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体一项重要功能是舆论监督,地市报因所处环境,开展舆论监督难度更大.我们的体会是,要履行好舆论监督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必须认识地市报舆论监督的难点,寻找到破解难点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经济市场的冲击,地市党报也逐步市场化。市场化后,其开展舆论监督的制约因素也更多了,致使一些地市党报的舆论监督往往力不从心。在新的条件下,地市党报舆论监督到底难在何处?面对这些难点,地市党报又该如何应对呢?  相似文献   

3.
罗小英 《中国广播》2010,(12):89-90
地市电台如何有效、有序开展舆论监督一直是个难题。本文从地市电台开展舆论监督的特点和优势入手,对地市电台开展舆论监督的路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特别提出:围绕监督职责,合理整合资源;体现媒体意识,打造自主品牌;注重社会效果,实现和谐多赢。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地市报在地域性和技术上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新闻监督之路更加难走,如果不能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创新、寻求突破,地市报的舆论监督之路将会越走越窄。整体社会环境和行政干预对新闻监督的侵扰并非一朝一夕或者靠媒体自身就能扭转,自身技术上的劣势更是先天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舆论监督一直以来是地市党报的弱项,相对媒体所处的角度和高度(行政级别),中央级媒体、省级媒体搞舆论监督要容易得多,阻碍也小得多,地市报搞舆论监督承担的风险成本就大得多,但作为报纸传媒,舆论监督又是不能放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新闻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同时,舆论监督与地方的发展息息相关,这就决定了地市报在“夹层”中生存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难,地市报舆论监督尤难,是广大报人的共识。但是近年来,除重大节日等特殊时段以外,潍坊晚报几乎每天都有1~2件有力度的舆论监督稿见报,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经常性的舆论监督中,舆论监督瓶颈如何突破?下面结合几个舆论监督实例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尚不健全。地市报开展舆论监督难度颇大。一旦批评稿件见报,常常会碰到反舆论监督。因此,处理好新闻舆论的反监督,是搞好舆论引导,把地市报纸办得有生气、有战斗力的重要一环。“红脸关公”充不得“听表扬眉开眼笑,遇批评一触即跳”,这是对一些爱吹不爱批的人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发挥优势主攻难点办出特色本刊邀请部分地市报总编辑座谈本刊编辑部特邀河北省部分地市报总编辑、副总编辑,于1月11日在廊坊市就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地市报和《新闻战线》杂志,进行了座谈。座谈会上,总编们对近年来地市报好的发展势头,作了简要回顾,大家对进一步办好...  相似文献   

9.
新闻传媒,总少不了舆论监督这块阵地,但谈及如何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有效作用时,同仁们特别是地市报的同仁们,普遍感到守好这块阵地不容易,动辄得咎或是吃上新闻官司。因而出现监督难,难监督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除了目前舆论监督的内外部环境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自身综合素质,取决于人们对舆论监督全面、系统、正确的理解。 舆论监督的记者是专搞批评报道的记者? 记得在一次采访途中,有一林业部门负责人问道:你们搞舆论监督的记者是不是只写批评的报道。因为此次采访是根据一封群众来信反映该部门一个下属单位有关乱…  相似文献   

10.
在各种压力和困难下,企业报怎样才能搞好舆论监督,从而进一步树立自身的威信。在几年的新闻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了一些经验。有理有据有节,方能“屡战屡胜”所谓“有理”,就是舆论监督要在理,要站得住脚。进行舆论监督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选那些难点、热点甚至是焦点问题,这些问题代表了绝大多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思想意愿。只有将反映这类问题的稿件上报,才能真正提高企业报的影响力和声誉。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风风雨雨,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的党报,在新闻舆论监督的广阔舞台上大展拳脚,赢得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信赖。 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党报舆论监督仍存在这样一种不正常现象:随着党报级别的降低,舆论监督的难度就愈大,于是出现了中央、省、地市州、县四级党报在开展舆论监督时,把监督对象层层下移,形成中央党报监督省及以下层次;省级党报监督地市州及以下层次;地市州党报监督县级及以下层次;县级党报对本层次又无从监督。这就是党报舆论监督层次向下位移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使得最上…  相似文献   

