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物理教学中 ,精讲精练是一个成功的物理教师所必须具有的素质 .“讲”有方法 ,有艺术 ,而“练”有选择 ,有目的 ,更有技巧 .笔者认为“练”有三个目的 :一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检验 ;二是完善、巩固新知识 ,使之及时消化、吸收 ;三是检验吸收的同时促进智力发展 ,形成能力 .三者之中 ,前者是手段 ,后者是目的 .怎样通过最简单的手段达到最好的目的呢 ?笔者认为 ,在平时习题训练中要培养学生这样的习惯 :解题之后要三思 .一思 :相关知识内容习题的编拟和解答 ,都要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教师容易注意到在解题之前 ,仔细分析题意和解题…  相似文献   

2.
开展解题教学之前要对习题进行一题多解、多解归一、解法对比等备课工作;解题教学时对于较难题最好能先出示铺垫式问题,让学生在铺垫式问题启示之下自主获得思路,可提升学生解题自信;解题教学最后还要注重解题回顾与反思,想清辨明问题的关键步骤或“等价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解题时我们常常遇到一些无从下手或判断失误的习题,这些习题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存在“隐含”因素而增加了难度.如何将“隐含”因素挖掘出来,使之充分“显露”呢?其要点是:对问题要进行深入的多角度分析,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使思路畅通而达到速解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所以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在日常教学中,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的直接表现就是会做数学题目;对教师而言,就是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解题教学发生了“畸变”,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正确地认识数学解题教学,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歧路.1 数学解题教学三要素——数学问题?学生?教师?数学问题,解题教学的核心.通常以例题和习题的形式出现在教学中.例题,体现着“课标”精神,反映了教学内容,是习题的“母体”.它往往有明确的示范功能和导向作用,不仅是解题过程书写的标准样式,给学生以参照,而且还是解题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现行六年制五年级数学练习册上有这样一道题。习题:有没有大于2/5而小于3/5的分数?如果有,有多少个?对于这道习题,学生一般都会肯定回答:“有”,而且知道“有无数个”。如果要他们举出几个分数实例,也能够写出一、二个来,但是再要他们多写几个这样的分数,往往普遍感到难度较大。针对这个问题现介绍几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习题讲评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讲评能帮助学生澄清模糊概念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明确解题思路 ,提高解题能力。一堂高质量的习题讲评课往往比做几套试题的功效还高。因此 ,我们应重视讲评课的教学。笔者认为 ,习题讲评关键要把握好“5个注重”。1 注重错因分析讲评时 ,教师不仅要指出“错在哪里” ,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只有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 ,对症下药 ,才能使学生以后的复习、练习更具针对性 ,避免一错再错。常见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1 概念模糊不清题 1 由六倍…  相似文献   

7.
俞树田 《教师》2013,(15):78-78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解题方法,提升数学解题能力。解答数学习题,就是要让学生找到一种运用数学原理的方法,把这些原理用于习题的条件或者条件的推论,得到习题所要求的东西,即习题的答案。那么,我们如何帮助学生提升解答数学习题的能力呢?1.引导学生探究数学习题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俗话说 :“食多不易消化” ,解题亦然 ,解题不在于多 ,而在于精 ,所谓精主要指要提高解题质量 ,所以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精选 ,选择具有启发性、典型性、规律性和针对性的习题 ,采用多变、多问、多析、多解的方法组织学生学习 ,鼓励学生一题多解 ,多层次分析问题 ,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孔子说 :“学而不思则惘 ,思而不学则怠”。而“题后反思”不仅可以检查解题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 ,更可以理顺思路 ,深化知识 ,积累经验 ,进而拓宽思路 ,提高思维能力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努力提高学生的…  相似文献   

