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便致力于改革中国的教育。但是,旧社会严酷的现实,使他到处碰壁。他在斗争的实践中看到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艰苦奋斗为老百姓和民族求解放”,他从同情党到拥护党,跟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在陶先生的最后十年,他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党携手奋斗,成为党的亲密战友。正如周恩来同志所说:“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走,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对进步朋友应多加关照》,见《周恩来选集》) 一、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为民族解放事业奔走呼号一九三五年,国家、民族处在危急的存  相似文献   

2.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一位争取民主教育,反对法西斯教育的坚强战士。他毕生为人民教育事业艰苦奋斗。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五日、在上海逝世,终年五十五岁。周恩来同志于当天给党中央发的电报中说:“十年来,陶先生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正确路线  相似文献   

3.
我国历史上有两位伟大教育家,一位是孔子,一位是陶行知。毛泽东称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说他是“一位毫无保留地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江泽民同志也称他是“中国进步知识分子的典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社会学思想体系的内涵。他的《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我之学校观》、《中华民族之出路与中国教育之出路》、《创造是中国教育之完成》等是他生活教育理论的代表作。他从1927年起先后发动四个教育运动——土地革命时期的乡村教育和普及教育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教育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民主教育运动。这些运动是他的生活教育思想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1891-1946)既是革命家,又是教育家,还是大众诗人。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以后,他在政治上进一步靠拢中国共产党,接受党的领导,积极参加抗日救国的伟大斗争及民族民主运动。他的教育思想和艰苦办学精神,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为了纪念陶行知先生九十周年诞辰(10月18日),江苏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和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研究室合编了《陶行知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卷首有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宋庆龄同志的题词手迹,周恩来同志一九四六年七月二十  相似文献   

5.
周恩来同志自一九二六年冬担任中央军委书记、一九二七年夏进入政治局以后,一直参与党中央领导工作,亲身经历了我们党内的历次路线斗争,对“左”,右倾机会主义有非常深刻的认识。《周恩来选集》上卷中的许多文章,在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经验的时候,对党的历史上的“左”右倾机会主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批判。这些历史文献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是周恩来对我们党的理论贡献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党诞生六十周年即将来临之际,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亲身参加了两次国共合作.《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出版说明指出:“周恩来同志在他伟大的革命一生中,为建立、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不愧是我们党建立以来从事统一战线工作的第一个模范.”本文按我国统一战线发展的历史,通过周恩来与五次统一战线的关系论述他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所作出的伟大贡献,以纪念他诞辰95周年.  相似文献   

7.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这是古文名篇《岳阳楼记》的开头一句。句中的“巴陵郡”应当怎样理解?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曰:巴陵郡,即岳州。宋时称为岳州巴陵郡。隋树森等同志的《古代散文选》注曰:巴陵郡,当时是岳州巴陵郡。(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第六册与此同)阴法鲁先生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注曰:巴陵郡,即岳州郡。郭锡良等同志的《古代汉语》注曰:  相似文献   

8.
诗词两首     
浣溪沙张至纪念陶行知先生逝世四十周年料理诗篇彻夜忙,缘知名列第三枪(注一),临危尽瘁播芬芳。捧着颗心来世上,教人教己有文章,十年风雨不离航(注二)。(注一)闻、李牺牲后,陶行知先生得知他的名字,列入特务黑名单第三名,他说:“我等着第三枪”。连夜整理诗稿十万字,脑溢血逝世。(注二)周恩来同志向陶行知先生遗体告别后当日中共中央的电报说:“十年来,陶先生一  相似文献   

9.
校园生活     
功高天下共歌讴———读七律二首《怀念周恩来同志》□江苏蒋秀明3月5日是周恩来同志百年诞辰。此前,重读吴汉若先生1986年写的二首七律《怀念周恩来同志》,倍感亲切:山川灵秀钟英杰,风貌才华轶等伦。面壁功深通马列,弭兵心切展经纶。惯冲虎穴忘生死,久秉钧枢...  相似文献   

