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科尔伯格为首的现代道德教育理论,猛烈地抨击了传统道德教育理论,即道德灌输理论。一时间,“灌输”成了愚昧的独裁专制作风的代称。其实,人们这样对待传统德育理论是不公正的。赫尔巴特是传统德育理论的开山祖师,他的道德哲学,即他对道德的认识,决定了他所倡导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他的道德哲学是五种道德伦理观,他认为每个人都应有“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公平与报偿”等五种永恒的美德,这是“巩  相似文献   

2.
论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美国复兴的品格教育,其基本特征为"社群化",即以社会达至的道德共识作为教育内容,在学校构建道德社群,以作训练学生品格的教育环境,其目的在于解决美国当代青少年存在的极端个人主义等道德问题.美国新品格教育的"社群化"具有共识价值的统摄性、整合控制性和人为性等特征."道德教育社群化"可以理解为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这对于分析我国整体主义道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葛洪 《教育研究》2015,(2):139-146
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急剧转型的教育现代化运动,不仅是人类社会迄今依然尚未完结的最为深刻的教育革命和社会革命,而且是以型构现代国家集体生活秩序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政治道德乃至社会政治道德革命。根基于作为中国传统政治道德根本准则的平等主义精神,则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精神领袖的"君主立宪派",一体化地型构"大同"社会政治道德体系,尤其是教育政治道德体系,以选择新型社会政治生活模式,建构新型集体生活秩序的终极旨归和政治诉求。尽管"君主立宪派"所倡导的实用性、实利化主智型新式教育,以满足私欲、涵养私德为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但由传统中国根深蒂固的"大同"社会政治理想,尤其是平等主义社会政治道德理想所主导的群体进化思想,乃是晚清"君主立宪派"思想家以公利思想和公德观念为基本内涵,系统型构新式教育政治道德体系的思想逻辑,由此决定了集体主义和国家主义,构成了"君主立宪派"所型构的现代主智型新式教育体系的政治道德本质。  相似文献   

4.
道德教育可以说是每个国家、每个社会古老而永恒的话题.之所以"古老"和"永恒",是因为道德教育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的教育,是关于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这样一些道德价值的教育,是培养每个儿童寻找人生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要求高等教育"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大学生的人格缺陷,高校辅导员可以从思想政治理论、优秀传统文化、社会道德实践活动、心理素质教育和网络辅助教育等五个方面开展人格教育工作,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
知"荣辱",明"廉耻",这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什么是"荣",什么是"耻"进行了高度科学概括.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理论和实践水平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儿童读经"是中国文化、中国教育的一种传统,却是不好的传统.薛涌称蒋庆的儿童读经理论是"走向蒙昧的文化保守主义",年轻学者刘海渡等人则为蒋庆辩护.刘海波崇信至今流传在他家乡的传统教育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并宣称正确的是非观念、良好的习惯是灌输甚至惩戒的结果,以此为"儿童读经"辩护.刘海波虽然被称为"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学者",但事实上他的教育观念是与哈耶克的思想完全相悖的.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改造儿童教育的传统观念,建设儿童教育的现代观念.  相似文献   

8.
"五山模式"试图在中国农村建立一种以生态哲学为指导思想的新型生态观.这是一种与传统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相对的、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的自然观,既不是"反自然",也不是"自然主义".它是对传统自然观的革命,表现为对人与自然研究的并重,以整体性把握内在统一性的新方法论;"五山模式"项目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建构了当地新型的生态文化观念,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作用下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生态文化观念实际上是一种生态化综合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心理科学自身的发展,我们更多地发现,教育对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实在太少了,中国的教育之路所承担的"道义之责"太重了.道德本没有错,但道德不能从外面去"灌",而应该从心底去"引".我相信人性本善,但这种道德观念须从受教育者内心"自然"流出,而不能像传统儒学一样硬塞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随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心理科学自身的发展,我们更多地发现,教育对个体的关注尤其是对个体心理的关注实在太少了,中国的教育之路所承担的"道义之责"太重了.道德本没有错,但道德不能从外面去"灌",而应该从心底去"引".我相信人性本善,但这种道德观念须从受教育者内心"自然"流出,而不能像传统儒学一样硬塞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1.
哈贝马斯的"商谈"理论,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基于商谈理论的双向案例教学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有利于道德观念的创新,具有道德自我教育功能,有利于学生真诚、尊重和合作品质的培养,也有利于道德践行。通过构建"类赛博空间",师生在平等、开放、自由的商谈空间中达成道德共识,形成道德习惯,这对于我们社会转型时期在更广阔领域"新道德"的构建和教育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道德建设、法治建设并根植于大学生的内心,将大学生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三者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形成大学生"三育"模式,构建内部"三角模型"嵌入外部"环形模型",更好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辉  刘传玺 《教育与职业》2007,(30):145-146
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是否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文章从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对外交流、构建创新型大学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改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道德判断理论一直遵循理性主义模式,主张道德判断主要通过推理和思考而得,然而近来一种新的理论一一社会直觉模式对此提出了挑战,认为道德判断是由迅速自动的直觉所导致.本文从道德判断的概念入手,阐述了传统的理性模式及哲学背景、直觉模式对理性模式的质疑和理论观点,最后对两种模式进行了述评.  相似文献   

15.
高德胜 《教育研究》2020,41(1):16-29
杜威一个多世纪之前所发表的《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可以说是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奠基之作。所谓教育中的"道德原理"其实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对中西方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都是深远的。我国21世纪以来的德育课程改革,其实也是在与杜威进行理论辩驳的过程中艰难前行。如今看来,杜威所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理"虽然深刻,但也有思想上和逻辑上的"缝隙"。"道德观念"虽然来自生活,但并不足够;培育"道德观念"的"三位一体"的学校生活只是杜威的理想预设,现实并未如他所愿;不能只从是否对行为有效的单一角度来衡量"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意义,从人的整体发展来看",关于道德的观念"具有多重价值;"直接道德教学"在最坏的情况下才是"关于道德的知识"的传授,在理想的情况下,"直接道德教学"既可培养"道德的观念",还可以使"关于道德的观念"与"道德的观念"实现互相转化;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不是"道德观念"与"关于道德的观念"的区分,而是二者的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的开启,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者,面临的将是由传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向科学的开放式的管理模式转变,即"素质教育"的崭新的教育形势.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全面改革.作为新时期的学校领导者,应义不容辞地站在改革大潮的前列,带领广大教干教师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大胆开拓,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为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应加强"五项探索",构建"六动机制",探究学校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我们经常怀着无限的赞美和敬畏心来看待的东西有二:一个是高悬在上空的星斗灿烂的天空;另一个是内心的道德规律。"此话说明了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对培养青少年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法纪观念,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们当前的思品教学,无论是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形式上存在着严重的说教化、成人化、知识化的倾向,教师的教学只重视学生对道德知识的识记与理解,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独特的内心体验及行为的变化,因而学生学习到的只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这种知识的识记与理解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9.
"道德体验"植根于一定的教育思想,是相关教育理论的演绎与聚焦。文章提出实施"道德体验"的教学主张,将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三种学习方式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道德""在活动中感悟道德""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确保《品德与社会》课程追求的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20.
顾佩华 《班主任》2005,(7):9-10
"教育是使灵魂转向的艺术",真正的灵魂转向只能发生于内心生活改变之时.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曾说:"道德是内心的问题,不能深入内心,既不能进行教导,也不能进行感化,不触及内心生活的道德教育是很难成功的."所以,打通学生心灵之路是我们教师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