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翁知勉 《大观周刊》2011,(19):198-198
王国维曾对哲学上诸多理论有过这样一句评语:“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知其可信而不能爱,觉其可爱而不能信”。托克维尔作为政治学民主理论的大师,其著作《论美国的民主》也对民主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托克维尔重点论述了有助于美国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的主要原因:第一是独特的、幸运的地理环境,第二是法制,第三是生活习惯扣民情。而在其中,生活习惯和民情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本文是对《论美国的民主》一书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2.
“民主就是一系列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公正和人权的制度安排。民主当然不是万能药,其实,民主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较好地解决权力的产生和制约,即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把人民自己喜欢和认可的官员选拔出来,授予他们以管理国家的权力,然后对其权力进行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3.
在美国,公民宗教是美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国文明的核心,是维系美国存在的根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卫报》利比亚战争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内容分析,试图探讨在当代国际干涉的战争中,媒体是如何建构战争的合法性。通过分析《卫报》建构对这场战争"合法性"的内容建构,本文发现《卫报》在建构战争"合法性"的过程中,客观公正、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观被弱化,而政治价值观以及人文价值观被强化,需要警惕这样的价值观念因为其具有的普适性而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董治顺 《传媒》2002,(9):42-42
在出版界,在喜爱书报刊的读者中,恐怕不会有人不知道中国《读者》和美国《读者文摘》的。就发行量和受众面来说,前者是中国第一大刊,后者是世界第一大刊。我国8000多种期刊,可与美国《读者  相似文献   

6.
王虹 《今传媒》2012,(11):48-50
本文通过对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新近在香港出版的《大江大海——1949》的阅读,对1949年前后发生在海峡两岸的一场惊世巨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让读者产生对家乡、对家人、对民主、对幸福、对和平许许多多的遐想。最后将这诸多遐想归结为"世无战事最为幸",任何一个党派、任何一种政治力量、任何一个人,都应把阻止和消除战争作为一种强烈地社会责任来承担。  相似文献   

7.
改革是世界的大趋势,是中国这20多年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遗憾的是在理论层面对此进行理论思考并建构改革学的书并不多,也没有系统化、体系化.前段我们认真看了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的,由祝福恩教授主编的<改革学论要>一书,心中倍感亲切,细读、品味、深思.觉得该书真是创建改革学这个理论体系大厦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8.
于媚 《新闻世界》2011,(1):105-105,123
新闻评论如何更好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南京《现代快报》以犀利的文风、抨击时弊,深得读者热捧,在创新新闻评论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9.
传播学奠基人李普曼先生的《舆论学》出版至今已逾八十年,尽管书中的例证未免显得有些遥远,但书中的那些深刻、独到的见解却丝毫没有被时间所腐蚀。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教育问题是个古老而常青的问题. 随着教育现象的产生和发展,自我教育就逐步产生了,甚至可以说,早在人类正规的教育活动出现之前,自我教育就已经在人的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其独特作用了,国为它较之于必须具体备主体、客体、对象、设施等因素才能实施的教育具有更广泛的可行性,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而且能够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11.
学界曾数次探讨有闻必录,有着两点共识:一是该思想兴盛于19世纪80年代,其概念出现于1883年;二是有闻必录的兴起源于当时报馆规避言责的需要,具有争取言论自由的价值。本文从《申报》杨乃武案报道出发,尝试从另一角度来解读有闻必录的兴起,并提出两个观点:一是有闻必录在19世纪70年代已较为兴盛,其概念形成不晚于1876年;二是早期有闻必录不仅是规避言责的策略,它还发挥了另一更为根本的作用,即建构报刊话语在读者心目中的合法性地位,这与《申报》作为商业报刊的媒体属性有关。最后,文章从报刊与知识的关系角度指出,报刊话语的合法性基础在不同的历史情境下有着不同表征,应当以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有闻必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段婧 《新闻世界》2012,(5):204-205
《阳光灿烂的日子》作为一部我国优秀的成长题材电影,无论是从情节、表现主题乃至重要的场景镜头等方面,都受到了同类型电影《美国往事》的影响。本文尝试结合两部影片导演的创作背景,通过两部电影文本在影像内容、影像表现手法以及经典段落的对比分析,探析我国电影在借鉴西方电影的同时,如何体现本土特色。  相似文献   

13.
宋瑞 《报刊之友》2013,(7):85-87
随着浙江卫视成功购买《The voice》的版权后,《中国好声音》在中国落地开花,并且受到了广泛的热议和好评,《The voice》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与众不同的游戏规则吸引眼球;其次极具电视化的表现效果为受众提供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电视秀;最后首次采用制播分离,不仅打开了多重合作空间,同时也保证了收视率的持续上升。《The voice》中的每位选手都怀揣着各自的梦想,这个舞台也是他们实现梦想的通道,但“梦想”绝不可作为节目唯一的噱头和无限的放大,否则“梦想”将成为欲望的糖衣,引领中国电视走出同质化,创造新模式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卫报》利比亚战争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样本的内容分析,试图探讨在当代国际干涉的战争中,媒体是如何建构战争的合法性。通过分析《卫报》建构对这场战争“合法性”的内容建构,本文发现《卫报》在建构战争“合法性,,的过程中,客观公正、新闻专业主义的价值观被弱化,而政治价值观以及人文价值观被强化,需要警惕这样的价值观念因为其具有的普适性而被大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详读马克思《摩泽尔记者的辩护》文章后,通过回顾百年前伟人卓越的新闻观,重点分析了百年前以报刊为主导的媒介时代里,马克思提出"自由报刊"、"第三个因素"及"报刊是社会舆论的产物"等使媒体人受益至今的至理箴言。同时反观我国当下的媒介信息环境,结合相关典型性报道,分析了舆论监督成为大众话语后,其实践随传媒环境的变化而时起时伏的现状。最后反思概括了《摩泽尔记者的辩护》这一经典马克思新闻著作对于现今新闻实践活动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周永年生平 周永年(1730-1791年),字书昌,号林汲山人。清中叶著名学者,私人藏书家。生于雍正八年(1730年),山东历城人,其先本为浙江余姚人,自高祖辈始迁之山东历城。自幼好学,过目成诵。据说他四、五岁时,路过书肆,就买了一部《庄子》。“少长,于书无所不窥,而又笃嗜内典,无远近物色梵荚贝叶,庋置所居小楼几半”,  相似文献   

17.
18.
奥尔巴赫在《摹仿论》中,以现实主义入手,对西方文学史的发展进行总体描述,扩大了现实主义的范畴,却也造成了他现实主义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特点。本文从奥尔巴赫的真实经历和现实处境出发,深入探讨《摹仿论》中的现实主义及内涵,进而分析《摹仿论》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胡言从小到大,开起国语来(说起普通话来),一向把《论语》的论读成去声(lun),与论的其他读音一样。这既是因为从未有人告诉过胡言,《论语》的论要读阳平声(lun);也是因为在沪语方言里,所有的论都读平声,《论语》的论与其他的论声调并无不同,所以就依此类推到了普通话里。  相似文献   

20.
在今年的“两会”新闻大战中,《解放军报》的宣传很有特色。自3月2日全国政协会议开幕,到3月15日全国人大会议闭幕,《解放军报》共采写编发稿件376篇,刊登图片98幅。其中,采写编发重点稿件77篇,发表社论、评论16篇,受到了军内外读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