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上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四、理解文中重 要的句子(下) 阅读小小说《我家最富的时 刻》,完成1~6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 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 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 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 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 在医药费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 戚身上,那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 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 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 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就 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 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 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 …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几星期后,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奖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当扩音器里大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我们家所有时,我简直不相信这是事实。 父亲开着车缓缓驶过拥挤的人群,我几次想跳上车去,同父亲一起享受这幸福的时刻,却都被父亲结起开了。最后一次,父亲甚至向我咆哮:“滚开,别呆在这儿,让我清静清静!” 我无法理解父亲的感情。当我回家后委屈地向…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的工资用在医药费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上,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 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的工资用在医药费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上,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是很穷的. 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6.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疗费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身上,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事实上,我们家是很穷的。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  相似文献   

7.
最大的财富     
那是上世纪二次大战前,美国的罗伯特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交易所工作。假如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以及给比他们还穷的亲戚身上,那么他们家的日子还过得去。母亲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几星期后,一件令人振奋的事发生了。一辆崭新的别克牌汽车在大街上那家最大的百货商店橱窗里展出了。这辆车已定在今夜以抽彩的方式馈赠给得奖者。不管罗伯特有时多么想入非非,也从来没有想过幸运女神会厚待他们。当扩音器里大叫着他父亲的名字,明白无误地表示这辆彩车已属于他们家时,罗伯特…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唯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上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去。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母亲常安慰家里人说:“一个人有骨气,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生活中怀着一线希望,就等于有了一大笔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默幽     
寻伞一人慌张地跑进一家餐厅问侍者:“请问我昨天在这里吃饭,有没有把一把伞忘在这里?”“什么样的伞?”侍者问。“什么样的都行,我这人不讲究。”口吐白沫“你相信吗?我每天都口吐白沫,而且至少两次。”“这不可能!”“难道你早晚不刷牙吗?”不许动父亲带着聪聪去银行取钱,银行人很多,聪聪等得不耐烦了,在大厅里跑来跑去,还把桌上各种没有填写的单据揉成纸团玩耍。父亲见了大怒,大喝一声:“给我站住!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不要乱动,动一下我就不客气了!”顿时,银行里所有的人都放下了自己手里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警笛声。…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一没有汽车的人家。我父亲是个职员,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我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上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子还过得  相似文献   

12.
可笑星     
在茶里老师:“给我造个句子,在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个糖字。”学生:“父亲在喝茶。”老师:“糖字在哪里?”学生:“在茶里。”可笑级别:用牙齿在一所小学里,老师问:“马尔丁同学,你能不能说说人们是凭什么来识别母鸡的年龄的?”“用牙齿,老师!”“但是,母鸡并没有牙齿呀,我亲爱的。”“母鸡可能没有牙齿,可我有。如果母鸡的肉很嫩,年龄就小;如果咬也咬不动,那就是老母鸡。”可笑级别:言之有理化学课开始了,老师经过一通理论说教后,进入了实验阶段。“同学们注意了,”老师郑重其事地说:“我手上有一块银元,现在我要把它…  相似文献   

13.
父亲的断指     
最难忘的是那年冬天,一个十分寒冷但没有雪的冬天。父亲是个木工,一年中很少有空闲的时间。那年冬天,劳累了近一年的父亲更是昼夜不停地劳作,以便用自己的辛劳换来我们弟兄三人昂贵的学费。然而,那个寒冷无雪的冬天却没有给父亲应有的回报。清楚地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那天清晨,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院子里就响起了清脆的电锯声。我起了床,推开屋门,一股寒风扑面而来。我哆嗦了一下,抬头望天,阴沉沉的。两只乌鸦在光秃秃的杨树枝上张望着,寒风一吹,它们就嘎嘎地叫着,飞走了。“妈,”我裹紧衣服走进厨房:“挺冷的天,爸怎么在…  相似文献   

