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和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引导学生揣摩意境,就是通过欣赏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去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使诗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  相似文献   

2.
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她脍炙人口,让人回味无穷,具有无限的魅力,所以我们中学生应该学会赏析古代诗歌,从而得到艺术的享受和文化的熏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体味意境来赏析诗歌应该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美景、抒发的情感都蕴藏在意境中.  相似文献   

3.
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为我们揭示了一个秘密:“袅袅兮秋风,洞庭湖兮木叶下。’自从屈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  相似文献   

4.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袁行霈先生说:"鉴赏诗歌要从语言开始,进而至于意象,再进而达到意境,复进而臻于风格……"赏析语言是诗歌鉴赏最基础的一步,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的一步。因为中国诗歌语言讲究含蓄意蕴、言简意丰,所以,这就需要考生推敲字词,品读诗语,披文入情。一、推敲"炼字"之传神  相似文献   

5.
有许多的记人叙事的文章,读时引人入神,爱不释手,掩卷则令人长思,回肠荡气。这些文章不仅因为人物描写,都鲜明生动,各具情态,也不仅因为情节安排,都错落有致,浑然天成,还因为这些文章从作者笔下流出,带来一种思想的活跃,情感的跳动,如雷响旱天,瀑落深潭,扣击着读者的心弦。即使是撷取其中某个片断、一二细节,读来也同样耐人寻味,难以忘怀。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不乏这样的佳品。在此,我们浏览一下第九册若干篇,恐怕就会有所体会。  相似文献   

6.
叶守义 《学语文》2010,(2):28-29
中国古代诗歌灿若星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传承这一瑰宝,每年的高考也把此作为一个必考内容。如何做好古代诗歌鉴赏题?  相似文献   

7.
王磊 《学语文》2007,(3):27-28
一直以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以其主观性强、操作性弱,概念把握易、具体切入难而困扰考生。然而,综合近年高考此类试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总体浏览,留心暗示我们都知道,读懂文本是鉴赏的基本前提,那么怎样才算读懂、怎样才能读懂呢?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说  相似文献   

8.
朗诵体味感知———中师《文选》诗歌教学摭谈□兰州师范学校邓伯言诗歌是运用精炼的语言、和谐的韵律,通过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受人喜爱的文学体裁。中师《文选和写作》集中编选了古典诗、词、曲和现代、当代中外诗歌近150首(篇...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的名字五花八门,其中有典趣的颇多。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颇有意味且又为人们所喜用的名字。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古代常用的人名。  相似文献   

10.
周祖雄 《阅读与鉴赏》2006,(12):32-33,39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历史悠久。尽管诗歌包罗万象。风格各异,却有三个情结始终深深植根其中,不因朝代更迭时空转换而改变。  相似文献   

11.
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文章就驰骋想象,感受意境;抓住构思,领会意境;把握形象,理解意境;品味诗眼,欣赏意境四个方面加以探索。  相似文献   

12.
顾炎武的《复庵记》,解放后第一次选为教材(高中第五册),有一定难度。感谢编者精心设计,拟了一道思考题:“历史人物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本文作者对农民起义抱有不正确的态度,然而本文是针对农民起义而写的吗?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不是直接说出来的,为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这种思想?”这道题,抓住要害,启发学生,有助培养评析类似作品的能力。下面,围绕思考题,结合简析,谈三点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三十多年前语文教育界“三老”之一的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到现在的语文教学,大家看到的情形,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辩我论乱纷纷”。对于语文教学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4.
《琵琶行》以一个“情”字统摄全诗:所状景物融情,所写人物含情,所绘音乐传情,所用手法生情。赏析时,披文入情,便能牵一字而动全诗,举重若轻了。一、景物融情,赏其意境美《琵琶行》起笔不俗,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开篇。其中“瑟瑟”尤显精妙,声情并茂,将秋意之浓烈、离情之凄苦渲染得淋漓尽致,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感伤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15.
在私有观念存在的情况下,只要有权力存在就会有人以权谋私,因此,也就有反腐倡廉的需要。中国古代的一些开明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从维护统治、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廉政建设的思想,对这些思想进行认真的研究,对于加强我们的廉政建设,促进社会和谐,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体味意境——古诗教学的重点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所在。在我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意境是指作者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情、景是构成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景生情”、“情生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物与神游”的情景交融的有象之境,即物境;一种是直抒胸臆的无象之境,即心境。并且他还指出了作品有无境界的标准:真景物、真感情。因此,任何形式的堆砌辞藻和无病呻吟的硬作都是没有境界的,没有生命力的。鉴于意境与诗歌的这种特殊关系,我们可以给  相似文献   

17.
18.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意境似乎抽象、空灵、难把握。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9.
2002年全国卷把古诗词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这就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而高考考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才能准确地对诗歌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20.
2002年全国卷把古诗词鉴赏由客观题转为主观题,这就意味着考生将被赋予更大的发挥空间。而高考考纲要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如何才能准确地对诗歌进行鉴赏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