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考虑到物流运作离不开自身的区域环境,受其区域差异性、地理邻近性等的影响是必然的,因此从空间计量经济分析视角研究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在空间上的关联性是必要的。首先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入手,检验和分析海西物流业的空间自相关性以及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确定性空间数据分析,即通过建立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具体的量化检验和分析,得出了海西物流发展与区域经济的空间关联性是显著的、但非绝对影响要素的结论,研究结果同时表明海西物流发展还存在强的空间自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在每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1990~ 2010年绥化市的经济数据,通过不同年份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分析其经济发展水平时间差异状况,并对不同时间段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类,进而分析绥化市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及时空演变.结果表明绥化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都在扩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DEA指数分析方法,对2005-2014年期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域及各城市物流效率变化状况进行测度和评价。通过示范区战略实施前后一定时间阶段的城市物流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物流效率的比较分析,阐明示范区战略对区域物流效率以及物流价值创造能力的影响。结合皖江城市带物流业的发展环境,提出皖江城市带的物流效率与价值创造能力提升的路径,目的在于提高皖江城市带的物流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收集安徽省2012—2016年16个地级市与物流发展能力相关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物流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安徽省各地级市的物流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影响物流发展能力的关键性因素。研究表明,安徽省区域的物流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其中,合肥市最强,阜阳市、芜湖市次之,池州市等城市最弱。应形成区域联动优势,以点带面;明确政府的主体责任,为物流发展保驾护航;打造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树立良好的物流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五个维度及综合发展指数并揭示其区域分布特征,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了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减弱;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未发生较大规模的空间演变,虽总体发展水平稳中有升,但各地区物流业集聚效应不够显著,全国范围内地区物流交流和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高质量的物流业发展联动机制。为此,要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基础革新、构建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机制,为促进“十四五”时期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精准路径。  相似文献   

6.
以新兴数字科技变革为时代背景,构建数字经济和物流业效率的测度指标体系,利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熵值法分别测算出2010-2019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区的物流业效率和数字经济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为深入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其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效率的协调发展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衰减的空间梯度差异;人均GDP、对外开放程度均对区域物流业效率存在显著影响,而且规模效率降低是阻碍物流业综合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原因;长江经济带的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效率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其发展存在空间异质性,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湖南省、湖北省和四川省协调性较好,云贵等地区协调性不足。针对研究结果,为促进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与物流业效率的协调发展水平的提高,从加大数字技术投入、区域物流联动发展、重点扭转云贵等地区数字物流发展的劣势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物流规模、物流资源、物流布局的维度构建淮安市物流业发展指标体系,从经济基础、居民生活、经济发展潜力、绿色经济等四个方面构建淮安市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对淮安市物流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进行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分析,确定两者间的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淮安市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截面和面板数据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进行综合测度分析:首先基于 1978-2016 年各地区人均 GDP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而后基于我国 30 个地区2007-2016年的面板数据,在HDEA和SBM综合模型基础上得出我国四个区域 30 个省份的经济相对发展效率,并结合理论模型和静、动态面板模型对四个区域经济发展效益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东、中、西部差异较大.对于区域经济效益效率整体上略呈 W型,并且伴有一定的省际差异,东西及东中西部差距较大,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效益效率的影响机制作用效果有所不同,文章从内部和外部两个因素给予分析,表明各区域之间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对经济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此实现稳定、健康、高效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湘南学院学报》2020,(2):53-58
物流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联系,评价区域物流能力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参考文献方法确定初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根据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初步筛选,最后将灰色关联法与熵值法结合,计算差异性因数,从而优化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聚类方法,建立白化权函数,给出三个区间测度,再通过各区间测度的临界值对各指标进行定权,将权重与白化权函数相结合,计算聚类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区域物流能力较强的有北京、天津等13个省份;区域物流能力中等的有重庆、陕西等10个省份;区域物流能力较差的有青海、吉林等8个省份.将各省份的灰类与其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检验了聚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途径,本文运用熵值法,结合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6—2020年间南京市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特征等进行测度。研究表明:(1)2006—2020年间,南京市的绿色空间、城市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南京市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两个系统始终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3)南京市绿色空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经历了失调期、提升期及协调期三个阶段,现已无限接近优质协调阶段。研究认为:通过保持绿色空间建设投入,提升绿色空间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经济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等实践策略,南京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将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城市群发展是城市发展高级阶段,针对城市群房地产开发与区域经济水平融合度问题,以五大城市群为样本空间,采用2006-2016年数据进行分析。