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战初期,有一次,英军打了一场胜仗,俘虏了大批德国兵。首相丘吉尔飞抵前线慰问官兵,早就恨透了德军的英国官兵向他建议,处决这些德国兵。丘吉尔没有发表意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前不久,希特勒组织了一个16人的特别行动小组,要刺杀一个国家的领导人。这16个人成功地接近了那位领导人的住处。可就  相似文献   

2.
只有少数几个和平时期的政治家可以自诩改变了世界,玛格丽特·撒切尔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但改变了保守党还改变了整个英国政治,她对私有化的狂热在全球开启了一场革命,面对专制政权她从不低头,最终促成了苏联的解体。丘吉尔赢得了一场战争,但他从未创造一种"主义"。  相似文献   

3.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75岁生日,举行了一个生日茶会。宾客满座,丘吉尔谈笑风生。忽然,一个年轻的记者无限敬仰地对丘吉尔说:"真希望明年还来祝贺你的生日。"这话显然有些煞风景。丘吉尔脸上掠过一丝不快,可他装着毫不在意地拍着这位记者的肩膀说:"我看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整个30年代,丘吉尔在英国政府中虽然没有担任何职务,但他以一个政治家的远见卓识,正确地研究、判断了欧洲局势,最早地认识到希特勒德国的战争威胁,向政府多次提出警告,并始终与希特勒的战争政府作针锋相对的斗争。一、在希特勒的统治下,德国正在武装起来在对年代初期,各主要大国的外交部都被国际裁军会议和裁军问题所吸引,当英国政府正积极支持德国的“军备乎等”要求时,丘吉尔却透过“军备平等”,嗅出德国的火药味。认为这是“最危险的要求”。1932年5月,丘吉尔第一次正式向政府发出战争临近的咨告,…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09,(4):42-43
丘吉尔的人生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在全民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一位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你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却爽然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祝贺?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  相似文献   

6.
《少年科学》2010,(11):42-44
<正>如今,战争中越来越重视士兵的生命,各国军方都在想尽办法减少战场上的伤亡。除了采用高科技的打击手段尽量减少短兵相接之外,士兵进行从头到脚的武装防护已显得十分必要。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英军这套即将装备的"星战单兵防护系统"吧。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台湾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作为我国东部海防屏障的台湾,也成为主要战场。早在战争之前,英人就企图在台湾获得“立足点”,以便向中国倾销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国首相巴麦尊则明令侵华英军,在中国东海岸处占领一个海岛。但是,在台湾军民英勇抵抗下,英军多次进攻均告失败。  相似文献   

8.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指导角度讲,丘吉尔面临着如何使英帝国生存下去,用一条什么样的战略路线来打败德国以及怎样争取在和平到来时帝国处于一个有利的战略态势等三个互相关联的问题.总的看来,丘吉尔进行了比较成功的调度和指导.但大战的发展和结局自有其不可控制的性质。英国赢得了生存,和盟国一起打败了德国,但胜利之际,大英帝国已是无可奈何地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9.
舌战     
那是在一天晚上的宴会之后,丘吉尔在下议院多饮了两杯酒,不小心与工党国会女议员贝西·布拉多克贝西·布拉多克撞了个满怀.这位身材肥胖的女人勃然大怒,对丘吉尔咆哮起来:"你喝醉了!更重要的是你醉得令人恶心!"丘吉尔立即针锋相对地回敬道:"恕我说一句,你好丑!更加重要的是,你丑得令人恶心!当然,我们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明天一觉醒来,我便会恢复清醒,可惜你明天依旧很丑."  相似文献   

10.
@七堇年:1948年,牛津大学邀请丘吉尔进行讲演,主题是成功秘诀。在校长冗长的介绍之后,丘吉尔上台了。他说:"我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是,绝不放弃;第二是,绝不、绝不放弃;第三是,绝不、绝不、绝不放弃。"他环视了一圈,下台了。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     
双手沾满我儿子的鲜血,你还敢跟我握手?——在2009年年底举行的纪念伊拉克战争中阵亡的英军士兵仪式后的招待会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主动去和一位阵亡士兵的父亲握手,却遭到了拒绝。  相似文献   

