硬币从他嘴里吐出,滚到楼板上才停下来。我们的小儿子尼科当时才2岁,在一旁一边恐惧地看着我们折腾,一边可怜地哭着。克里斯刚觉得好受一点,就拾起那枚硬币从窗口扔了出去。就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中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中的小学语文教学建议指出,“作文教学立足于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起步阶段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写作,尽量少干预,不说教……作文要有一定的速度,小练笔尽可能当堂完成”.随文小练笔就是课堂小练笔的一种,充分符合了“让学生从敢于表达到善于表达”,“尽可能当堂完成”这一理念.随堂小练笔以其“形式灵活、易于动笔、随堂完成”的优势被很多教师运用,可谓是“作文快餐”,简单而且实用.  相似文献   

15.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重要的一个板块。一、二年级称之为"写话",三年级则晋升为"写作",在字数、内容上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生作文起步阶段,教师找准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旦教学方法不对,学生就会对写作产生厌恶感,从而觉得写作是一件困难的事。在这个阶段,老师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荷》时,我在上课前两个星期就已经要求学生走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找关于"荷"的各方面资料,然后让各小组汇总整理收集  相似文献   

17.
王海滨 《成才之路》2012,(14):30-30
正一、传统作文现状①学生怕写作文。从上小学开始,教师就要求作文的字数,学生多数是冥思苦想地凑字数,根本无从考虑逻辑、文采等等,没有个人的心里话,也就没有真情实感,凑上字数就不易了,交完卷长出一口气。这种情况我们多数人都深有感受。②学生抄作文。学生没有办法完成作文,就不停地背作文,抄作文,或者以一篇作文来应对几篇作文题目,大致  相似文献   

18.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呈现形式,什么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把预定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该做的作业做完了,该读的课文读会了,该背的单词背了,是不是就达到了教学的有效性了?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很通俗地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每次高段接班,我都会让孩子写第一篇作文《我》,引导学生描写语文学习中最怕的故事?很多学生会写自己写作文时想美词的痛苦,凑字数的悲哀。我发现学生怕写作文是"动听"在作怪,"动人"在作秀,"动情"在作对。学生没有看重"平常"生活,而在刻意追求"优美"的写作素材无从下手。通过调查,我也看到作文课堂教学三大现状:1.作文教学如同"缝扣",希望一次成品;2.作文教学如同"挖地",希望层层好泥;3.作文教学如"割草",希望永久巩固。  相似文献   

20.
教师评价学生时,往往是成绩好就"一好百好"。这些现象的潜台词是:品德可以用分数弥补,从而导致德育被边缘化。人的成长,到底需要怎样的德育?什么样的德育才是好的德育?这是今日之德育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好的德育,要与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征匹配当前,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很多时候是在搞一模一样的道德教育。如一开学,都在教礼仪,教行为习惯这些幼儿园、小学就该完成的基本规范。某些九年一贯制学校情况稍微好些,内部会对德育进行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