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陈思琪 《英语广场》2020,(36):20-22
2014年,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琦诗(CelesteNg)凭借处女作《无声告白》(Everything I Never ToldYou)获得美国亚马逊年度最佳图书第一名。文章借助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的自卑理论,剖析《无声告白》中人物的种种自卑情结,探究自卑情结对人物性格影响的主要方式以及如何摆脱自卑情结,激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2.
《人性的污秽》(The Human Stain)是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菲利普.罗斯在世纪末推出的一部力作,也是他"美国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文章通过分析《人性的污秽》中两位主人公对本体身份的自我放逐,解读人物多重身份背后的人性的污秽,从而揭示当代美国存在的社会危机,表达出对人类追求本真自我的希冀。  相似文献   

3.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人性的污秽》聚集了广义的文化创伤和原初意义的创伤理论的主题,事件和意象,成为创伤叙事的范本.罗斯通过“变换了的自我”内森·祖克曼的叙事,对科勒曼·希尔克、福妮雅和莱斯特·法利这三个人物内心世界伤疤的深描,将人性的污秽,美国社会种族歧视“污秽”呈现在世人面前.本文对小说的创伤叙事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人性的污秽》是由菲利普·罗斯编著,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他是美国当今文坛地位最高的作家之一,曾经多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人性的污秽》是以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进行撰写的。用存在主义来研究这篇小说,通过自由选择论与他人的观点对这篇文章进行了解,从而表现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当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5.
自卑和补偿理论是阿德勒个性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依这一理论分析《红楼梦》中贾探春的心理机制。探春因庶出而产生自卑情结,以心理补偿缓解自卑,发挥主观能动性超越自卑,从而彰显出极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来分析《我的光辉生涯》与《简·爱》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及命运,发现西比拉与简.爱有着相似的自卑情结。虽然两位女主为了补偿自身的自卑感都采取了措施,但不同的补偿方式决定了两人最终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7.
根据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浮世画家》中小野的一生都在自卑情结的困扰中度过,小野的自卑感表现在多个方面。小野最初的自卑感来源于他成长环境中的父亲的专横和母亲的软弱,更深层次的自卑感来源于小野宣扬的日本军国主义的政治思想的失败。小野试图通过过度追求优越感,逃离现实社会,来缓解自卑感,但这只是加重了自卑情结。最后小野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失,超越了自卑情结,对晚年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相似文献   

8.
《人性的污秽》作为菲利普·罗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试图采用创伤理论,研究《人性的污秽》中女性人物福妮娅的创伤历程,并对其悲剧命运进行深入的分析,主要探讨童年时的性骚扰、婚姻生活中的家暴和两个孩子的意外死亡对其所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创伤,以及其在经受创伤后的反应和应对方法,进而探究罗斯在作品中对女性乃至整个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基本理论解读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对女主人公直子的性格特征进行剖析,可以看出直子具有严重的自卑情结,并最终驱使她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本文从童年生活经历、成年生活经历以及对她性格、心理与情感变化产生特殊影响的恋爱经历三个方面对她的自卑情结根源进行挖掘,为读者提供一个新的阅读视角。  相似文献   

10.
《人性的污秽》是菲利普.罗斯在20世纪末创作的"美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作者通过主人公西尔克刻画了一个企图逃脱种族命运的当代俄狄浦斯王。以《人性的污秽》为对象聚集于特定的权力话语和公共道德的政治文化背景,从主体身份和道德取向两个维度探讨个体生存悖论,展示在权力话语无所不在的当代社会中个体对自我追求的无能为力,揭示公共道德话语对自然人性的压制和迫害,探索个体为追求自由对权力话语所作出的回应和抵制。  相似文献   

