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三篇演讲词为语料,根据思维层面的概念隐喻对于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的决定和控制原则,通过语料中语言层面的隐喻表达,获得其思维层面的政治隐喻,进而解构政治语篇,探究奥巴马常用的政治隐喻的特点,以及比较在不同语境中同一政治家隐喻使用的稳定性与变化性。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对美国税收类政治语篇进行隐喻学分析。研究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布什和奥巴马关于税收类演讲为语料,对二人在税收类演讲中使用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使用概念隐喻的密度及一致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演讲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美国税收类政治语篇进行隐喻学分析。研究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以布什和奥巴马关于税收类演讲为语料,对二人在税收类演讲中使用的概念隐喻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使用概念隐喻的密度及一致性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演讲的接受程度。  相似文献   

4.
王然 《华章》2013,(31)
隐喻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英汉政治演讲中存在着大量相同的概念隐喻,但由于文化的不同,对英汉政治演讲中相同的概念隐喻的具体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奥巴马2013年的就职演讲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的讲话,对比英汉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5.
唐嘉薇  黄亚男  姚媛 《英语辅导》2010,(2):153-155,205
认知语言学中隐喻理论的发展让人们意识到这一语言现象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重要性,隐喻在政治语言中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本文将以奥巴马2010年国情咨文为例,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空间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三种类型对文中的大量隐喻现象进行分析,以此探寻演讲者的动机,并透视美国社会文化。  相似文献   

6.
批评隐喻视角下的隐喻是实现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本研究以2015奥巴马国情咨文为语料,研究话语者如何受交际目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运用话语策略实现自己的身份建构。分析表明: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通过隐喻构建了自己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发展的引导者和成长的看护者,而这样身份建构的背后是由政治目的所驱动,这为凸显隐喻、身份建构与政治目的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模态化时代的到来,隐喻研究已不再局限于言语层面,而是深入到了非言语层面或多模态层面。手势语隐喻是非言语隐喻的重要形式,和言语隐喻相辅相成,从而实现话语意义的构建和传达。以奥巴马和罗姆尼在总统竞选首场辩论中的手势语为研究语料,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从多模态角度探究政治演说中隐喻性手势语的意义建构机制和特征,从而为概念隐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李海波 《快乐阅读》2013,(19):43-44
隐喻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其研究历史源远流长。而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是隐喻研究中一项重要分支。本文主要以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竞选演讲和战争演讲两种政治语篇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了概念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劝说功能。作者重点阐述了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中劝说功能的信息简化、情感激发、行动劝说的功用。  相似文献   

9.
框架理论中的"预设"和"凸显"不仅能帮助人们利用已有的旧框架认知新事物,而且可以有效阐释政治语篇中隐喻的劝谏性功能。通过对美国总统奥巴马2013年发表的国情咨文进行隐喻学分析发现,奥巴马总统国情咨文中最常出现的隐喻类型是旅途隐喻和建筑隐喻,这两种隐喻具有劝谏性功能,能够使政治家的行动方案和政策更加合理化、情感化,有助于实现政治家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美国政治语篇进行了隐喻学的分析,系统阐释了政治语篇中常见的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表达,重点考察了隐喻的界定功能和劝说的话语策略并分析了隐喻表征社会意识形态及政治制约隐喻生成的两大特点。研究表明政治隐喻的几大常见始源域包括旅程、疾病、宗教、建造。浅显易懂的隐喻能够生动形象地传递政治观点,有效唤起民众情感,令政治家的个人意图合理合法化,帮助其达到既定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1.
以隐喻的语用功能分类为基础,通过定量定性的方法对中美政治新闻语篇中隐喻的语用功能及其运作机制的异同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中美政治新闻语篇中隐喻被普遍使用,但是隐喻使用的语用功能频率却不尽相同。美国政治语篇中较喜欢运用隐喻的外显功能,内隐功能明显少于中国政治语篇。两个国家政治语篇中隐喻使用的模糊功能基本一致。在隐喻语用功能的运作机制中,中美政治语篇中也出现了异同点,其中以外显功能的运作机制差异尤为明显。针对上述现象,研究结合隐喻的本质、中西方文化差异、政治的功能等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人们认知活动的重要媒介和工具。在演讲过程中,隐喻的使用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价值观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观点,缩小讲述者与听者之间的距离,增强听者的认同感,从而实现演讲目的。本文将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支撑,对奥巴马告别演讲中的概念隐喻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奥巴马的2017年告别演说中旅途隐喻、战争隐喻、和宗教隐喻使用的比率较高,这些概念隐喻的使用加大了美国民众对奥巴马8年执政成果的理解度、接受度和认可度。  相似文献   

