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水浒传》中关于林冲这一人物形象的描写传神的篇章之一就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此类文本要抓住人这一个核心,同时也要关注与人物相关的景物描写。从标题来看,林冲是以林教头的身份出现的,除了身份之外,还有风雪和山神庙,这三者结合营造出一个宏大的场面,诉说了一个细腻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环境描写是小说创作中的重要部分,这一种类的描写对小说人物性格的塑造和故事情节的发展都起着很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节选于《水浒传》中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精彩篇章,就是通过简单的"风雪"环境描写勾画出前后不同的"林冲"形象,并且在故事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对该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全面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并且在解答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相关试题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萍 《陕西教育》2006,(7):78-78
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中,林冲的性格转变完成了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步。在这一章对林冲的集中描写中,作者前后几次写到了雪,涉及雪景的环境描写虽然极其简略,但却对故事情节的勾连发展,人物性格的转变,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等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环境描写极为简洁而又成功的一个典范。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以历史上宋江起义为题材。用深刻、热情而又冷静的笔触,描写并解剖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即从起义的社会原因,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以及起义口号、纲领、理想和战略思想、内部分析,并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而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从这个意义上看,《水浒传》不愧为我国农民起义的一部史诗,一部再现农民革命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而就是这样一部伟大的悲剧作品中,作者除了写了波澜壮阔的农民革命壮阔图景之外,还在一些细微之处显现了作者深刻的文学功力。下面就《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来谈谈这一点。  相似文献   

5.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字字珠玑,句句玉琼。可谓文约义丰,奇妙传神,颇具艺术匠心。其作用有三:  相似文献   

6.
师:今天我们(公开课借班的学生)学习一篇脍炙人口的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它选自中国名著《水浒传》的第九回。大家在预习时,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情节是什么?生:林冲手刃仇人生:我也是,林冲雪夜奋起杀敌……众生达成一致:课文最后一段——血溅山神庙给人印象最深刻,是全  相似文献   

7.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一个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  相似文献   

8.
紧紧围绕林冲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抓住这个关键问题展开研讨,使学生认识了文本的思想意义,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特色,提高了欣赏古典小说的能力,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长文短教的关键在于选好突破口,选好关键问题,不要面面俱到,只求突破一点,再由表及里,再由点到面,全面实现目标。这一点尤其适合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高中生的学习情况。  相似文献   

9.
10.
渠慎松 《阅读与鉴赏》2006,(10):56-56,59
常言“无巧不成书”。正因为有了祥林嫂人生际遇的巧合,才使我们得以撩开封建礼教吃人的面纱;正因为有了华夏两家苦难的巧合,才让我们看到疗救社会的必要……一次次的巧合,才能使我们感受到扣人心弦的曲折情节,栩栩如生的各种形象。出自我国古代典型话本小说《水浒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更是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在教学本文时,为引导学生更好地解读,提高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领略我国古典小说“巧”的魅力,我从“巧”字入手,按照情节发展的顺序,引导学生归纳体会以下“六巧”,并品味其在构思情节和塑造人物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课围绕题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三个设问展开:1.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推进而变化发展的?2.请找出课文中对“风雪”“山神庙”的描写并分析这些描写的作用.3.有人说林冲最后的彻底反抗也是偶然,倘若他不是在山神庙里听了那几个人的对话,或许就不会走上梁山,落草为寇.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的看法.授课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圈点勾画、分组讨论为形式展开.教师适当补充《水浒传》有关林冲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转变过程,认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将”字的注释为:“将出:拿出。将,拿。下文‘将来’‘将汤’的‘将’也是‘拿’的意思。”这样的补充很有针对性,关注到了文字古今词义的变化。但“将”字在文中非常活跃,共出现了17次。仅有的这处注释对全文而言并不完整,注释中对“下文”的列举也有疏漏。有必要对“将”字在文中的使用情况作出更全面、更清晰的梳理。  相似文献   

13.
对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来说,最值得欣赏的点在哪里呢?有人说是杀陆虞侯时的痛快,有人说是情节的曲折和巧合。两者都有道理,但又没说到点子上。笔者认为,还是其伏笔最值得咀嚼和回味。因为痛快和巧合,都只是伏笔的效果,都是伏笔造成的。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画、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以及“风雪”环境的描写上,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因而应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5.
浅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蓄势”手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四册(必修)《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课后练习二:(在林冲来到草料场后的这段故事中,作品多次写到朔风和大雪,这些描写渲染了什么气氛?烘托了人物什么样的感情?和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6.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以一人杀三人的场面写得最精彩。一人对多人应是纷纭拿斗的场面,林冲却杀得忙而不乱,忙而不烈。因为对手人虽多,却非林冲的敌手。别说对抗,就连招架之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逃”,林冲无须应付“斗”,只须全力以赴“追”,所以场面不激烈。但毕竟以一追三,林冲不是孙悟空,不能一变三,所以虽不激烈却较紧张。林冲的追杀忙而不乱。他交互时间,利用一敌倒地挣扎的空隙,追杀另一敌。  相似文献   

17.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冲以一人杀三人的场面写得最精彩。一人对多人应是纷纭拿斗的场面,林冲却杀得忙而不乱,忙而不烈。因为对手人虽多,却非林冲的敌手。别说对抗,就连招架之力也没有,有的只是“逃”,林冲无须应付“斗”,只须全力以赴“追”,所以场面不激烈。但毕竟以一追三,林冲不是孙悟空,不能一变三,所以虽不激烈却较紧张。林冲的追杀忙而不乱。他交互时间,利用一敌倒地挣扎的空隙,追杀另一敌。  相似文献   

18.
一、说学情 2008年4月初,上海师大基础教育课题组的一次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明,通过影视作品来了解四大名著的学生占有较高比例。许多学生是因为看了正在热播的电视剧,才来读原著的。  相似文献   

19.
孙红梅 《学语文》2012,(3):25-25
优秀古典小说《水浒》在民间流传甚广,其中塑造的108将,将将各异,毫不雷同,这在文学史上是个罕见的典范。其中林冲形象塑造得非常圆满,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林冲是80万禁军教头,优越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20.
细节描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与技巧,也是另一种包蕴思想和情感的语言形式。著名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任务,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原苏联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也说“好的细节跟成功的形象同等重要。”若能在教学中抓住这些细微之处,师生共同阅读、感知、体悟、探究,进而交流、反馈,迁移和运用,于细微处见精神,就会“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新课标),达到叶圣陶老人所言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