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之行     
我和安娜到达加尔各答的时候,正是凌晨四点左右。出了机场,朋友的司机正举着牌子接站。司机是个瘦弱的人,他缩着头,干瘦的双手环抱在胸前。温暖的空气中夹杂着一股辛辣而又陌生气息。我们从北欧寒冷的冬季飞来,觉得这里的冬季甚至要比我们的夏季还要温暖。然而我们的司机却显得十  相似文献   

2.
求学印度,旅游从来都是题中之义。对于学习印度语占文化的人来说,四处旅游,体味印度多样的种族、民族、语言、宗教、文化,是一项重要课程。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二十六国之行,实践充分证明他不仅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际主义者和国际政治活动家。 1936年7月,陶行知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非政府派遣的人民外交使者,前往世界各国宣传联合抗日的主张;历时两年有余,七访美国,六入法国,五进英国,四访加拿大,三入比利时、德国,二进埃及、印度、新加坡、墨西哥、瑞士和意大利等二十六个国家,行程十万八千里。在漫长的国际宣传活动中,所需费用几乎全凭  相似文献   

4.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福斯特小说的基本主题。福斯特在其代表作《印度之行》中,通过两位英国妇女在印度的旅行,以文字的方式表达了不同文化的民族对交往的渴望,展示了交往的复杂过程和种种困境,创造契机、消除隔阂是各民族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利用比较文学形象学和东方主义的相关理论来解析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中的"印度形象",进而深入研究福斯特笔下的印度形象对英国集体想像中"印度形象"的继承和颠覆,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引起这种距离的深层的社会文化的原因及作家个人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7日至11月8日,印度新德里现代学校举办限“社区发展与领导”国际峰会,来自印度、中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32位老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峰会。辽宁省实验中学赵志彦老师和龙欣欣、李正阳、丛镜瞩、郎雨泽同学组成 中国代表团赴印度,参加了这次国际峰会,本次峰会旨在研讨领导者的素质和社会责任感问题,使与会学生理解领导者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引导青年学生尊重差异,我们将龙欣欣同学印度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感刊登如下,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7.
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一直被当作反殖民的经典小说来阅读。该作浸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表达了作者对印度人民的同情以及对殖民主义的痛斥。在后殖民理论兴起之后,评论家对它进行了重新的解读。本文从小说中作者对印度的描写和人物刻画以及话语分析入手,揭示了作者在叙述中固有的西方立场。福斯特虽然竭力来避免受西方殖民主义的影响,极力推崇人文主义,但是他在创作这篇小说的时候也不能避免的落入了东方主义的视角。在《印度之行》中,作者无意识的贯彻了其根深蒂固的东方主义思想以及西方的优越意识。  相似文献   

8.
被西方评论家誉为“小说家中的小说家”的爱·默·福斯特,1879年1月出生于英国伦敦。父母都是福音派教徒。但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并没有使得少年福斯特成为虔诚的基督徒,相反地却使他对基督教持怀疑与批判的态度,特别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中产阶级在宗教的名义下扼杀个性与独创性的社会现实,更使他反感。福斯特少年时走读于肯特郡通布里奇公学,由于他生性文静,且喜独立思考,遂与好勇斗狠、恃强凌弱的  相似文献   

9.
《生活教育》2010,(8):23-23
1936年7月,陶行知应邀前往欧洲参加世界新教育大会,又受全国救国会委托前往欧美宣传中国的抗战,历时两年有余,在回程途中,应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甘地的邀请,于1938年8月8日抵达印度访问,期间先后拜访了泰戈尔、甘地等著名人士。  相似文献   

10.
《印度之行》是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于194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它被普遍看作是福斯特的代表作,也成为了西方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自问世以来受到极高的评价。本文试图从宗教象征的角度探讨福斯特对三种宗教的不同态度和在构建叙述时的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11.
《印度之行》是一本名著,对小说的研究也非常多,却鲜有对小说刚出版时发表的一些文献进行回顾,以及能给以后的研究带来什么启示。通过对1924年文献的回顾,力图研究以下几个问题:1924年文献研究内容、1924年文献与现代文献对比、1924年文献对后来小说研究发生的作用、1924年文献对以后小说的研究有什么启示。本文涉及的是Critical Heritage中收录的第96至132篇文章。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6,(1):34-35
《印度之行》是E·M·福斯特的经典小说,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从文化帝国主义思想的视角剖析该小说,并分析福斯特的文化帝国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印度之行》是20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福斯特的代表作,小说表达了作者和谐完美的"东西融合,天下一家"的联结梦幻.通过细致文本分析,凸显作品在情节、预见性描写段落和否定句型中隐含的期待与失望这一基本结构模式,并指明其与人文主义和殖民主义矛盾之间存有同源关系.它证明了福斯特通过"善意、教养和智慧"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及联结的失败,也让人们意识到通过建立友谊来实现文化融合的艰难.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小说家爱·摩·福斯特的代表作《印度之行》常被看成是一部反殖民主义的力作。然而在对其反殖意义的普遍认同下,小说中的殖民话语和意识却不容忽视。通过讨论福斯特在“欧洲中心论”盛行下他所持的立场,以及解读小说中对景物的描写、人物的刻画和对故事情节的安排,揭示该小说的殖民倾向。  相似文献   

15.
解读《印度之行》的性别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斯特对待性别的独特态度和认识以及他对性别的艺术处理,是解开《印度之行》某些神秘现象的钥匙。在福斯特的眼里,英国和印度的关系变成了男人和女人的关系的比喻。性别的高下之分,和种族的优劣之别相互融合,巧妙地服务于小说作者的意识形态的抒发。但与此同时,《印度之行》的两性关系又具有强烈的去政治化意图,该作品在殖民时期和后殖民时期都同样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评论,原因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家福斯特的小说《印度之行》是被广泛认为传统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作品。小说的主题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这里重点分析的是这部小说的节奏。主要的视角是放在作者对于节奏的运用。而节奏的运用也正是现代主义创作的技巧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浅析《印度之行》的人道主义思想王维蓉爱·摩·福斯特在英国文学界盛名不衰,被公认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根据自己1912年和1921年〔1〕两次亲临印度的经历与感受写成的长篇小说《印度之行》,自1924年发表至今,已被诸多评论家公认为西方现...  相似文献   

18.
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在其代表作<印度之行>中运用象征结构讲述了两位英国女士--驻印法官朗尼·希斯普洛的母亲穆尔夫人和未婚妻阿德拉去印度探亲的历程.象征主义结构在作品中的运用达到刻画人物,渲染来自不同文化的个体不可能在一个充满偏见的社会建立友谊的宿命主义色彩.文章拟对此作品中象征结构的运用作分析评论.  相似文献   

19.
20.
分析了《印度之行》中马拉巴山洞及其回声对联系的使者—穆尔夫人和阿德拉.奎斯蒂德小姐的毁灭性影响。文章也指出了马拉巴山洞及其回声的象征意义。最后指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必须要基于两个国家的平等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