11.
布莱特·哈特(1836-1902)是较早地将华人移民写进自己文学作品的西部"乡土文学"作家。哈特笔下的华人形象总是神秘诡异,不可捉摸。尽管如此,他却认为华人身上有着连美国人都自愧不如的优点,而且还借助幽默含蓄的方式,对当时美国西部白人对华人的种族主义言行和华人所遭受的各种歧视和迫害,表达出了强烈地嘲讽和深切地同情,这些在排华浪潮甚嚣尘上的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都是难能可贵的。然而,同许多同时代的美国作家一样,囿于历史文化语境和社会心理需求以及作家本人生活经历和特殊创作习惯,哈特笔下的华人形象仍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夸张、歪曲、轻视甚至偏见的色彩,这些都共同构成了其内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追风筝的人》中的哈桑善良、忠诚,但他的命运却以悲剧收场。导致其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种族歧视和身份低贱让哈桑深感自卑,从而看轻自己的生命;阿米尔父亲的人格面具使他与哈桑不敢相认;阿米尔的人格面具欺骗了哈桑,使他甘愿牺牲。  相似文献   

13.
夏洛克、奥瑟罗和泰特斯的悲剧均源自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歧视,他们的悲剧实质上是文化冲突和文化认同的悲剧。夏洛克坚守其文化传统,他的文化认同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摩尔人奥瑟罗在寻求威尼斯白人文化认同的过程中带有明显的种族自卑感,他把希望全部寄托在爱情上,其轻信的悲剧有着内在的必然;大罗马主义者泰特斯对弱势的哥特文化由鄙视到接纳之态度的转变,实则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他的文化认同之路充满了血腥味。  相似文献   

14.
王品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4):135-136
《野草在歌唱》体现了女性个体在经受物质匮乏、性别歧视、以及种族偏见的挤压下,由压抑而分裂的主题,引发了人们对于殖民主义背景下女性问题的严肃思考。  相似文献   

15.
贾平凹的创作心理是一个自然发展变化的过程,受到他的生存环境、性格、爱好、人生际遇以及审美追求等因素的影响。自卑是他心理状态的一个显著特征。贾平凹在超越自卑过程中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是他的小说文本的生成动因,也是我们打开其文学世界的"窗口"。  相似文献   

16.
奥瑟罗中了伊阿古的圈套,疑心妻子不贞,并在猜忌中性情大变,和以前判若两人。导致奥瑟罗轻信的主要原因是欠缺分辨力,民族自卑心理,落后的夫权意识与非爱即憎的极端性格等,这使其最终成为种族歧视社会牺牲品。  相似文献   

17.
《野草在歌唱》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与她大多数作品中的主人公不同,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玛丽是一位悲剧女性。不可否认,白人殖民主义和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是造成其悲剧的外因,但作者认为,造成其悲剧命运的还有其未能超越的自卑情结,该内因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8.
艾丽斯·沃克的短篇名作《日常用品》揭示了美国民权运动时期,具有“双重意识”的美国黑人,为寻求实现美国梦所经历的错综复杂的奋斗历程和种族身份定位。沃克既肯定了争取种族平等、融入主流社会、实现个人理想的抗争行动,也批判了一味迎合主流社会价值观,功利性地回归黑人传统的浅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洪堡的礼物》中的女性形象关注不足,小说中的性别政治隐而不现。贝娄塑造凯丝琳、丹妮丝和莱娜达三位女性形象,折射出男性作家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作者性别政治无意识立场。尽管贝娄对当代社会有深刻的考量,尤其是对种族问题、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和知识分子的角色问题的研究独辟蹊径,但是作为男权文化的代表,他却不能摆脱根深蒂固的男权思想的束缚。  相似文献   

20.
《荷兰人》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作家阿米里·巴拉卡的代表作。在这部戏剧里,巴拉卡运用了传统的非洲神话和伊句园神话,充分表现了黑人在寻求种族身份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与困惑,对黑人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揭示了黑人白人之间存在太多的不和谐因素,从而暗示种族融合的时机尚未成熟。以神话-原型批评为理论基础,对《荷兰人》加以解读,可以了解印年代初期巴拉卡对种族和解思想的醒悟与摈弃,从而深入领悟巴拉卡的文学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