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基本思想,它渗透、贯穿于文章的全部内容,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可以说,主题就是文章的灵魂,不管是中文作文,还是英语作文,都要“主题明确”。“读写任务”的写作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笔者将着重从“主题明确”的角度分析考生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写作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主题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作为应试作文,其内容要求并不复杂,主题也是比较单一的。因此作文考查的主要目标及评卷的基本要求便集中到语言的表达上来fo语言是文章构成的基本材料,是思想内容的直接体现。1998年大作文评分作准又把“语言”和“结构”两项合并成“表达”一项,且所占分值超过了‘呐容”,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新思路。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语言表达的强化训练。议论文作为考场作文的“老大”,的确是考场上的头号难题。在语言表达方面,总有那么一部分考生表达能力较差,文章内部结构混乱,段与段的衔接较为勉强…  相似文献   

4.
作文是要传达自己的思想,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愿望,一句话,就是"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现实的情形怎样呢?学生普遍对作文有着惧怕心理、畏难心理.大多数学生的作文习惯"编造",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谎话、大话、空话、套话.  相似文献   

5.
黄宝航 《现代语文》2008,(7):124-125
《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都要求中学生作文要“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所谓的“感情真挚”,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够自然地表达真情实感。“思想健康”,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可是,近年来一些学生的高考作文恰恰忽视了这两个最重要的方面,文中有太多牵强附会,太多急功近利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考试作文是一种被动写作行为,受命题要求和考试时间的限制,如果不懂得基本的写作步骤,临场将会不知所措。因此,本文将着重谈一下考试作文的一般写作步骤。考试作文的一般写作步骤依次为: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和行文。一、审题 审题就是看到作文题后,要认真揣摩题目中的每一个字,如果是提供材料的作文或附有说明文字,更应该认真阅读,从而明确作文题的要求:定什么文体,写什么内容,选什么材料,表达什么样的主题等。这一环节是作文成败的基础,理解浅了,文章就没有深度,理解错了,就会“跑题”。二、立意 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题,也就是要确定…  相似文献   

7.
所谓“信息主题作文”,是指让学生以习作训练项目要求为根据,以平时阅读积累的信息如自然与科学常识、社会生活动态、文化艺术知识及其它综合信息等等为主题材料,写成的文章。其习作主题旨在运用信息来为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服务,或表达对所引用主题信息含义的认识、理解、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眼、心、手的综合产物。有些学生很怕写作文,因为他把作文看成是虚无的东西,要自己去编造。完全是"造"出来的。作文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把自己的真实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传达给别人。因此,首先要有表达的欲望、表达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有所为而作"。只有让学生把作文当作自己参与生活和发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决"为什么写"的问题,小学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稳定的内部动力,使学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9.
李文镪 《辅导员》2010,(6):I0008-I0008,57
中考作文要求“中心明确”,而一类卷则要求“中心突出”。事实上,文章中心突出与否,历来是各省市中考判定作文能否得高分的重要条件之一。我们不论写什么样体裁的作文,都要有一个主题。所谓主题,就是贯串文章内容、题材的基本问题、基本观点,也就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材料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所谓“中心突出”,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中心论点要集中和鲜明。中心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含蓄的;  相似文献   

10.
《中学文科》2008,(11):91-91
开放性作文是自由命题作文,就是要求考生依据所给的题目或话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写出符合题意,内容表达具体、充分的文章。开放性作文在考查写作能力的同时,要求考生有丰富的想像力,把自己所想到的描述出来,要求想像合理,健康向上,立意新颖。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主题,是指文章使用的材料所蕴含的基本意义以及作者通过对材料的思考、体验所传达的基本思想和评价。前者是主题的客观性,也就是说,这种基本意义是材料本身所固有的;后者是主题的主观性,是指作者对材料内涵的洞见和开掘。主题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所以鲁迅先  相似文献   

12.
曹阳 《中国考试》2001,(4):27-28
学生问(下简称问):2001年高考《考试说明》作文“基础等级要求”中有“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的要求,为什么要提这两项要求?这两项要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曹老师答(下简称答):高考作文要做到“思想健康”,这一项要求提得并不高,它是一项基本性要求,因为我们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表情达意,如果我们在作文中所表达的“情”和“意”是不健康的,怎么能说这样的作文是好文章呢?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论》中着力强调“训练思想”和“培养感情”对写好作文的重要作用,把它们作为作文训练的“两个致力的目标”。可见,这是一项“基础等级”要求,并不是一项超越考生的思想实际和写作实际的很高的要求。同时,这项要求也符合我们选拔  相似文献   

13.
主题与题材 不论写什么文章,总要有个主题。所谓主题,就是贯穿文章内容题材的基本问题、基本观点,也就是作者经过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并通过对材料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我们写东西,总是要借助于题材说明某个问题,对某个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宣传或反对某个观点,总要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问题告诉读者。这些  相似文献   

14.
“思想深刻”是对作文内容的主要要求,文章贵在“思想深刻”.也就是在作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健康、积极.要能教育人、鼓舞人、启迪人,于人于己都有所裨益.不要有不健康、不积极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5.
儿童作文所反映的事是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体现的事,儿童自己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是儿童独创的语言符号,这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而一旦用成人的目光去删改孩子的作品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出他们原来要表达的思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松绑,为孩子们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16.
阮冬梅  秦凤珍 《现代语文》2004,(11):43-43,42
一、从作文的起源说起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表达和交流是写作的前提,强烈的表达欲望是写作的动力和源泉.人类在群居生存的前提下,总要彼此交流,传达自己的意愿,获得别人的意图,这种表达的欲望是作文的最主要动因,由此来看作文的目的只是用语言这个载体来传达自己的思想.思想是写作的灵魂,语言文字是载体,如果放弃了人们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过多地训练作为载体的文字,训练运做语言的技巧,让写作远离生活的需要,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7.
我今天想从小的角度来讲写作的基本问题。创新作文要求我们重视写作中的细节问题。很多同学在写作时,在思想主题、角度等方面花费很多的心思。但是很少有能表达自己想法的细节,文章写得比较空洞,也就是作文里缺少真实的、给人印象深刻的东西。亚里士多德说,写作的诀窍就是细节加上联想。这显然能够给我们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8.
立意就是根据题目来确定主题。"意"就是文章的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和灵魂,也就是写作这篇文章要表达的基本意见和中心思想。只有确定了主题思想,在写作中选择材料、安排结构和运用语言才有依据,情感倾向才有方向性。王夫之云:"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当前的中学生往往不注意作文的立意,看着题目、材料就顺手写下去,文章杂乱无章,让人读了不知所云。因此,我们应运用有效手段,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独立思考,确定富有个性的立意,从而以我手写我心,借文传意,写出优秀的作文来。本文从写作中正确立意和创新立意两个角度对初中作文的立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还要注意在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指导学生选择有意义的内容和恰当的形式,写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根据大纲的这一要求,作文教学要在“指导”二字上下功夫,通过教师在学生动笔之前有目的引导、点拨,使他们及时地捕捉到日常学习、生活中有意义的作文内容,表达自己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可以这样认为:作义的指导过程,也就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儿童作文所反映的事是儿童自身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体现的事,儿童自己对生活的发现与感悟,是儿童独创的语言符号,这正是他们的可爱之处.而一旦用成人的目光去删改孩子的作品往往不能很好地传达出他们原来要表达的思想.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给孩子们的心灵松松绑,为孩子们开拓一方自由飞翔的蓝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