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危机本身为文化产业带来的冲击或许只是导火索,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产业结构内部.金融危机影响下文化产业的许多行业增幅放缓,暴露出产业本身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这在许多文化行业中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球经济进入企稳回升的后危机时代,文化产业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同时具有低污染、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等优势,成为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产业。本文以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为例,分析它们应对金融危机的表现,借鉴成功经验,为我国新闻文化产业在后金融危机时期的战略转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产业历经10年发展,面临新的发展起点和历史机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通过正逢其时。作为建国60年来首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它的通过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华尔街风暴,现在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很大损失,企业倒闭,失业率提高,经济萧条.同样,作为第三产业的传媒和文化产业也难逃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金融危机中,房地产、制造业等行业的大量企业萎靡不振,使它们在传媒上的广告投放也相应更加谨慎.  相似文献   

5.
金融危机已经造成全球经济低迷.相对于美国等国家所受到的巨大冲击而言,金融危机给我国出版业发展带来挑战的同时更蕴含着机遇.后金融危机时代仍应准确把握这些挑战和机遇,承担起出版业的文化使命和责任,以推动文化产业的振兴,进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每一次经济危机都蕴含机遇,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会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尤其是对包括新闻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来说,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加之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心理的变化会产生良性效应,这些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往往会逆势上扬,经济学上称之为"口红效应".通过对美日韩等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考查不难看出,在"口红效应"的作用下,每次金融危机都会成为文化产业逆势发展的机遇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以传媒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媒体是否能收获"口红效应"?西方媒体又是如何借机实现飞跃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跃波 《新闻世界》2009,(10):119-120
在金融危机的“寒风”中,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生机盎然,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与以往“文化热”不同的是,新一轮的文化振兴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视为必由之路,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系列报道因此频频推出!  相似文献   

8.
2月25日起全国统一换发新版记者证;金融危机下我国文化产业仍将发展;广州日报社将新媒体业务纳入主业;  相似文献   

9.
2008年对中国传媒业的心理无疑是一次"过山车"式的挑战.岁末,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这场由美国次货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不仅影响银行业、房地产、零售业,还逐步波及作为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产业子类的传媒产业.  相似文献   

10.
2009广电媒体: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岚 《传媒》2009,(12)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性一年.8月,国务院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出规划.在全行业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格局下,作为文化产业主导力量的中国广电媒体,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努力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寻求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全球出版业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急剧衰退后,迎来了企稳回升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台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政策,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出版业格局的调整等,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本文在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了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吕道宁 《青年记者》2009,(24):21-23
2009年,地市报积极发挥属地优势,抵御金融危机,发展文化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加快报业集团建设步伐,并进行跨地域结盟。  相似文献   

13.
传媒业“口红效应”现实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整体上看,传媒业的"口红效应"在金融危机中是存在的,但具体到传媒的各行业,其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金融危机时传媒业的盛衰发展并非决定性的,"口红效应"也仅能为传媒业的某些行业发展助力.传媒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有必要利用"口红效应"的经济规律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5,(21):62-65
韩国自亚洲金融危机后,通过"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就跻身世界文化强国之列,其成功经验十分值得中国借鉴。本文梳理了韩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概况,并从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市场的商业化运作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的成功之处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2010,(2):4-4
1.《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报业发展从中受益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纺织、轻工等产业规划之后的第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其中明确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该规划的提出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旨在提升国家软实力、文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产业振兴的宏图中,文化产业也传来利好消息,2月2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相似文献   

17.
"口红效应"是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经济不景气,口红的销量反而直线上升,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口红效应".人们把它用来描述经济危机下文化产业的繁荣现象.当前的金融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机遇期.  相似文献   

18.
韩冰曦 《出版参考》2010,(11):13-13,15
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冲击着我国的各个行业,包括文化产业。但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出版业低迷相比,中国出版业却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呈现出逆势上扬的趋势。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09法兰克福书展上强调说,金融危机虽未见底,但“危”中有“机”,中国出版业大有文章可做,出版业增长呈不可逆转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建设新高潮即将掀起.改革体制、调整结构、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和竞争力是振兴文化产业的必由之路.出版业是文化的基础产业,建设和谐广西,弘扬广西文化,打造精神家园,无不需要大量优秀出版物的承载和传播.在广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当下,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面提升出版业在文化产业和整个经济总量中的份额,这是广西出版业必须意识到的追在眉睫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不仅影响了银行业、房地产业和零售业,还逐步波及到作为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的传媒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