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女子"自主高坠身亡"因一个不靠谱的传言而招致近百人聚集——反思近日北京京温女子跳楼事件可以发现,击退传言的利器是信息公开. 风起于青萍之末.5月3日,安徽籍一女子在北京京温服装商城内坠楼身亡,网上出现传言,"被7名保安强奸,警方拒不立案".5月8日,近百名外地来京人员在京温商城前聚集.后警方公布事发录像,排除中毒、性侵害和他杀可能,认定"系自主高坠身亡",事态平息.  相似文献   

3.
中央财经大学研究所的刘姝威以一篇600字短文挑战蓝田神话而声名鹊起,在社会上激起巨大反响,引发了人们对当前金融、司法等领域的深层次腐败问题的思考。然而,对于蓝田股份这样一个上市公司造假丑闻,竟是让学者刘姝威第  相似文献   

4.
某日江南某报,有这样一个标题:“男子带黄碟回家,妻子看完黄片次日就出轨”。它在一些门户网站上获得了很高的点击。记者玄虚,是用故事的笔墨书写报道文体,甚至还有当事的人物心理。我不知道这是新闻,还是八卦;但其中一种现象在我们这个社会还是很真实的。当这位女子和她原来的同学有染时,报道这样下笔:“邻居听到单身的李某家里传来女人一阵阵的尖叫声,立刻引起了警觉,  相似文献   

5.
中国青年报推出《冰点》新闻专版,至今已经有4年了。作为这个专版的热心读者,我是做到了尽可能每期必读,因为它里边有牵动人心的内容。我为它叫好,也祝愿它越办越有特色,越办越好。作为对时下各种媒体爆炒明星“轶闻趣事”的一种反动,“冰点新闻”不失为一种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中央财经大学的学者刘姝威以一篇600字短文挑战“蓝田神话”而声名鹊起。“刘姝威事件”引发了人们对当前金融、司法等领域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封口费"事件屡禁不止,不仅损害了记者的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也损害了民众的知情权和利益。要彻底根治这一弊病,必须解决如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对"新闻舆论监督"之监督的缺失,力求对症下药,探寻一些加强监督舆论监督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枫是北京的一位歌手。1996年5月10日,他接到一个湖北某电台主持人打来的电话,随便交谈了一会儿。他完全不知道,这是一次广播直播节目的采访,他的谈话当场就在广播中播出。高枫感到受了愚弄,向有关部门投诉。7月,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报,认定这个行为“侵害了采访对象的权益,同时也是对听众的极端不负责任”,对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政府机关的文件使用了“侵害了采访对象的利益”一语,这是第一回,  相似文献   

9.
2003年5月9日,福建某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给当地一家新闻媒体的热线来电反映,其孩子所在的小学为了防治“非典”,要求每个学生买一支体温计交给老师,以便每天测体温使用。  相似文献   

10.
2008年9月,山西干河煤矿矿工举报,41岁的矿工吉新红在矿内闷死。事故发生后,煤矿未向上级报告,反而为闻风而来的各地所谓"记者"发放"封口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  相似文献   

11.
"新闻工作者的位置应当是‘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原中宣部部长刘云山的这句话质朴而深刻,道出了新闻战线倡导开展的"走、转、改"活动精神的真谛。正是  相似文献   

12.
近来读报,深惑不少人物报道不善于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往往是概念式的形容词一大堆,使人感到宣传腔太重,留下印象不深。譬如,报道老年学者,往往是“两鬓斑白、精神矍”、“思路敏捷、谈锋甚健”。报道优秀党员就是:“一生坎坷,对党忠诚,工作兢兢业业,处处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等等。当然,这类形容词并不是绝对不可用,但光靠这种空泛的形容词,即使堆砌得再多,也难把人物写活。晋朝名画家顾愷之给大臣裴楷画像,裴楷  相似文献   

13.
人们在说,浙江教育电视台各档节目文化品位甚高。这可能跟台长程蔚东同志是一位著名作家有点儿关系吧。他创作的《中国神火》、《中国商人》等电视连续剧,家喻户晓。 平时我空下来看书多于看电视,因而对目前各家电视台的优势特长,不清楚。 “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原没有多少发占权的。 1996年秋天,电视机从卧室的有线电视插座上拔下移至客厅。看无线电视,教育台最清楚,就看教育台。这才被它的新闻杂志《走进今天》和《文化之夜》、  相似文献   

14.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重版了瞿秋白同志编辑的《鲁迅杂感选集》。为了保持当年初版时的原貌,该书采用了毛边本装帧。有的书店却误以为这是“半成品”而退货。毛边本作为书刊装帧的一种风格,在解放前是经常被采用的,特别为“五四”以后的新知识分子所喜爱。我记得解放后也用过,1957年创刊的《诗刊》杂志的头3期就  相似文献   

15.
从黑哨事件看新闻舆论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新闻舆论是、种借助干新闻传媒所传播的事实而形成的公众舆论,它在整个社会监督体系中有着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具有一种超乎法律和行政力量的权威性、威慑力、感召力与约束力。处于转型期的中国  相似文献   

17.
新闻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对于它们之间严格的定义,新闻界至今尚无定论,但在实际操作中它们有着明显的区别。事件性新闻是指那些有着强烈的时间性,且是对于一个独立事件的事实的报道,事件是发生在一个时间点上。相比之下,非事件性新闻对时间的要求就不是很严格,它所报道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事件是发生在一个长的时间段上,也许还没有结果,事件也可以是发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新闻事实的综合分析,诚然它的前提是必须有新闻价值,不过它的新闻价值不是依赖  相似文献   

18.
19.
姜伟超 《新闻世界》2009,(12):125-126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的精彩表现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由于不少媒体记者对灾难事件报道经验不足,在采访过程中给被采访者和受众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新闻报道中的最小伤害原则应引起媒体从业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余亚莉 《新闻界》2004,(6):68-69
众所周知,《纽约时报》的“更正”栏是由1977年上任的执行总编辑艾布·罗森索创设,它是将散布在各个新闻版面的更正项目集中在一起,从而自成一个“更正”专栏,时报也因此被誉为最负责任的报纸。但比“更正”栏的创设意义更为重大的则是它的另外一个栏目“编者的话”的设立。罗森索认为,新闻更正“不足以概括记者及编辑们在新闻写作和处理上所有的缺失。”①新闻报道有时在事实上并无缺失,但由于记者和编辑的一时疏忽,有意无意的遗漏一些重要部分,从而造成新闻意义的失实,导致对当事人的不公平。另一方面,有些事实有其重要性,但时报没有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