12.
张波 《新闻知识》2006,(11):81-81,80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和职责。笔者就职的报纸是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现代农村报》。这张报纸是为“三农”服务的专业报。近年来,我们重视进行舆论监督,有针对性地开展批评报道,反映农民的意见、呼声和愿望,对于纠正地方农村工作中的失误,树立、打响报纸的品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农村报舆论监督的热点和难点农村报舆论监督的热点问题主要是:1、农村乱收费问题。2、土地纠纷问题。一年多来此问题占到反映问题的一半比例。3、基层党委政府和行政职能部门违规执法、以权谋私、乱收费问题。4、公、检、法部门以权谋私、枉法裁判、…  相似文献   

13.
从客观上说,地市级报纸与中央、省级报纸确实有着某些方面的不同;地市报记者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如何克服,大有文章可做。克服地市报记者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他抢,我也抢;他抢他的,我抢我的。由于所发新闻的价值及报纸的级别、辐射面、版式规格等方面的不同,报纸的影响各不相同。这就可能带来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在心理上的差异,特别是地市报记者和大报记者同时采访时,有的大报记者表现得潇洒自如,游刃有余,而有的地市报记者言行拘谨,思路受阻。遇到这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批评报道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但做批评报道难是学界和业界所共知,地市报由于所处的人缘、地缘因素使其进行批评报道更是举步维艰。本文以地市报为研究媒体,试图探求地市报批评报道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重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曾多次指示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近些年来,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闻宣传中最得人心的内容之一。尽管如此,目前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仍十分困难。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那么,在重重困难中,如何发挥行业报的舆论监督功能呢?1998年中国电力报新闻部开展的暗访供电营业窗口的活动,为行业报进行舆论监督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加强行业报的批评报道,是办好行业报的必然要求。然而,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究其原因有二:一是客观上的,一般行业报在人、财、物上都依赖本行业,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密,要在行业内开展舆论监督难度很大;二是主观上的,因报社对舆论监督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人担心开展舆论监督会影响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或者影响团结稳定;还有一些人错误地认为舆论监督是“挑毛病”,跟领导“过不去”,自己端着人家的饭碗当然不能去  相似文献   

17.
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监督社会,特别是关注可能导致社会发生恶性运行的“坏人坏事”或“好人错事”,对此所进行的揭露、批评和报道就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因此,批评报道是媒体实施舆论监督的有力武器,但作批评报道难是学界和业界所共知的,地市报由于所处的人缘、地缘因素使其所作批评报道更是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8.
与中央级媒体及城市生活报相比,舆论监督一直是地市党报的薄弱环节,表现为畏难情绪大、监督声音弱、社会效果差。地市党报普遍认为自身处于“难监督,监督难”的窘境。造成这种状况既有外因,亦有内因。外因来自社会环境、领导观念、地市党报特有的地域性等;内因则是自身顾忌多,腰板不硬,监督的艺术不局。 舆论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加强舆论监督,地市党报任重道远。地市党报如何加强舆论监督,走出  相似文献   

19.
地市报的同志,说起舆论监督难,常常怪外部环境不好,说报纸的“婆婆”不够开明,总担心舆论监督会引起混乱,给工作造成被动,甚至把批评报道视为“抹黑”、“拆台”、“唱反调”。这确是事实。但也无庸讳言,舆论监督的内部环境也并非都令人满意,即有些报社内部也存在着一些妨碍舆论监督正常进行的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报社内部,常常起到外部环境所起不到的作用,因此也不可轻视。  相似文献   

20.
开展舆论监督是一项政治性很强、涉及方方面面、很复杂的一项工作,既要依靠党委的领导,又要发挥新闻单位的能动性;既要监督有力,又要讲求效果;既要维护群众利益,又要施以正确引导。作为地市报,把握好与市委、管理部门、群众三重关系,才能正确、有力、有效地开展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