模型验证结果得出:第一,从时间维度上看,各个城市群房地产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耦合度关系不稳定、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低度协调耦合,但呈现由低度协调耦合向高度协调耦合转变态势。第二,从个体城市上看,部分大中城市房地产开发与区域经济增长水平耦合度不高,仅仅个别城市耦合协调度为中度协调耦合。因此,应当合理进行房地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利用DEA模型、熵值法以及耦合度模型分别衡量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9—2011年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同时对16个地市3年来的城市化效率、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进行了时空分析,得出城市化效率在稳步提升、经济发展区域差距明显、耦合协调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的结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助力安徽经济协调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人力资本、融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外向型经济水平四个维度引入吸收能力转换变量构建PSTR非线性模型,利用珠三角9个城市2006-2015年的数据分析了OFDI的动态非线性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四个维度都呈现出单一的门槛水平。高体制水平区域的吸收能力变量值高于相应的门槛水平时,OFDI显著的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区域吸收能力变量值与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之间存在一个非线性动态转换机制。不同城市在不同的吸收能力变量方面,表现出差异化显著的超越门槛值比例。对外开放度和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区域吸收能力及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最大。本文最后建议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格局,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完善企业融资环境和促进区域物流畅通。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科学合理地研究其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城镇化质量不仅要关注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的数量增加,更要测度社会事业、城乡统筹、生态环境等方面"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城镇发展、居民生活、城乡统筹、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六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评价法,对安徽省各地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时空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时间维度上,城镇化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空间维度上,各市城镇化质量存在区域差异;发展理念上,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一个地区的物流综合实力是和本地区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经济发展离不开物流系统稳定和可靠的运转,而区域物流发展的动力源自于社会经济需求,脱离不开经济这个母体。山东省17地市物流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分析领先地区和落后地区存在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差距是否有扩大的迹象,以及从何处寻找物流发展的动力,带着这些提出的问题,拟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的方法,选取16个和物流发展有关的重要指标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物流发展可以分成三大区域,并找出了这三个地区的物流节点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6.
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从定量分析研究上作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从城乡关系研究现状出发,分析了城乡协调度和发展协调度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指标体系.以陕西省为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软件,分别得到各区域城市和农村综合发展指数后,通过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得到各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评价值,并划分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类型和探究区域空间分异特征.研究得出,陕西省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的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基于层次分析法,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地域景观、生活方式、文明程度6个方面构建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测算指标权重,模糊隶属度函数构造模糊矩阵,从而测算出河南省18个主要城市的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值和城镇化水平一级指标的分项测度值.结论是:河南省城镇化水平总体来说处于较低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度处于较低水平;人口城镇化、地域景观和生活方式城镇化水平总体来说处于中等水平;文明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来分析区域物流与广西经济发展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1)区域物流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区域物流发展与广西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性;(2)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现代物流的发展与广西的经济发展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但在短期内广西经济发展与区域物流发展之间的关系处于不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为研究区域,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对2000—2015年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论如下:①河南省内城市除2015年郑州市的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大于城市化综合指数外,其他城市在不同年份的城市化指数均大于城市创新指数,表明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建设整体落后于城市化的发展。②河南省内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耦合度整体水平较高,中高强度耦合与高强度耦合的城市数量较多,高强度耦合的城市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③河南省城市创新能力与城市化协调水平整体较低,但总体协调水平趋向提升,郑州市的协调水平较高,呈现出"一个中心"的分布态势,协调水平大体呈现出由郑州向周边区域不断降低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收集了2000—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高等教育发展、技术创新水平与产业结构升级的指标体系;采用标准差椭圆模型分析了三指标的空间分布及动态迁移趋势;通过耦合度模型分析了高等教育、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在地域上的耦合关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高等教育与技术创新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三指标测度在空间上存在较强的方向性,区域差距较大且没有缩小的趋势;三指标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是整体水平不高;在区域内部,技术创新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正U型,高等教育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协调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影响最显著;在区域间,一个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