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齐智慧  王哲哲 《考试周刊》2013,(91):157-157
随着手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的逐年提高,甚至是全覆盖,手机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而对于手机的过度使用,在某种情况下也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了一些消极负面影响,针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手机对他们的学业及身心健康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经济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烈,教育也失去了其本真,同样也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行为失范的问题。大学生行为失范究其原因主要有市场经济的冲击、教育的失真以及大学生自身。除此以外,现行的道德教育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本质、内容与方法都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3.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或参考框架。本研究试以该理论为基础,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大学生行为道德失范的心理根源和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编制《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相关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的现状,了解大学生对课堂使用手机的看法,并分析了手机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进而提出了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变得信息化、科技化、多元化,手机也逐渐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文章以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为数据支撑,剖析了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根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何应对手机使用对大学生负性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7.
目前大学生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该现象已经侵蚀到课堂,手机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通过学生个人努力,学校、家长、老师的合力引导和督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手机使用观念,让大学生不再成为手机的奴隶,让手机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助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行为学的角度展开研究,针对现代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心理需求、行为动机、行为模式及失范行为四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展开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特点、成因及事前干预和事后防范对策。最后提出在现代网络环境下干预大学生网络失范行为的相应管理对策,进而倡导和推动现代大学生文明网络生活。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迅猛发展,网络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突显个人人格的黄金时期,应规范大学生网络言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蔡磊 《教书育人》2011,(36):37-39
一当前大学生德育的突出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德育状况良好,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健康务实、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离现象和相悖特征,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主要表现在:第一,在政治态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对现实政治评价趋于积极,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希望祖国繁荣昌盛,但在政治认知和政治行为取向上呈现矛盾状态。首先,通过各种学习,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但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不强,不善于透过现象去把握本质。政治信仰不够坚定,思想意识不够成熟,对国家发展的未来前景的认识与判断比较模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通信制造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的日益精进,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大学生是使用手机的主力军,由于过度或不恰当地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沉湎于虚拟的手机世界,从而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问题,对其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文章从心理学角度对引发大学生手机成瘾的诸多因素进行了探析,并从大学生、学校、政府三个方面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稳定对创建和谐社会、推进高校教育改革顺利进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①.大学生有着求知欲望强、思维活跃、乐观自信、勇于竞争、知识水平较高、科技素质较强等优点.然而,近年来,诸如网络行为失范、宿舍行为失范、学习行为失范等现象频频发生,与大学生身份极不协调,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文章试图从法律意识程度与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互动关系的视角,着重探讨当代大学生行为失范的现状及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大学生行为失范的具体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发展迅速的互联网,由于制度的缺乏等原因.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随之出现。本文概括了网络道德面临的严峻挑战;结合网络自身特性.分析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文明网络建设的制度创新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手机的使用已经融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使用手机上网时间过长、使用手机趋向游戏休闲、网络用语时有不文明现象等问题,造成了大学生容易网络成瘾、道德和法纪意识弱化、人际关系淡漠等负面影响,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挑战。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大学生手机使的状况,针对大学生手机使用问题,提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强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时代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媒体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智能手机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以及学习现状的改变情况,探究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利用手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7.
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及调适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作为道德失范行为的一种新类型,在现代社会中表现日益突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可以归为四类,即漫骂与攻击行为、撒谎与欺诈行为、侵犯与破坏行为和色情与暴力行为。根据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产生的主客观原因,我们认为调适的对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提高大学生自教自律水平是调适的根本,加强网络的规范与引导是调适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现象十分普遍,对大学生的行为、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都有不利影响。本文采取问卷形式对合肥某高校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进行调查,并从行为习惯、心理依赖等角度进行分析,努力探索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基本的日常电子用品。文章通过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用途和过度使用手机对身体、心理和学业的影响,提出大学生合理使用智能手机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是当今德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入手,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设置了指标权重.构建的指标体系能够用于测评大学生对网络道德失范行为进行预测和评价,为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提供依据,具有积极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