9.
解答物理题大都是根据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利用所学的物理规律,求出要求的未知量,因此习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根据和前提,但一般习题中已知条件并不是明确地指出,这就需要对条件进行挖掘.那么如何挖掘物理习题中的条件呢?一、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掘出多余的“条件”有些物理习题中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多做习题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搞“题海战术”。因为中学数学教材内容多,份量重,而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过量的习题,超过学生的负荷量,就只能生吞活剥,达不到练习的目的。所以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片面地强调习题的数量是不妥的。为了让学生能扎扎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从听课中的一道习题讲评说起,阐述了自己听课时的感想,进而对讲评过程进行了再设计.通过对教学实践的思考,笔者认为,具有较高思维含量的习题讲评前要预设“问题铺垫”,突破解题难点时要进行“思路点拨”,以助推学生思路进展.另外,探寻习题的不同解法及进行变式练习往往能沟通多个领域的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解题之术”,丰富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在解题教学中 ,目前还普遍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 ,重方法的直接给出 ,轻思路的分析探索过程 ,重一题多解的简单罗列 ,轻思想方法的演变和优选过程 ,致使学生只会机械地模仿 ,对于背景模糊、条件灵活、注重考查能力的问题 ,往往束手无策 ,其结果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创新能力的培养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解题论证能力 ,发展他们的思维呢 ?笔者认为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1 正确理解题意是探求解题思路的关键要解决问题 ,首先要明确题意 ,因为“回答一个你尚未弄清的问题是愚蠢的” .理解题意就是要正确地把握问题的含义 ,弄清问题的已知、…  相似文献   

13.
“多解、多变、多思”的解题训练广东连州市连州中学(513400)何坚原习题教学能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多解、多变、多思”的解题训练,是提高习题教学效率、发展思维能力的行之有...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习题训练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习题训练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后进行反思能提高习题训练的有效性,能够达到举一反三、能够在接触到类似问题有很好的思维方法.而学生往往难以养成反思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技能、思维能力就难以提高.习题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解题的必要途径,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应是习题教学的重要步骤.所以,我们在解题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特别要多做"懈题"后的反思.下面就解题后的反思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注重知识的片面传授转变为注重能力的综合培养,也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如何既迅速又准确地解决问题便成为数学学习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完善学生的解题思维也就成为教师必须致力探究的课题.对于数学解题的思维过程,波利亚提出了“四阶段论”,即: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和回顾,这四个阶段的思维过程实质可以用“理解、转换、实施、反思”予以概括.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应以习题改造、整合为切入点,致力提升习题的研究成分,合理设置问题情境,使…  相似文献   

16.
新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加强化学习题教学”的课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布置适当数量的考查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各种类型的习题,以便打好基础,还要注意布置综合性和有一定灵活性的习题,并加强解题指导。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但是,  相似文献   

17.
当一个新的概念、新的知识学会了,余下的大量时间和任务是应用解题。大部分习题对于多数学生来说自己解决有困难,为了让学生学会解题,老师们都在探索研究取代“题海战术”的好方法。 我通过对数学课本中例题与习题的研究发现,只找几个结论所需的条件,不如把题意中的所有的内含、隐藏、潜在的条件全部都找出来。  相似文献   

18.
笛卡儿说过:“我们解决的每一个问题,都将成为一个范例,用于解决其他问题.”因此,在习题教学(特别是立体几何习题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典型习题引导学生并亲身经历如何从一个问题演变成一类问题.一题多用、多题重组,引导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动态”分析处理,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思维源泉,使学生获得解题愉快、自由,在陶醉数学、享乐数学的同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一位著名数学家曾这样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等於入宝山而空返——一无所获。”学物理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使学生加强理解概念和灵活运用定律,复习课上往往要讲、练一些习题。然而,习题教学并非“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而应精选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点拨思路,教给方法,再变换角度,更易条件,拓展繁衍,进而总结此类习题的解题规律,提炼出一般的处理方法。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又可避免“题海战术”造成的恶果,兹举例明之。  相似文献   

20.
顾升康 《物理教师》2003,24(2):24-25,28
物理习题中的条件是解题的前提 ,有些题目已知条件不直接告诉 ,而是明而不露、暗而不影、若明若暗的条件 ,称之为隐含条件 .如果不会识别习题中的隐含条件 ,就会导致解题失误 .许多初中学生对于解答这类题型的习题 ,常常感到无从下手 ,究其原因是他们还处于套公式解决简单问题的水平上 ,对题目中隐含条件的分析能力不强 .笔者认为 ,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 ,引导学生分析、求解这类习题 ,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充分挖掘并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这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钥匙 ,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 ,现就这类习题的解法举例分析如下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