12.
帝国主义就是战争。这是伟大导师列宁早在本世纪初就已指出的一条科学的定律。在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战争并不一定都表现为世界大战的形式。自从帝国主义这个怪物出世后不到一个世纪里,已经给人类带来了数百次的局部战争,而世界大战至今只有两次。就是这第二次,也并不是完全不可能加以制止。丘吉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里一开始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3,(3):42-43
从66岁开始温斯顿·丘吉尔曾几次竞选首相失败,但他毫不气馁地说:"我想干什么,就一定干成功。"年过花甲的丘吉尔仍然像"一头雄狮那样去战斗"。1940年,66岁的丘吉尔终于成功当选英国首相,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工作——反法西斯斗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以坚强的决心和正确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导语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何以爆发?或许随着战争的逐渐展开,这个问题就开始逐渐地萦绕于人们的心头。当时的各国领导人对此也有看法:列宁——将战争归结于“帝国主义”的本性,丘吉尔——则以为战前的“民族主义”难辞其咎,威尔逊——则更在意国际交往的方式。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对战争起因的反思更成为一场争论,不但存在于历史学者的长篇大论之间,而且见于政治家们外交舞台上的纵横捭阖之中。  相似文献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那些匆匆忙忙的日子里,英国首相丘吉尔有一天来到白宫,要求美国给予军事援助.丘吉尔有一个癖好,那就是口叼一支特大号的"哈瓦那"雪茄烟,泡在浴缸里休息.  相似文献   

16.
决不放弃     
1948年,牛津大学举办了一个题为"成功秘诀"的讲座,邀请丘吉尔前来演讲。演讲的那一天,会场上人山人海,全世界各大新闻机构的记者都到齐了。丘吉尔用手势止住大家雷鸣般的掌声,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 ,随着战争局势逐渐明朗 ,英国政府开始考虑战后欧洲安全秩序重建问题。到 1 944年底 ,法国能够成为战后维持欧洲秩序的重要力量的思想已经在英国政府决策层中达成共识 ,于是首相丘吉尔努力尝试建立英法同盟。然而法国总理戴高乐的大国思想却使丘吉尔的努力屡屡落空 ,加之 1 945年 6月英法两国在利凡特地区的冲突严重影响了两国关系 ,因此直至二战结束、英国保守党政府下台 ,英法结盟也没有取得丝毫进展  相似文献   

18.
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城南30公里处的滑铁卢因1815年6月拿破仑的惨败而闻名。近5万士兵在此次战争中丧生,其中,法军2.5万,英军1.5万。这次战役后,拿破仑向英军投降。后来,人们在布鲁塞尔建立了滑铁卢纪念馆。纪念馆包括战后堆起的土山,土山上有一个用拿破仑的大炮熔铸的青铜雄狮。  相似文献   

19.
<正>1999年7月2日,在中美洲的哥伦比亚约有一百多名圣教徒,到阿尔里斯山的山顶去朝拜。这群圣教徒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来临,他们上山去祈祷上帝的拯救。谁知这伙教徒上山以后就再没有下来,就此失踪了。此事惊动了哥伦比亚,他们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尔里斯山顶四周大面积寻找,并出动了直升机。近一个月,整个内华达山区查遍,但不见一点踪影。1915年12月,英国与土耳其之间的一场战争,英军  相似文献   

20.
发生在1841年5月29—30日的广州"三元里抗英事件",约有7500名民众,持冷热兵器,拥有天时、地利和人和等优势,将一个百人的英军连,在手持的燧发枪无法打火的情况下围困之,最终此连却在英军两个水兵连手持击发枪的帮助下侥幸逃脱,入侵英军中仅7人死亡,25人受伤。如此小的斩获,匪夷所思。这里,被围英军中的击发枪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且,如果不是天降大雨的缘故,英军可能会发挥其陆上"纵队战术"的优势,如此民众损失将会更大。该事件暴露出清朝军事技术的落后,也初步触发了一些反清意识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