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尔斯政治哲学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念,改变了古典自由主义的传统,将政治哲学的自由与平等二个价值原则结合起来,并极力主张解决平等问题。后来,由于对现代社会理性多元的认同,罗尔斯提出重叠共识与公共理性理念,这种政治理念的转变基于对现代政治的深刻认识,也为现代政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民法是现代法治的基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及其人文气息。而民法理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起来的一种精神,是市民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民法理念的本质是公平正义,它的核心是对于私权的尊重与保护、对于人格平等的追求以及私法自治理念的贯彻。民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民法理念的构建而言,要从与当前法治建设的角度出发,使其更为贴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3.
民法是现代法治的基础,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及其人文气息。而民法理念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淀起来的一种精神,是市民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民法理念的本质是公平正义,它的核心是对于私权的尊重与保护、对于人格平等的追求以及私法自治理念的贯彻。民法理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形式正义到实质正义的发展过程。对于我国民法理念的构建而言,要从与当前法治建设的角度出发,使其更为贴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从而更好的为社会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4.
李琳 《科教文汇》2009,(22):235-235
罗尔斯的《正义论》主要提出了“作为公平的正义”理念,并从公平正义入手,全面系统深刻地论述了自由与公平、个人与国家、机会与结果等广泛的社会政治问题。本文试图对罗尔斯的两个正义原则及其内在关系加以阐述,从而得出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种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创新的角度来考察科学史与社会、政治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德国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历史上,德国曹一度成为世界的“科学中心”。许多适应环境变化的制度创新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创建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传统、建立专门从事研究的机构、首创同行评议制度、到采纳“大科学”研究模式等等,无不渗透着科学决策者的深谋远虑和良苦用心。本文从德国近两百年的科学发展史中,抽取出几个片段,试图说明制度创新在德国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与各种内外因素纠缠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6.
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制定科技发展战略规划的重要支撑活动,其良好的应用和开展对提升我国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共识是技术预见的重要目标之一,具有共识的决策能够促进技术预见的顺利开展。基于技术社会形成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等,从共识形成的角度出发探究技术预见的过程,具体从共识形成的主体、动机、内容、方式以及结果等五个方面展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共识形成为核心的技术预见模型,并以美国LED照明技术预见过程为例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界和中国领导人对于生态问题的认识经历了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从“知之不全”到“知之较全”,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得到充分、集中地体现。梳理这一历程可以发现,中国科学界对此做出了重要的知识贡献,形成了从科学知识到决策知识,再到社会知识,从科学共识到政治共识,再到社会共识的发展进程。作为东方巨人,有两个“大脑”比有一个“大脑”要更加聪明、更加智慧;“外脑”需要辅助“内脑”,为决策层提供科学知识、决策知识;“内脑”需要依靠“外脑”,主 动 问计于科学界 。  相似文献   

8.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首要原则、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本文在考察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并且提出了贯彻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9.
“舆论在先,动乱在后”,已成为普遍共识的认知。研究舆论的形成机理及其演化规律,进而调控社会舆论传播的导向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社会物理学角度分析了舆论的形成机理,认为其类似于一般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包含潜伏期、活跃期和衰减期。并用MAS仿真技术定义了舆论演化的规则、模拟了舆论演化的过程和总结了舆论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超市通道费是最近引起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援引有关定义,对这一现象作以概述;接着,从商业伦理角度出发,分别从宏观角度的社会效率标准、社会情感接受度和微观角度的“信任关系”原则,全面考察了超市收取通道费现象的伦理依据与社会影响,并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1.
何元飞  孙传通 《科教文汇》2007,(5X):207-207
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首要原则、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本文在考察西方社会正义理念的发展轨迹的基础上,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正义观,并且提出了贯彻社会主义正义观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2.
庞晓光 《科学学研究》2006,24(Z2):332-335
“科学价值无涉”是一个长期以来在国内外学术界争论不休、毁誉参半的问题。然而,对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只从表层上赞同或否定,或是囿于以语意分析的形式做抽象的分析,都不免掩盖该命题产生的复杂的历史语境。只有从“科学价值无涉”这一思想前提出发来考察科学价值无涉的各种不同的起源,及其在不同的社会或经济语境中的变化,才能透彻把握这一命题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超市通道费是最近引起业界与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首先援引有关定义,对这一现象作以概述;接着,从商业伦理角度出发,分别从宏观角度的社会效率标准、社会情感接受度和微观角度的“信任关系”原则,全面考察了超市收取通道费现象的伦理依据与社会影响,并得出一些初步结论。  相似文献   

14.
韦英 《知识窗》2022,(3):75-77
如今,我国制造行业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理念,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它不仅体现在企业中,还融入了教育领域。尤其是在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工匠精神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有利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形成协同效应,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5.
韩洪波  李婵娟 《科教文汇》2009,(16):279-280
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近几年技术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前的学者多从二元分立的角度进行考察,提出了技术决定论、社会建构论和技术社会互动论。本文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将技术与社会看作一个整体来研究,提出了技术一社会整体论的观点。认为技术与社会不是二元分立的.而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它们在起源上具有同时性,发展上具有相关性.终极目标上具有同一性。技术与社会不可能各自孤立存在,自主发展,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无缝之网”。  相似文献   

16.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四种教育形式,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本文从四种教育形式的关系入手,分析各个形式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帮助家长、学校和个体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个体发展理念,力争在构建促进个体成长的教育模式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是个体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四种教育形式,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对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本文从四种教育形式的关系入手,分析各个形式在个体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帮助家长、学校和个体形成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积极的个体发展理念,力争在构建促进个体成长的教育模式上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创业型大学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层面日益增强,表现为提供“知识空间”、“共识空间”与“创新空间”。本文着重讨论大学是如何将它的核心功能从教学与科研扩展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从而作为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关系的一部分,在创新动力学中扮演关键角色。  相似文献   

19.
周白羽 《科教文汇》2009,(34):21-21,27
和谐社会是我国当今社会的一个追求目标和永恒话题。整个社会的发展,整个国家的前进需要一个和谐的环境,特别是在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和谐更需要渗入到人们生活及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样,作为小型社会的高等院校,也急切需要用和谐的管理制度来发展自身,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本文中笔者从二级学院考试管理这个角度,来阐述和谐理念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葛文 《科教文汇》2007,(8X):36-37
“八十后”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人,已步入或正在步入成人社会。面对急速转型的社会,他们心理呈现出不同与以往任何时代的特征。本文从一则网络传言着手,通过分析“八十后”成长的社会环境与社会变革,来阐述形成其心理特点的外界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