13.
《嘉应学院学报》2015,(12):69-72
在Lakoff概念隐喻理论框架下,对美国总统奥巴马2014年发表的国情咨文中使用的概念隐喻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报告主要诉诸了"旅程隐喻"、"建筑隐喻"、"比赛隐喻"、"家庭隐喻"、"宗教隐喻"以及"商业隐喻"等六种概念隐喻。根据Mandelblit的"认知翻译假设",我们提出了在"相似映射条件(SMC)"和"不同映射条件(DMC)"两种情景下处理奥巴马国情咨文中所涉及的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运用隐喻架构理论和美国两党道德模式分析政治语篇中的隐喻性表层架构和深层架构,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理解政治话语,剖析政治演说中蕴含的深层内涵。通过对布什与奥巴马国情咨文关于税收演说的隐喻架构分析,发现布什主要使用了两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和财务管理架构;奥巴马主要使用了三个隐喻性表层架构:旅程架构、商业架构和灾难架构。在架构的使用上,布什能够使用更加恰当的架构来强调共和党的执政理念,并使用能够能激起人们不满的架构来评价民主党,而奥巴马更加容易陷入共和党的陷阱,减弱了其演说的接受度。政治家在其政治演说中智慧地使用词语驾驭架构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以Halliday的隐喻理论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对中美报纸政治新闻语篇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中关报纸政治新闻中情态隐喻使用的频率均不高,在对国内政治新闻的报道中。中美报纸使用显性主观和显性客观的情态隐喻频率基本相同,但是在对国外政治新闻的报道中。情态隐喻使用频率出现一定差异。针对这一现象,从情态隐喻的语用功能和政治新闻语言的特点及其写作策略等方面分析出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以Lakoff为代表的语言学家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说辞中的概念隐喻,演说中的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在控制人们思想、振奋民心、赢得他国的支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析奥巴马如何通过概念隐喻来赢得民心,并描述与解释并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展概念隐喻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语言学理论角度对隐喻在政治沟通中的功能做多维分析,指出政治隐喻主要有框架功能、意识形态构建功能、劝谏功能、评价功能,并以例证方式阐释隐喻如何为政治服务,提出隐喻是国家领导者管理和改造社会的重要政治沟通工具。  相似文献   

18.
以“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翻译观”为基础,研究美国总统GeorgeW.Bush2003年3月17日至5月1日美国发动对伊战争前后发表的五篇重要演讲中的隐喻的翻译,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概念隐喻理论”和“认知翻译说”对隐喻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政治演讲中结构隐喻的可译性高于本体隐喻(容器隐喻)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自建政治语篇语料库为基础,对中文政治语篇中的动物隐喻英译策略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中文政治语篇中15种高频动物之隐喻英译的策略,并进行了认知分析和解释。研究发现,这些动物隐喻英译时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两种策略:虎、蝇、狐、狼、骆驼、羊、象、黑天鹅、灰犀牛的隐喻英译时多使用直译;龙、鱼、马、牛、雁的隐喻英译时则更倾向于意译。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最重要的修辞方法之一,国外的隐喻研究学者认为它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这在英美名人的演讲中得到了充分印证。演讲在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研究肯尼迪、马丁·路德·金、奥巴马以及英国著名演说家丘吉尔在其演说中如何运用隐喻使他们的演讲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