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点一:要让孩子快乐,就要给孩子心灵松绑。对于孩子来说,自由的才是快乐的。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玩好,事事包办,样样满足,孩子应该感到快乐幸福,其实并非如此。过多的限制会使孩子感到压抑,使孩子处在沮丧、焦虑、害怕受惩罚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观点二:让孩子快乐,就应给他“放权”。快乐和一个人的自信分不开,而自信取决于成人给予孩子的权利和孩子由此感受到的自身能力。让孩子在“我自己能够决定”和“我自己能够做到”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观点三:适度满足的孩子最快乐。快乐是一种感受满足的体验,而这种满足感是以“感受缺失…  相似文献   

2.
自信,是许多情商能力的根基。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觉得孩子没自信,也不够坚强独立?父母往往不懂尊重孩子。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从出生起,父母就该把孩子视为另一独立个体。在和孩子说话时,尊重孩子的父母会认真倾听,不随意斥责。研究显示,被父母尊重的孩子,更乐于合作,对人友善,懂礼貌,也更能独立。  相似文献   

3.
在高三这样一个人生跨越的关键时期。请家长们检查一下。自己的孩子是否缺乏精神上的营养?是否还有给予过度的现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的心态是否从容?你的言行是否一致?你是在享受这个过程.还是把高三当作吃苦受罪?你是在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还是在打击孩。子脆弱的自尊心?你是在给孩子的前进提供助力,还是在无形中帮倒忙?你是在教会孩子笑看风云.还是让孩子手忙脚乱……  相似文献   

4.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现在被学校认为没有什么希望的孩子大约有5000万左右。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受着同样教育的孩子之间差别会这么大呢?他们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们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功。我们把孩子看成没有希望了,这是教育最大的败笔。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开拓.是培养我们的孩子能够真正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与自制。孩子的心灵是处在舒展还是压抑的状态,将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孩子只有在心灵舒展的状态下,才能愉快地学习成长,达到一种“飞”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自信心是孩子积累社会阅历与经验的通行证,是孩子走向成功的金钥匙。健康的自信心并不意味着自恋或自大,这种可贵的自信能够让人客观地领悟自身的力量与缺陷,让人为自己的能力而自豪,为自己的缺陷而努力。 孩子的一生之中会得到许多积极的指引,也会受到消极悲观的牵绊。父母作为孩子最忠实的护卫,一定要引导孩子多多接触积极的东西,帮助他克服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6.
薛巧 《山东教育》2009,(4):30-31
心理健康对幼儿期的孩子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幼儿期的孩子如果拥有了健康的心理特性,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将会充满自信地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挫折。所谓自信,是使人坚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意志品质,是促使人向上奋进的内部动力,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同时,形成自信、乐观等为基调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健康发展的核心。那么,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每个孩子都充满自信呢?  相似文献   

7.
教育怎能给孩子一片自由的蓝天,任其快乐、自信地飞翔呢?我相信只要给孩子一丝阳光.他便能给你呈现一片灿烂的天空。本学期开学时,五年级一位语文教师因病请假一个月.我有幸带这个班一个月的语文课。班里有个全校很有名的问题学生,家长不问,孩子不学,样子脏兮兮,连表情也因长期自认为差,而张着嘴一副“不正常”的状态。为什么会成这样呢?真的不可救药了吗?我并不这样认为.一组教育细节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8.
情绪是人对外部世界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反应。当人的需要、愿望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高兴、快乐、激动等积极情绪;否则就会产生忧愁、失望、急躁、愤怒等消极情绪积极情绪能提高人的信心和活动能力,使人的精力和体力旺盛,激励人勇敢地面对困难,成为人向上的动力。消极情绪使人消沉、烦躁,削弱人的活力和意志,妨碍孩子健康成长。极端的消极情绪如暴怒、绝望等,还会使人的自制力下降,以至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科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的积极情绪状态中,才能从事持续的智力活动。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和周围的孩子…  相似文献   

9.
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未见扭转之势.而另一边新兴市场(以中国为主)却逆全球经济颓势而行.一路高歌猛进。就在奥巴马忙着连任美国总统之际,一向自信满满的美国人不禁疑惑:到底是自由市场胜?还是国有资本优?  相似文献   

10.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伴侣,是战胜困难的利剑,是达向理想彼岸的舟楫。自信心是一个人成功与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心理品质。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却发现,有很多本应该天真无邪活泼开朗的孩子却不同程度的存在自信心不足的倾向,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了这些孩子自信心的缺失呢?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培养、建立自信,拥有乐观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呢?正是本文要阐述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拥有幸福感,有助于孩子摆脱紧张、焦虑、苦恼、愤怒、赌气等消极情绪,从而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1.别人都做得到,为什么你不行?在与孩子的同伴、手足比较时,父母常会贬低孩子的能力,使他的自尊受损、丧失自信。如果孩子对自己都没有信心了,怎会有勇气面对失败呢? 2.反正我怎么讲,你就是听不懂!有时不是孩子不能接受失败,而是父母无法承受。某些孩子的理解能力发展得较缓慢,如果父母忽略不同个体的差异,都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就会看不见孩子的优势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晏红 《家庭教育》2008,(4):26-27
幸福感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积极体验。培养孩子拥有幸福感,有助于孩子摆脱紧张、焦虑、苦恼、愤怒、赌气等消极情绪,从而获得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信不是天生的,一个人自信与否和他对自己的评价及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有关,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是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共同职责。教师是专门教书育人的,培养学生自尊自信的优良品质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那么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相似文献   

15.
鼓励能让孩子充满自信.从而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那么如何鼓励才是最有效的呢?想办法给孩子设立一个合理的目标吧,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相似文献   

16.
一、学生学习力现状的概述(一)学生的学习力表现为学习状态的好坏一个人的学习力水平高低完全可以通过学习状态体现出来。所谓学习状态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体验和外在表现。包括自信程度、紧张、注意力、伴随情绪、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内在的感受决定了一个人被当下的事情(学习过程)所吸引愿意继续做下去,还是对当下的事情(学习过程)选择逃避,同时内在感受决定了外在的表现。外在的表现会影响他人(教师、家长、同学)的评价及态度,他人的评价(包括眼神、表情、语气等)及态度又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内在感受(状态)。  相似文献   

17.
一位朋友说过这么一则益智故事:夏天,大人带孩子到乡间的一条小河中去摸鱼,奇怪的是大人叫孩子“儿子”,孩子却不叫大人“爸爸”.也许是孩子管大人“爹”,亦或叫“父亲”?可能刚认领的儿子还叫不惯“爸爸”?难道孩子不会说话…‘··说来也简单:大人是孩子的妈妈.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总是以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来对待和解决.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是受先前活动的影响所致,或是受已有的经验的影响所致.人总是按照比较固定的、习惯的思路来思考,这就是“定势效应”.走势效应即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却…  相似文献   

18.
掌声的力量     
记得在我刚接手教这个班的时候.发现班上的孩子不大自信,有些唯唯诺诺的。是自己的教学风格孩子们不适应?还是他们长大了。变得害羞了?我为此困惑了很长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9.
唐晓民 《江苏教育》2011,(10):62-62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在面对突发事故、灾难时更容易受到伤害。在目前国内基础教育在生存教育领域尚存在缺失的状态下.我们的孩子如何自救和救助他人?如何从容面对危险?如何自我调节心理?这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8,(7):40-40
在交流教子心得的时候,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孩子做事情不太有自信,总是畏畏缩缩的:而有的家长则会自豪地说我家孩子很有自信心.什么都敢试试。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他。同学们,你们了解自信心吗?你们觉得自己的自信心来自哪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