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D. G. Mulcahy highlights some of Jane Roland Martin's major contributions to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n this review essay. He focuses on several of Martin's better‐known works — including Reclaiming a Conversation, The Schoolhome, Changing the Educational Landscape, Coming of Age in Academe, Educational Metamorphoses, and School Was Our Life — tracing through them the development of her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idea of a liberal education from the early1980s to the present day. Viewing Martin's contrib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 education, he contends, underscores the optimistic spirit of her work as well as its originality and significance for the theory of education as a whole. Mulcahy gives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these elements of Martin's thought: the importance she attributes to educating the young for a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world and not mere observation of it; her analysis of the range and complexity of our cultural wealth; her concept of a gender‐sensitive education; and her emphasi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of the experience of women to education. Martin's substantial body of work, Mulcahy concludes, stands as a compelling alternative to mainstream educational theorizing, one that offers hope for the potential of educational renewal.  相似文献   

2.
3.
4.
罗兰·巴特:叙事结构的崇拜与反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兰·巴特是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过渡的最关键人物.就其文学批评思想而言,在结构主义时期,叙事学论文<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是其代表作,巴特企图根据语言模式描述文学语言,在不同的叙事方法中识别叙事的诸组成部分和它们的可能组合所遵循的共同结构.而在后结构主义时期,文学分析论著是其代表作,巴特希图解释文学意义如何依附于符码,并对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Martin Buber     
Kalman Yaron 《Prospects》1993,23(1-2):135-146
  相似文献   

6.
晚年罗兰.巴特不再否定主体、作者,相反他越来越明确地坚持自己的作者主体性,这是因为他不再恐惧暴露自己的“想象物”。他的“想象物”,也就是他的隐秘的性倾向,他的真实的情感,还有他的私生活,属于克里斯蒂娃所说的“符号的”形态。此前的巴特慑于“象征的”律法而小心翼翼,不敢暴露自己的秘密,直到晚年他所深爱的母亲去世之后,他才勇敢地站了出来,希望能在新的写作中战胜自己的恐惧。巴特的一生是一个巨大的文本,这个文本充满了矛盾,要想解读巴特,就得从他的“想象物”开始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彻底转向后结构主义阶段以后,罗兰·巴尔特为创建话语伦理学不断从东方,特别是禅宗美学中汲取理论资源。但是,由于他无法摆脱自己的文化身份,难以克服在理论对接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从而导致其理论解构的锋芒日趋黯淡,他的话语伦理学也因根基不牢而迅速破产,其生存美学也演变为一种寂静主义的哲学,巴尔特从对传统的激情解构最终又落入了传统的怀抱。  相似文献   

8.
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以下简称巴特)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思想界和结构主义运动代表者之一,同时还是法国符号学和法国新批判的创始人。尤其是巴特的符号学理论是在结构主义基础土建构,且根据结构语言学将符号学划分为四个方面:语言与言语;所指和能指;系统和组合段;直指与涵指。其符号学理论的构建对于整个符号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罗兰·巴特将日常生活的种种事物及日常生活本身看作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符号,在他的《神话学》一书中试图发现日常“神话”表象背后的意义,并力图在日常中达到“去神话”的目的。他的《时尚体系》一书以流行服饰中的“书写服装”为研究对象对这一体系进行符号学分析。他从中发现女性在时尚中从读者衍变为“模特”这一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11.
12.
美国作家杰克·伦敦在其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中 ,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塑造的同名主人公马丁这一超人般的艺术形象 ,是作家超人思想的显现 ,是作家的“自画像” ,是一曲知识分子深深的精神悲剧  相似文献   

13.
14.
罗兰·巴特在<写作的零度>中建构了"零度写作"的概念,即零度、透明、中性、非感情性的写作,以此来挽救写作受社会、政治或意识形态的观念控制的危机,从而张扬语言、语言结构的自由."零度写作"在实际写作中具有难以实现性,"零度"语言只是对语言本体建构的一种理想描述,但巴特提出"零度写作"并非毫无意义,"零度写作"可以达到文学语言和写作主体的自由,同时对于中国当代作家创作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马丁·路德领导的德意志宗教改革,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人们心灵的至高无上的统治.他所提出的"因信称义"说,指出教徒获救的唯一途径就是对上帝的信仰,客观上促进了西欧中世纪社会的世俗化进程,大大削弱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丁·路德对待德国农民战争的态度,仅表明他强烈反对农民战争,而不能证明他背叛了农民战争或宗教改革,因为马丁·路德从未支持或参与农民战争,也从未停止与罗马教会的斗争。马丁·路德反对民众自发的暴力活动,主要原因在于他从来没有把普通民众视为宗教改革运动的依靠力量。在马丁·路德看来,农民即使有可能取得暂时的胜利,并杀死所有的王公贵胄,但他们的肉体和灵魂终将受到重创,他们必将一败涂地。马丁·路德始终强烈主张德国各级封建主应该,也必须动用手中的暴力手段,以对抗罗马天主教会和镇压起义农民。  相似文献   

17.
“我会走近民众,因为这是唯一拍到照片的方式,你要走到他们当中,即使是现在,我也不觉得这很容易。我不会宣布自己在拍照。我会假装聚焦于别处,如果你要拍某些人,那么之后你就很难不看着他们。但这会被发现,我不会试图隐藏我所做的事——那很愚蠢。”  相似文献   

18.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轫者,他的宗教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倾向及强烈的为信仰而斗争的特点。他力主摆脱罗马教会对德意志教会的控制,建立廉俭教会的主张受到德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并为以后新教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同时也表现出了软弱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马丁·路德不仅是一位宗教改革家,而且还是一位重要的爱国主义思想家。马丁·路德民族思想主要体现在建立民族国家和民族教会,实行经济自主和司法自主,开展国民教育和重视民族语言等方面。实质是要求德意志民族从政治、经济、宗教等方面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创建独立的民族国家和民族教会。路德的民族思想集中体现了德意志民族独立的愿望和企求,并对德意志民族和国家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战乱频繁的宗教改革时代,马丁·路德的战争观建立在"两个王国"论基础上,认为战争与宗教应该分离,反对宗教战争;世俗政权由上帝设立,反对反抗暴君的战争.这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土耳其战争和德国农民战争中表现了出来.与战争伴随而来的是,一些士兵出于基督教仁爱的教义对本身的职业产生了怀疑,路德用天职观解决了这个信仰危机,肯定了士兵是一个正当而神圣的职业,天职的神圣性和世俗性分别对应一个士兵的基督徒和士兵身份,从而调和了二者的内在冲突,而且他提出的以基督徒良心判断是否参加战争具有极其重要的近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