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成熟,远程学习逐渐流行。远程学习提供的弹性便捷的学习方式给人们的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本文基于“对外汉语学习可视化教学平台项目”的调研数据,分析对外汉语学习可视化教学平台中的社会性交互功能需求状况。并提出社会性交互在汉语言教学平台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习共同体是顺应当今教育改革的先进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具有灵活的交互功能和实时的动态监护特性,是结合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方面做出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有效教学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一个支持协作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网络交互学习系统。系统为学生提供丰富学习资源,师生在交互平台中构建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协作学习,教师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4.
网络学习中的社会性交互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讨论的焦点,本文广泛调研了国外网络学习中的交互分析模型,在分析已有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总结,构建了本文所提出的社会性交互分析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是在弗兰德斯互动理论和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基础上提出的,对交互信息的发起者角色进行了划分,期望通过此模型能够分析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交互的深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学习的质量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学习在我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在网络学习环境下也出现了师生交互不足的问题。本文论述师生交互不足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加强师生交互的必要性,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网络学习环境下师生交互不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以解决互联网教学中师生交互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学视角下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旨在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交互问题,以河北大学《远程教育学》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该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分析,揭示出该社区中社会性交互的现状,并提出增强社会性交互的策略,以促进教育领域类虚拟学习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交互联通着远程教育中的人,它影响甚至决定着在线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本研究基于比格斯3P教学模型,使用结构模型方程探讨社会性交互层次对在线深度学习的作用与影响。结果显示:深层社会性交互正向显著影响着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进而影响学习结果;浅层社会性交互表现乏力。研究还发现,学习策略对在线深度学习及其结果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三方面阐述了教师学习共同体中交互策略设计的理论依据,指出了网络环境因素、个体因素、体制因素对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个体交互策略:优化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网络交互环境、充分发挥共同体中教师个体的交互性等。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是针对网络环境中远程教师培训在线讨论过程的案例研究.研究的目的是总结网络异步交互环境中学生间社会性交互的规律和评价社会性交互的质量.研究结果表明,多数成人学习者受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习惯于通过观察他人交互进行学习;成人学习者参与交互的主动性差异较大,选择交互对象的倾向性是比较熟悉的个体;交互的方向和水平主要由核心参与者的兴趣和水平来决定;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尚有待提高.根据研究结果,建议通过加强教师在交互中的调控和引导作用、设计建构社会关系的交互活动,以及发挥核心参与者的组织和管理作用三种方法来提高成人学习者的参与度,进而提高社会性交互对有效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网络的学习共同体为学习者提供了跨时空的学习交流环境,通过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协作交互与资源共享,共同构建新知识,已成为网络时代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必须确定明确的学习主题和学习任务,构建安全的网络学习空间,加强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多种媒体之间的协作交互。  相似文献   

11.
在线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转变教师专业发展传统形式的新模式,在当前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其中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交互存在的许多障碍,严重影响了教师在线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在分析在线教师专业发展中学习共同体交互障碍的基础上,从eMSS项目的成功经验出发,针对在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中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机制、教学交互内容和活动、平台环境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以期能够实现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的深度交互,真正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远程教育的核心是远程学习,社会性交互是远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可以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建构,也是教师开展网上教学的重要手段。回顾近十年来国内社会性交互的相关研究,对社会性交互研究在生生交互、师生交互以及交互策略三方面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目前国内社会性交互存在的问题,同时指出了每个方面研究的具体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网络学习共同体目前存在沟通效率低、沟通失误、成员不信任和监督困难的问题。文章从教育学和管理学视角研究网络学习共同体内的群体互动,通过创建观点型任务、组建大规模学习共同体、强化学习者之间的认同感、成员鼓励与肯定、组织专家顾问团、进行初始面对面交流、向网络学习共同体授权的方式,解决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沟通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和方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如何通过社会性交互有效提高远程学习的质量,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实践的新课题。论文广泛调研国内外关于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国内现代远程教育中社会性交互的实践方法,通过归纳和演绎,提出了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的策略框架。该框架按照远程学习阶段和交互主体两个维度,对社会性交互策略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论文针对学习者与教师,以及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社会性交互策略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混合式学习中创建并维持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发展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跨界学习关系和认知过程,从而激发批判性思考和优化知识建构.研究采用数据驱动的社会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探索混合式学习共同体演化动态及其与参与者交互模式发展之间潜在的关联.研究表明:以问题导向策略组织的学习共同体演化动态呈现短周期性,受时间契约影响;在线学习共同体中参与者交互模式动态变化,交互关系由生—师交互为主发展为生—生交互为主,高交互分组偏好于生—生交互,表现出较高的知识建构水平;参与者在不同学习共同体中存在较为一致的表现,与学习共同体相互影响;高成就组参与者注重发展和维持动态平衡的跨界学习和连贯一致的认知过程.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混合式教学中发展和维持多样化学习共同体,鼓励同侪互动和跨界协作学习,提供动态教学支架进行动态干预.  相似文献   

16.
张信和  吴迪 《成人教育》2013,33(1):33-35
社会性交互的有效发生是促进网络远程学习者知识意义重构的重要方式,体现了网络远程学习效果,网络远程教学设计要以远程自主学习的本质为依归。以社会性交互为导向的网络课程设计要注重三方面策略:满足个性需求的学习资源交互设计;激励社会性交互动机的多样化过程性评价设计;创设交互情境。  相似文献   

17.
网络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是网络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但交互质量分析与评价研究还存在不足.该文对三种常用的网络学习过程中交互质量分析方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通过对三种分析方法的比较,指出其优缺点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教学交互是实现在线教与学再度整合的关键,也是影响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重要因素。作为同步课堂特殊交互方式之一的视频交互亦对教学交互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基于30所高校15441名研究生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与分层回归模型,围绕在线课程教学交互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展开分析。结果发现,在线课程生生交互、生师交互和内容交互能分别正向预测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生生视频交互正向调节了教学交互与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以及情感投入的关系;而生师视频交互对教学交互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无显著影响。在未来的在线教育过程中,可通过营造社会性交互环境、丰富交互内容、关注"触发性"交互事件、保障视频交互质量等方式促进学生在线课程的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它为学习者在网络学习过程中社会性交互提供了物质条件和可能.本文介绍了社会性交互的内涵及学习者之间社会性交互的特点,提出了影响学习者之间社会性交互的一般因素,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Blog和Wiki混合技术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Internet信息的不断增长以及XML技术的发展,Blog、Wiki成为当前一种新兴的网络交互形式,它以其独特的沟通方式及简单、实用、开放等特点在众多领域得以迅猛发展,并在教育领域得到初步应用.探讨Blog、Wiki混合技术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交互学习-互动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中的应用,探索利用Blog、Wiki等社会性软件在高职院校中交互学习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