10.
古语说得好,“文如其人”。周恩来同志的诗文正象他本人那样严谨朴实,亲切感人。《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就是一例。这篇文章选自《周恩来选集》上卷,它是周恩来同志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一部分。一九四九年一月一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建立中国新民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八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八日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次大会是一欢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朝气蓬勃的大会.我们党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次大会.大会的议程是:一、周恩来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政治报告;二、王洪文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并向大会提出《中国共产党章程草案》;三、选举中国共产党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八月二十四日,大会正式开幕.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的时候,全场欢声雷动,代表们怀着激动的心情,长时间地热烈鼓掌,高呼:“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毛主席亲切地向代表们挥手致意.大会选举了由一百四十八位代表组成的主席团.大会一致通过毛主席为主席团主席,周恩来、王洪女、康生、叶剑英、李德生同志为主  相似文献   

12.
党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如撬杠终于撬翻了“文字狱”的巍巍高墙, 也使老作家胡风先生告别了漫长的囚徒生活。回到充满阳光的人间。二十五年来,他是怎样走过来的?读者朋友一定很想知道吧!《山西青年》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报告文学《胡风先生出狱前后》,介绍了胡风先生的情况。在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三日《人民日报》上公布了  相似文献   

13.
(一)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一九七九年,为了参加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重读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在那篇文章中,我先提到那所谓文化大革命的运动,实在是大革文化与文化人的命,迫使每一个文化人和知识分子都会成为狂人的运动;而后我又怀念起我的朋友王任叔同志被迫害致死的一些情况,从而寄予许多气愤、同情与感慨。我不妨把原文抄录一段: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爱国知识分子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战土的典范。1946年陶行知逝世后,周恩来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文中称他是“十年来一直跟着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走的党外布尔什维克”。他的转变不是偶然的,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本文所要研究的是陶行知转变的过程及转变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战胜国内外敌人,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而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时期的几十年时间内,为建立、巩固和发展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作出最大贡献的,则是周恩来同志”。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是我党统一战线的主要负责人,在理论和实践上为  相似文献   

16.
《光明报》曾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前身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于1941年10月在周恩来同志支持下,由共产党资助在香港出版的机关报。在这里我们所要讲的是1947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被国民党当局宣布为“非法团体”转入地下后,在党的支持下于苏州秘密成立民盟支部,开展革命活动,出版《光明报》的经过。  相似文献   

17.
《八十一梦》是已故著名多产作家张恨水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初载于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一日——一九四一年四月二十五日重庆《新民报》副刊《最后关头》。它以“寓言十九,托之于梦”的手法,深刻揭露了当时国民党战时“陪都”——雾重庆一片乌烟瘴气的景象,尖锐抨击了官僚政客、投机商人屯积居奇,穷奢极侈,纸醉金迷,大发国难财的可耻行径,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周恩来同志一九四二年秋在重庆华一村《新民报》总经理陈铭德先生家中会见《新民报》主要工作人员时,曾风趣地对张恨水说:“同反动派作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  相似文献   

18.
本刊今年第1期刊登了蒋静同志的《一线阳光穿云出——学习周恩来同志的诗歌》后,安徽大学丁乐飞同志寄来了《关于周恩来同志五四前后诗歌创作研究的几个问题——同蒋静同志共学习》。肯定了蒋文“以鲜明的观点提出了周恩来同志诗歌在中国文学史和革命史上的重要的地位.许多见解是值得称赞与学习的。”同时对蒋交提出了几处有待商榷的地方.特别是对周恩来同志东渡日本的目的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蒋静同志认为丁乐飞同志的文章“作了一些好的分析,很有启发。”周恩来同志东渡日本的目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意义重大的问题。现将丁乐飞同志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刊载如下.供研究.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同志对子新诗的发展,是很关怀的。记得一九五七年一月,他和我们谈话的时候,有一部分话题是关于新诗的。在新诗创作的具体问题上,毛泽东同志表示了这样的意见,那便是:‘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臧克家:《学诗断想》第一页)毛主席又说过:“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白话诗确有散漫、拖沓的毛病。毛主席强调“精炼·大体整齐·押韵”,和鲁迅先生反复论述过的“诗须有形  相似文献   

20.
于永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在板书课题这一环节,就让听者感受到于老师训练扎实的教学风格。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教师一笔一画板书,学生跟着写),注意:“鲁”字当中这一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教师巡视,表扬写得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