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需要教     
《小学语文》2008,(6):64-64
2008年2月1日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全国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会长、著名特级教师王有声的《我的主张是“作文需要教”》一文。文章认为,主张“作文不需要教”的理由有“五说”。有“自古以来”说,这种观点无视时代的发展,显然是片面的。有“文无定法”说,我们不赞成把学生带入固定的死框框,但作文仍是“有规可循”的,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应正确处理好如下三个问题: 一、作文内容的虚与实对于小学生作文,有人以为必须写真人真事,有人以为在写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可以合理想象,还有人认为可以虚构.如何看待作文内容“虚”与“实”的问题呢? 叶圣陶先生积七十年的经验,提出了“立诚最为贵”的作文教学主张.所谓“立诚”,就是“实”,不说假话,空话.小学生作文是“习作”不是创作.所以如对  相似文献   

3.
“套话作文”是近年来高考阅卷专家、学者提出的一个新名词。在2007年高考作文阅卷中,浙江省的阅卷专家、学者主张把那些写文化类的作文归结为“套话作文”。参加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阅卷的孙如明老师在自己写的一篇体会文章中写道:“这种‘套话作文’有这样三个特点:第一,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及其文章中的名言名句;  相似文献   

4.
校长的“主张”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至少包括办学主张、教育主张和育人主张三方面。校长的主张是“生长”出来的,它至少有三大来源:校长所在的本土文化生态和学校文化生态、校长所处的时代以及校长的生命实践。对于已经“生长”并“提出”的主张,需进一步思考:“主张”与“学生立场”的关系、“主张”与“教师发展”的关系以及“主张”与“自我成长”的关系。如此,才能使校长的主张与人的生命成长紧密关联。  相似文献   

5.
面对当前中学生作文表现出的种种“顽疾”,“绿色作文”如一阵清新之风,让假、大、套、空等作文自感汗颜.“绿色作文”倡导“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生命:写真实生活,展生命轨迹”与日记——记录自己每天的所做、所见、所闻、所感,表现自然纯真的我,可谓是不谋而合.可以说日记是彰显学生“原生态”,即绿色作文的一种写作样式.但日记该怎样让作文表现出“原生态的自我”,让学生作文既快又好地向“绿色作文”靠近呢?我想:  相似文献   

6.
中学作文教学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曾引起许多人的探索,但归纳起来却不外乎两大流派:一派主张“作文如铸模”,“无模不成文”,强调走格化的道路;另一派则主张“文无定法”,“体有万殊”,强调真实与创造。这些主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又有明显的局限性:前者会使学生思维定势,后者会令人望而生畏。我认为作文教学是有其自身的规律的,学生作文也是有一定的“格”的。既然作文有“格”,就应当引导学生入“格”,但“入格”又不是目的,“入格”之后还要“破格”。  相似文献   

7.
“一题多做”是国内外中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种尝试。在不同的国家,对“一题多做”的理解存在差异,具体操作也有差异。透过这些差异,我们可以思考不同国家教育观念的差别,也可以通过比较,用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寻求中小学作文教改的途径,使作文教改更好地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实质性提高。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本文将以《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作文教学的理念为依托,通过中国与美国、日本作文教学“一题多做”的比较,思考作文教改的一些问题。在我国,“一题多做”是在20世纪80年代语文教改中提出的主张。这一主张在相当范围…  相似文献   

8.
引子学校要我承担一节作文指导的公开课,时间就定在4月1日。无巧不成书,就利用这一西方“愚人节”,好好地“整”一下学生,让学生愚一次,乐一回,我当然也要大捞一把,让学生多写一些作文。设计思路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他们各有所爱、各有所长、各有所想、各有所能,我们的作文教学就要让他们各有所学、各有所得,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快乐成长,这也是我们作文教学的使命。本案设计就是遵循“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利于提高”的指导思想,实践全息化作文教学理念,使学生“生活处处有作文,作文处处是生活”。导写过程一、聚沙成塔成语集中…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背景下,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指引下,加强作文教学研究和改革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全面实现语文教学价值和发展价值的一个重要问题。作文教学该怎样进行改革,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家各派都有自己的主张,但是不管怎样,都必须让学生亲近作文,对作文有兴趣、有感情,并且能主动参与,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心随意动”、“笔随心动”,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生命的愉悦。总的来说,就是让作文能够成为学生个体生命的表述形式。  相似文献   

