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7月22日(星期六)早晨七点多钟 ,我不经意地打开电视机 ,发现中央电视台一频道(新闻、综合频道)“东方时空”里的“生活空间” ,正报道北京市一位年轻交警在炎热的七月 ,头顶烈日 ,脚踩灼热的地面 ,在交通路口指挥着流量很大的车辆和行人。他很有礼貌地处理交通违章事件 ,工作态度之认真诚恳 ,实为大家之楷模。尤其是他处理一位违章骑自行车的下岗职工 ,按规章应该罚款五元 ,这引起了下岗职工强烈不满 ,下岗职工冲着他大发牢骚。而这位交警却不愠不躁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几句简简单单的话 ,令观众肃然起敬。显然 ,这是一…  相似文献   

2.
成语“空穴来风”,原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不是”加“没有”,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然而闲暇读报阅刊,每每见到文章的本意也是说某一消息、信息来而有原、传而有据,可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偏偏要在“空穴来风”之前再加一个“不  相似文献   

3.
《新闻三昧》1994年第9期刊登的《情洒京九路》“浓笔重墨写精神”一节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在武汉铁四院采访时,正是七月流火的季节,有‘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市酷暑热得人喘不出气来,……。”看完这段文字使我感到把“七月流火”和“四大火炉”并用起来,是不妥当的。诚然,作者本意是用“七月流火”描述夏天气温很高,酷热难耐的情景,但引用了并非形容炎热的诗句。  相似文献   

4.
成语“无独有偶”有时常被人们误用。“无独有偶。今恰又接山西来函,从8月5日开始,由中国黄河电视台提供的中国新闻节目,将不加删节地通过美国SCOLA电视台播出,这不又是一个开得更大的窗口吗!”  相似文献   

5.
7月的天气确实酷热似火。然而用“七月流火”来形容7月的炎热则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一些望文生义者以为“七月流火”是个极为文雅的形容天气炎热的词。写作时便信手拈来,编辑又不详察,于是媒体频频使用。比如:“七月流火,何处觅清凉?”、“小城熬过了七月流火”等。就连气象预报员也反复说“七月流火,持续保持高温天气”、“七月流火,酷热难耐”。  相似文献   

6.
7月的天气确实酷热似火,然而,用“七月流火”来形容7月的炎热则犯了南辕北辙的错误。一些望文生义者以为“七月流火”是个极为文雅的形容天气炎热的同,写稿信手拈来,编辑又不详察,于是报纸、电台、电视台频频使用。比如“七月流火,何处觅清凉?”“此时小城显得那么精神抖擞,小城熬过了七月流火”等。就连气象预报员也反复说“七月流火,持续保持高温天气”、“七月流火,酷热难耐”。其实,“七月流火”不是表示天气炎热,而是表示天气变凉。《诗经·豳风·七月》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唐代孔颖达为“七月流火”所作的“疏”…  相似文献   

7.
<正>"七月流火"一语出自《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在诗中的原义是"农历七月暑渐退而秋将至之时",即"天气转凉"。但在现代汉语中,"七月流火"频频被用来表示"天气酷热"。试举二例:"七月流火,武警杭州特警处女子特警班正在烫人的烈日下进行军姿训练。"(CCL语料库)"流火七月,我们来到湘潭市,从上到下都听到同样的反映与呼声,资金太紧了。"(同上)  相似文献   

8.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和确立,法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此相适应,近年来法制报道的的数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但在一些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出现了误用法律语言的现象,这令人在高兴之余  相似文献   

9.
10.
近读4月12日《信息日报》《宿松:越狱静悄悄的背后》一文(摘自4月1日《浙江工人日报》),见“8月流火,监房里依然是难耐的燥热”一段文字,不禁愕然。 记得1994年第4期《新闻学苑》曾刊发笔者的《“七月流火”误用论列》一文,指出一些报刊文章常误用“七月流火”一词来形容暑热。其实“火”是星名,如孔颖达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02,(4)
近读《经济新报》,发现该报的有些文章形容天气炎热时,5月份使用了“五月流火”,6月份使用了“六月流火”,7月份更出现了“七月流火”。其实,“流火”一词是不能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  相似文献   

12.
“流火”不能用于形容天气炎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读《经济新报》,发现该报的有些章形容天气炎热时,5月份使用了“五月流火”,6月份使用了“六月流火”,7月份更出现了“七月流火”。其实,“流火”一词是不能用来形容天气炎热的。  相似文献   

13.
“首当其冲”应该算是一个较为冷僻的成语,但它常被严重地误解,反倒成了较为常用的一个词了。请看下面的例子:1.在抛弃民族自悲感和由它产生的习俗,进而树立民族自信心方  相似文献   

14.
“莘莘学子”四个字一摆,像个成语,其实不是成语,而是个自由组合的词组。“莘莘”是个叠字形容词,表示“众多”,在古汉语中用途宽些,例如,《国语》引述过《周诗》“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只用于形容学生,成为“莘莘学子”一语。报刊上用  相似文献   

15.
《读者》2000年第9期摘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原载《中华英才》2000年第3期)的长文,该文有一小标题为:“6位华裔科学家问鼎诺贝尔奖”。 我们知道,华裔科学家中,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等6位均曾荣获诺贝尔奖。那么,荣获××奖能否说成“问鼎”××奖呢?  相似文献   

16.
《工人日报》今年6月19日有则新闻——肩题《枪杀经过竟有空穴采风霸州百姓呼吁公正执法》、主题《不能让无辜者永不瞑目》,报道了河北霸州市杜书贵撞车后枪杀该市供电局一职工的血案。但看完整篇报道后发现,我们的记者、编辑先生望文生义,将成语“空穴来风”的意思领会错了。“空穴来风”,语出《文选·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注曰:“门户孔空,风善从之”意思是说有木桩(枳,也称枳橘:句,  相似文献   

17.
《新华日报》三月十三日第四版有一篇题为《许文强何许人也?——小议“上海滩”(作者黄幼帆)》的文章。该文是围绕“许文强究竟是好人还是坏人”来展开议论的。看了文章内容,才知道文不对题,误用了文言词句“何许人也”。因为作为文言实词的“许”主要有以下四种解释: 1、答应、允许。△“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西  相似文献   

18.
林永友 《新闻记者》2001,(12):74-74
近 一时期来 ,国内许多媒体报道民众对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高低的看法。这些报道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额”几乎都用“起征点”一词来表达。尽管“起征点”的说法比较简短 ,但“起征点”和“费用扣除额”是有根本区别的。大家知道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确定、分类扣除 ,根据纳税人所得的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 ,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涉及的个人生计费用 ,采取“定额扣除”的办法 ,也就是说 ,目前工薪所得税前扣除的800元属于减除费用 ,而非“起征点”。所谓“起征点” ,是征税对象达到一定数额…  相似文献   

19.
2002年1月11日《经济日 报》2版“部长发言”栏题为《实施减税政策?目前还不急!(主题)金人庆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今年不会调整,出台燃油税在找最好时机(副题)》。报道说:“国家税务总局局长金人庆表示,由于目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800元水平是高是低还有争议,因此今年不会考虑对此调整……” 这里使用“起征点”一词并  相似文献   

20.
一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报道“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时说:“曾几何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微乎其微的一亿多美元,而如今……”这使我不禁诧异,“曾几何时”这个成语,何时变成了“曾经”的同义词。无独有偶,新近读胡平先生的《千年沉重》到第17页,作家在描述了目前“江西常常沉默”之后说“曾几何时,江西在漫山遍野的红杜鹃里绽开着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