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淼 《出版广角》2014,(17):70-71
区域形象是公众对区域内在的经济实力、文化活力和未来发展期待的综合评估,良好的区域形象有利于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在网络传播时代,区域形象塑造面临着新机遇与新挑战。本文主要以河南的区域形象为例,探究网络传播时代河南的形象塑造问题,从政治、文化、历史等方面分析其根源,力求提出可行和完整的策略并解决区域形象塑造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区域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一个区域如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发展区域经济、如何定位自己的形象等,将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区域营销所要  相似文献   

3.
耿芳芳 《东南传播》2010,(11):36-38
区域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同时区域形象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本文立足河南区域媒体形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探讨河南媒体形象坍塌的深层次原因,并试图找出应对的方法,力求为构筑完整健全的河南媒体形象体系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参考,使河南的总体形象沿着一个良性有序的轨道发展,从而对区域形象建设和区域经济理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基于话语权力理论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卉 《当代传播》2011,(5):85-87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权力和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国家形象广告通过对“国家品牌”的塑造,对外可以对他国政府的制度、政策、心理、行为及其国民心态产生影响,从而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国家形象广告话语受投放媒体、区域、时机等要素制约,体现了意识形态领域中,国家政治话语权力与经济话语权力的争夺.国家形象广告发展需符...  相似文献   

5.
王慧  吴樾 《新闻世界》2011,(8):222-224
主流网络媒体引导网络舆论,对区域形象传播的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对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一个时期有关安徽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以认清现今的主流网络媒体所折射出的安徽形象,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安徽形象的建构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城市宣传片利用影像艺术传播区域文化和城市面貌,现已成为塑造地区形象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环境、群体、实力和文化四个形象指标分析探讨了现阶段新疆形象宣传片对新疆形象的架构,发现存在经济形象偏差大、文化形象单一化、现代形象不全面、品牌打造不突出等问题,并以此提出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今后新疆形象宣传片的创作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奥运媒介传播中,我国区域媒体的参与与报道,成为奥运会的一道靓丽风景。本文以安徽地区形象在奥运中的建构与生成为关键点,梳理了其形象建构背后的奥运人、奥运元素和媒体的二次建构。这些内容共同完成了安徽区域形象生成的图谱构建。本文还以安徽广播电视台在伦敦奥运会中的报道策略,试图探讨区域媒体如何突破时空局限、突破有限资源来完成区域形象建构的,并为其它区域媒体未来针对奥运类型赛事报道中的区域形象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自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经过两年的发展,我国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在增进和加强我国与周边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以及文化包容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受“西强我弱”的传播格局、西方国家对我国歪曲化报道以及历史上我国并不注重、不善于对外传播的影响,“一带一路”一些沿线国家对我国的国家形象依然存在歪曲、片面的认识。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过程中,我们应当借助此契机积极对外塑造和输出我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世界经济纷繁复杂,对国际财经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涉及到的国家形象问题不可忽视.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媒体来说,在国际财经报道中国家形象传播的策略也成为新的课题.中国媒体在进行国际财经新闻的报道时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努力提升中国国家形象,从而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0.
突发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和朱镕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今年抗洪救灾报道工作一再给予高度评价。朱总理还把抗洪报道与国家形象直接联系起来,他说:今年的水灾很严重,是坏事,但由于抗洪救灾的宣传报道非常成功,把全国人心凝聚起来了,大大提高了党的威信、政府的威信和军队的威信,为党和国家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把坏事变成了好事。 最近几年来,在领导人讲话和有关文件中都有关于包括自然灾害在内的突发事件的报道与国家形象关系的内容。1994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内突发事件对外报道工作的通知》就明确提出,国内突发事件的对外报道,“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和新闻信誉”。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由“两办”这样两个权威机关就突发事件报道问题联合发出专门通知,并指出突发事件报道与国家形象、与新闻信誉的关系。 如何报道突发事件,确实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各级党政部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是国际舆论和国内民众对特定国家的物质基础、国家政策、民族精神、国家行为、国务活动及其成果的总体评价和认定。这种评价和认定,来源于主权国家的客观实在,是国家实在的主观反映。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物质要素、精神要素和制度要素三个方面。它通过国际新闻流动,主要是国际新闻媒介的新闻和言论报道来呈现。国家形象有三个主要特点,即系统性和多维性,动态性和相对稳定性以及对内对外的差异性。只有全面把握这些特点,理清国家形象的形成机制,才能塑造出理想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2000年至2010年我国重要报纸上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主题的报道,发现从2006年起报道数量激增,以经济新闻为主,以正面报道为主,呈现的天津滨海新区的形象为:从昔日的盐碱地到今天的经济增长极,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天津城市形象,突出天津的新定位。这一过程从报道数量和报道内容上,都体现了政府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媒介形象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侯建建  张荣 《新闻世界》2013,(9):296-297
区域形象即是公众对某个地区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形象的好坏直接影响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以河南的区域形象为例,从传播学的视角浅析现阶段的河南形象、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找出应对的塑造方法,力求为河南形象构筑一套完整、健全的体系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问题"建构的新疆区域形象,是扭曲的负面的新疆形象.向世界展示真实客观的新疆政治形象是新疆电视台的责任.新疆电视台的《新疆新闻联播》通过对国家领导人和政府官员的报道来建构政府形象,通过对普通民众的报道来展示民众对政府政策及行为的满意与拥护,建构了一个执政为民、管理高效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000年至2010年我国重要报纸上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主题的报道,发现从2006年起报道数量激增,以经济新闻为主,以正面报道为主,呈现的天津滨海新区的形象为:从昔日的盐碱地到今天的经济增长极,并以此为契机提升天津城市形象,突出天津的新定位.这一过程从报道数量和报道内容上,都体现了政府对媒体的议程设置以及天津滨海新区的媒介形象单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气候新地缘政治之国家形象基本维度创新点是“合作”和“能力”,对立面是威胁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气候灾难。这一新维度改变了旧有地缘政治中我国国家形象与西方主要国家形象的两极化、对抗式格局,使得我国对外传播处于较有利的国际环境中。在气候政治对外传播中,国家形象维度以气候“合作”化解传统地缘政治中的对抗;在气候经济领域,以“能力”来消解竞争;在气候文化上,以风险叙事讲好美丽中国故事以淡化宣传痕迹。气候新地缘政治的国家形象理论为打造和融通中外新概念、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7.
杨宁 《青年记者》2010,(6):36-36
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在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形象作为一国的“名片”,在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之中国在外交事务中逐渐成熟,中国的国家形象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尤其是我国在一些突发性事件中的表现,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健康、负责的大国形象。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国家形象依然面临着很多潜在的危机,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还有一些西方媒体对我国国家形象的歪曲报道。  相似文献   

18.
大众媒介在对一个国家进行报道的时候,经过不断的积累逐渐形成了该国家在媒介上的表现形象——国家的媒介形象。国家的媒介形象是别国民众认识、评价一个国家的主要的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因此,在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媒介形象居于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用摄影报道重塑中西部形象范岐山新闻摄影是新闻媒体传递信息敏捷、直观、可信、受欢迎的宣传手段之一。新闻摄影工作者,尤其是在这一岗位的负责人,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审时度势,综观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大局,用摄影报道重塑中西部形象,积极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个国家的国家形象是指其他国家(包括个人、组织和政府)对该国的综合评价和总体印象。”①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评价,而观众可以通过电影来看到某个国家的形象。战争题材的电影对传播良好的国家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战争片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尤为如此。曾经有人提出一个乌托邦式的命题:战争让女人走开。事实上,战争中永远不缺乏女人的身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