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阅读改变人生轨迹 阅读之于命运意义甚大,因读书求知来改变人生轨迹,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亮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浮躁了人心,学予们读书的心难以平静。本文从农村小学生读书现状的调查入手,分析影响读书习惯养成的几种情况,并从课内外结合等方面给出一些实验性的探索和实践,以图找到改变读书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感悟读书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读书不能改变人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另一位特级教师王菘舟说:读书于我,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读书就是打通精神的穴位和经络。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读书,怅然若失。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叶圣陶先生的话语更是掷地有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荆墨 《教学随笔》2014,(1):86-88
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即将过去的2013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与他们的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3年读书文化的热点所在。  相似文献   

5.
亲爱的同学们,自然是如此的慷慨,生活是如此的美妙,而读书又使我们的人生变得如此幸福。通过读书,我们触摸到一个个高尚的灵魂;通过读书,我们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不断地改变自身的不足。漫漫求学路,拳拳赤子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分享同学们在求学路上、在读书途中的心得体会,也希望有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到“我的摘抄本”这一栏目中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有过读书的经历,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一个作家而言,读书不仅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需要。每个人都会因为读书或多或少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7.
书房的念想     
赵畅 《语文新圃》2010,(6):24-25
尽管“书房培养的是优雅而非对知识的饥饿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一旦进入书房就会令读书的饥饿感渐渐消萎。事实上。对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来说,其决计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冷却读书的温度。  相似文献   

8.
承蒙任鹏杰先生厚爱,邀我写一篇自传性质的有关读书改变人生、读书改变课堂的文字,真不知道如何下笔是好。因为,在读书能改变人生的人生时段内,我没有真正地读到什么书,谈不上因读什么书而真正改变了我的人生;后来有书可读了,有条件读书了,可能是过了可“改变人生”的时段,又没有哪一本书对我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回想自己的教学经历,说读书改变课堂,似乎有过,  相似文献   

9.
谦谦君子、彬彬有礼、琅琅书声,经常被用作校园文明的代名词。而中国人一年的平均读书量仅仅是0.7本,韩国人是7本,日本人是40本,俄国人每5个家庭一套《普希金全集》……读书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要改变中国人的读书窘境,必须从校园开始,从校长、教师开始。校长读书,教师才会读书;教师读书,学生才会读书;校园读书,整个社会才会读书。  相似文献   

10.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使人立志,可以改变人的气质,使人有长远的发展,读书应有所选择,经书史书为首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书籍也应涉及,读书时应潜心,循序渐进,切忌懒惰,浮躁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每个受过一定教育的人都有过读书的经历,读书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一个作家而言,读书不仅是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工作的需要。每个人都会因为读书或多或少地改变自己的命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剡文泰 《宁夏教育》2010,(10):72-72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一句至理名言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自从上小学起,我从母亲的期盼中就隐约地懂得了这句话的含义。我和妻子都出生在农村,正因为读书,我们才拥有了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书育人,也算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慰藉。我及我的家人对读书便有了这样的理解,原来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  相似文献   

13.
拜读蒋洪兴老师《走在语文教学的"博约"之路上》,感受最深的是读书。读书能改变什么?可以改变教师自身,进而改变学生;这两者都改变了,教育还奢求什么呢?就语文教师而言,读书是提升自身学养的根本途径;就语文教学而言,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少做习题多读书"。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进城读书家庭“想改变什么”具有较大异质性。通过深度访谈可知,基于改变子女教育环境的乡村家庭会从提升子女学习能力、改善教育资源获得、提高中考考录机会等方面出发,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基于改变家庭生活状态的乡村家庭会从增强乡村社会评价的认同程度、减少家庭分散生活的开始做出进城读书的行动。由于出发点不同,乡村家庭进城之后的教育融入策略亦可能不同。进城读书在某种意义上“自成目的性”,代表乡村家庭选择了一种可能的生活,并赋予现实生活新的意义。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应对乡村家庭通过子女进城读书提高生活质量的做法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读书时间 尽管搞了这么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教学环境(主要指软环境)基本上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分数的压力基本上没有减轻,教师基本上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读书学习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素质提升的自觉行动。这就是我的“四个基本估计”。教师有时候加班加点,多不是读书,而是  相似文献   

16.
郦波 《中华家教》2011,(8):39-40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读书要读经典,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相似文献   

17.
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也可以改变一个民族,一个世界。世界最爱读书的两个国家,一个是以色列,另一个是匈牙利。以色列人均每年读书64本,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犹太人有个习俗,当孩子出生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上一点蜂蜜,让小孩去舔《圣经》上的蜂蜜,通过这一舔,孩子对书产生了美好的第一印象:书是甜的。当孩子稍稍懂事时,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历来把读书当作一件重大而严肃的事,关系到前途、修养、人格等等,因为书籍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最重要来源,读书是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读书也成了教育的代名词,读书即上学,上学即读书。书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变成近乎神圣的东西。市场与技术改变了“读书”的意义。当年老的或正在年老的人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越来越没文化了——他们指的实际上是这样的情形: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获得阅读的主动权,即他有权利不去读这一些,而去读那一些。这种权利的基础在于有一个丰富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9.
《人生十六七》2011,(01Z):45-45
人最初的学习虽不是从读书开始,但如果不读书。他的一生就是有缺陷的。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相似文献   

20.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语文教师责无旁贷。我在教学实践中正在探索完善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能力的模式,即:课上引导学习——课前尝试学习——课外自主学习。一、课上引导学习在课堂上,教师以教材为凭借,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会读书方法,提高读书能力。如何引导呢? 1.改变组内教材的编排顺序,指引读书为了教会学生自能读书,我针对教材的特点,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