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一生提出了许多教育思想。在当前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能够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践行“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民主性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从而逐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黎君 《生活教育》2011,(5):31-3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由“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基本原理共同构成。在现代社会,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仍然充满时代的气息,对推进素质教育、搞好课程改革、建设教师队伍、创新教育体系都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广西陶行知研究会现有80个陶行知思想实验学校,在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学校教育实践上,做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教育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把生活作为本源,以生活为本”。陶行知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主张在做中学、学中做,用生活解读课本,实现课本与生活的对话。  相似文献   

4.
“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对于生活和教育的深刻阐述。而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可见,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  相似文献   

5.
《生活教育》2009,(5):50-50
几年来.玉林市在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程中,努力学习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教育思想和工作精神,大力开展多方面的群众性的教育科研工作与活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该市创建了贯彻新课改理念.体现“生活教育”理念与方法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  相似文献   

6.
夏雯 《成才之路》2021,(13):98-9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现代幼儿教育要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文章从幼儿日常教学入手,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手段生活化、教学活动生活化等方面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超前性的改革理念.其中包括:重视生活教育,提倡“教学做合一”;主张教育公平与民主教育的普及;为了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提出了综合教育等理念.通过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性的学习来反观目前的高考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观察、实践等主动探究能力的生成,在教育上给予学校、市场等主体更多的自主权利,科学调整高中现有的课程与教学.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整个社会活动.就是我们教育的范围”,“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社会即学校’”。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思想师从美国教育家杜威,但是对杜威的教育思想又有突破,反映了生活和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新课程改革设置的所有课程中,最能体现生活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当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学家,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的真谛“干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时时指导着教师的教育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迎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载体。笔者通过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并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有许多精辟的教育思想,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其教育理论中的精髓,而作为生活教育整个理论体系之一的“生活即教育”则又占据本体论和核心的位置。它是生活教育的根源、始基或共同基础,是生活教育的主体、精华和本质特征。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解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对于我们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中关于课程内容方面的改革有着重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析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是美国名的教育家,创立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名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他反对“仪型他国”,主张从中国国情出发改革教育,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不仅需要西方现代教育理论指导,更需要符合中国国情和更了解中国教育的中国本土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指导,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就具有这样的价值。因为,“生活教育”理论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课程改革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支撑,又有脚踏实地的实践引领。“生活教育”理论对课程改革的指导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又是全方位、全覆盖的,应该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支撑理论。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与目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因此教师需要积极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学思想,体会陶行知的教育精神,把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民主教育”“生活教育”“爱满天下”“创造教育”等教育理念渗透到心理教育中,从而提高心理课程教育效率,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高中寄宿生的心理教育改革。为此,文章从民族地区高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对民族地区高中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策略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5.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极为丰富.概括起来包括三大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学习探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克服当前“应试教育”弊端,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深远的理论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春霞 《教育探索》2004,(10):34-36
陶行知先生在吸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有益成果和抨击中国传统教育弊端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思想的三大基石。生活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中国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当代的中国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在批判吸收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上,结合我国实际所提出的一种教育理论,以此探讨园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建构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及实践路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三大基石,其蕴含的基本理念与园本课程开发的要义不谋而合。在生活教育理论视野中,园本课程开发应基于回归幼儿的理念,即扩大资源选择的范围,强化资源运用的意识,并在课程实施中践行幼儿"手脑并用、从做中学",丰富幼儿的自我体验。  相似文献   

18.
一、生活教育的角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生活教育的理论最早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收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思想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的具体化;“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问题上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9.
关于生活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在西方,以法国启蒙运动的巨匠卢梭的自然教育(实际上是较早的生活教育理论)和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最有影响;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生活即教育     
从陶行知的核心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出发,从体验生活实践、挖掘生活资源、捕捉生活现象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学思想,体现新的教学改革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