10.
2010年4月,我的新书<我的作文教学主张>出版,书中我谈了九个主张.这里择要谈三点. 一"发现"重于"观察" 很长时间里,人们信奉写作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反映.客观的事物需要客观的观察,作文教学由此陷进"观察"的泥潭里,认为只要学会观察,一定会有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教育界就作文教学是否应有一定的规格、程式问题,时有热烈的讨论。有的人主张“文无定法”,认为“文成而法定”,反对作文教学的规格化。也有人主张作文教学必须有程式与规格。我是赞成后一种观点的。古人曾说:“袖手于前,始能疾书于后”,作文教学应该走有格化的道路。什么是格?格就是格式、程序,也是一定的规则与方法。在讲到作文教学的格时,有人便以“文无定法,体有万殊”的论点为据,进而认为格就是框框,是对学生思维创造的抑制,不利于培养真正富有创作灵感、拥有创作自由的人,反对作文的规  相似文献   

12.
《河北教育》2007,(12):10-11
针对学生的作文评改,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主张,而且都有一定道理。至于哪些主张是切合实际的,哪些主张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似乎没有定论。然而我觉得符合儿童实际的,才是有效的;贴近儿童实际的,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所以我认为在贴近儿童实际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形式来评改学生作文值得尝试。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中学在讨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处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据说,有人从“会作文的都能阅读,但能阅读的却不一定会作文”,“学生语文学习的好坏,可以通过作文去检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集中体现”这样两个判断出发,推出“读也是为了写”的结论,进而主张语文教学要以写作为中心。鉴于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以及自己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  相似文献   

14.
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个“在”是混沌、模糊、不确定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个“在”就是作文需要描述和关注的对象。学生作文必须由“我思”来切入。唯有“我思”的真实性,才能掀开“在”周围的各种迷雾;唯有“我思”的自由驰骋才能让“在”变得色彩斑斓;唯有“我思”的独特性才使作文成为“我在”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我思”是儿童个性生命发展的真实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情感真实、思维自由、表达创新”是绽放放儿童个性,引导孩子们“我手写我心”,抒写内心的“真我"所必然的。一、情感真实,启迪儿童个性展翼…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批改作文,是长期困扰着中小学语文教师的一个大问题:一些人主张详改,但详改作文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甚微。如果按每改一篇作文半小时,每排五十位学生计算,每改一个班的作文就需二十五个小时,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窒息的数字!而这样改作文又给大部分学生造成依赖性和被过度褒贬的不安,学生常常感到自己这也不是那也不是,而没有自信心的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近几年又有许多教师提出“抽改”、“略改”甚至“只评不改”……这样虽然避免了详改的一些缺点,但又会造成学生写作文的随意性,所谓“写不写都一样,优与劣难捉摸”的糊涂认识。我认为指导学生自改作文是个好办法,近年来我按照高考评卷标准,指导学生改作文,摸索出一套办法。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笛卡儿有一句名言:“我思故我在”,这个“在”是混沌、模糊、不确定的。从作文教学的角度看,这个“在”就是作文需要描述和关注的对象。学生作文必须由“我思”采切入。唯有“我思”的真实性。才能掀开“在”周围的各种迷雾;唯有“我思”的自由驰骋才能让“在”变得色彩斑斓;唯有“我思”的独特性才使作文成为“我在”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我思”是儿童个性生命发展的真实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倡导“情感真实、思维自由、表达创新”是绽放放儿童个性,引导孩子们“我手写我心”。抒写内心的“真我”所必然的。  相似文献   

17.
在作文班里,有许多“名”人趣事,其中最出名的,就属邓嘉雯了,邓嘉雯不仅是作文班里的作文大王,也是作文班里的吹牛大王。一次,作文班正在议论食物的问题,一个同学说:“我一顿能吃两碗饭。”另一个同学说:“这有什么,我一顿能吃三碗饭呢!”邓嘉雯听了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一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我们说,这是作文教学的生命,如果写归写,做归做,言行不一,我们的作文教学将会走到邪路上去。  相似文献   

19.
在作文教学中 ,师生都有“难”的同感 ,为了写好作文 ,老师学生都上下求索 ,备尝艰辛。教师们有的主张多写多练 ,熟能生巧 ;有的主张作文指导生动活泼 ,让学生愉快作文……联系作文教学实践 ,学习新课标 ,我的感触颇多。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 ,教师巧安排内容 ,巧把握时机 ,巧评价 ,学生就会很快地走上作文这条“道” ,而且会越走越宽广。一、作文内容“巧”安排“课标”指出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 ,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 ,重在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每册课本在积累运用中 ,均安排了作文训练内容 ,教师首先要不为课本至上 ,课本…  相似文献   

20.
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做人、学会作文对每一个中学生来说愈益重要。不仅为了“应试”,更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20年来的作文指导实践告诉我,只有让学生学会不断地“读”,在“读”中感悟作文的真谛,才能让生命在“读”中绽放异彩。第一,读什么。首先,读自我。“我”是一个变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的内容是不断变化、不断丰富的。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时刻要有一个主体的“我”、独立的“我”、思考的“我”、自尊自爱自强的“我”。这样的“我“才能在不断反思中进步、完善和发展,才能在不断挑战自我中实现自我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