14.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听起来非常美丽的小山村——“金花”度过的,可那里既没有金花,也没有银花,甚至野花都很难看到。那时,学校就设在我们村子里,中小学是合在一块儿的。父亲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母亲则在离学校很远的一个小山村的破庙里的村小教书。那个小山村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鲜花”,那儿更有意思,不仅没有鲜花儿,就连树也没有,只有光秃秃的黄土包。在我们这个学校里一共就百把号人。父亲从早晨拨开眼睛到晚上闭上眼睛,没有一刻不在为这个像小麻雀似的学校操心。我们的学校实在是太破旧了,实在经不起风吹雨打。父亲上课有个习惯:上课时…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是城里惟没有汽车的人家。 父亲整天在证券交易所那如同“囚笼,般的办公室里工作,假如父亲不把一半工资用在医药费以及给比我们还穷的亲戚,那么我们的日  相似文献   

16.
快活林     
一题数解老师:四减四等于几?学生:等于八,老师。老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你把课桌的四个角砍掉就明白了。责任老师:莫里茨,你来说说,“责任”是什么意思?莫里茨:假设我的裤子有两条背带,现在断了一条,那么所有的责任就在另一条背带上了。·快活林·造句“给我造个句子,在这个句子里必须有个‘糖’字。”“父亲在喝茶。”“‘糖’字在哪里?”“在茶里。”多听少说小明:“为什么耳朵有两个,嘴巴才一个。”爸爸:“这是叫你多听别人劝告,自己少说一些废话。”快活林  相似文献   

17.
闻泉新 《家庭教育》2002,(11):25-25
记得我小时候,家里有只五斗橱(橱的一边有五只抽屉),父亲把这些抽屉“分”给我们兄妹三人:每人一个抽屉。当我有了自己的抽屉后,不管什么东西都往这个抽屉里放,这抽屉简直成了我们兄妹的“百宝箱”。而感到最心满意足的是:从此有了自己的“世界”,有了可以存放自己秘密的“天地”,而且,我们对这方天地真正可谓是尽心尽职。当然,父亲也会经常建议我们开展竞赛活动,比比谁的抽屉整理得最整齐,但我们从来没发现父亲“私自检查”过我们的抽屉。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有了自己的书桌、自己的房间,到现在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以及自…  相似文献   

18.
我是家里的女孩子,父亲却好像从来没有流露出对我特别的爱。在我的小心眼儿里,父爱全部给了我的哥哥,离我却是那么遥远。幼儿园和小学就在父亲的不经意中度过,上学放学就像父亲打工的早出晚归,顺其自然,他不关心我的学习,尤如不关心庄稼收成。可是,当我考上了孙庄中学读高中,这意味着父亲大半收成都要被我一人吃掉时,母亲望着太年轻的我,和父亲渐渐微驼的背,商讨地说:“要不,别让丫头上了?”父亲额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一跳说:“这哪能成,再难也要供她读书。”就为这句话,我着实感动了好几天。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用…  相似文献   

19.
父亲的精神     
父亲小时候家贫,没有上过一天学,目不识丁,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会一些简单的加减运算。有一年,生产队里年终结算的工分没有给父亲核算准确,父亲只好求队里惟一在镇上读书的学生娃重新核算,最终得出结果是队里少给父亲记了1000分。为此,父亲非常敬重读书人,特别对那些教书识字的老师更是称赞不绝。逢年过节,父亲都要请学校的老师来家吃上一顿粗茶淡饭。挂在父亲嘴边最有文化的两句话是:“门前车马非为贵,家有书生不话贫。”我猜想,这两句话准是父亲与老师们在交流中学到的,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把这两句对他来说如此深奥的话…  相似文献   

20.
卢科 《成长》2005,(10):16-17
我是7岁那年才见到父亲的。恢复高考后父亲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母亲已经怀上了我,等母亲知道后写信告诉他,他一个字没有回,也再也没有回过乡下的家。见了面才知道,父亲在省城早已经又结了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妹妹。他将我们安排在招待所里,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给我。可是母亲的神惰很寂寥,我几次看到她背着我哭。在父亲的努力下,我们搬迂到省城,母亲被安排到了一个街道企业,而父亲,只能偷偷地偶尔来看看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