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国女子教育发展经历了迅速兴起与传统定位、全面西化与独立性缺失、重新定位与政策调整三个阶段,其发展受到教育制度、传统文化、民主意识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深刻影响。由此反思,当前我国女性性别教育存在女性性别教育缺失、中性化性别教育的误区。要重建女性教育,需要有明确的性别教育目标、设置女性特色课程、营造女性教育的良好环境,民国女子教育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国初期,政府认识到女子教育的重要性,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支持鼓励发展女子教育;中西文化碰撞,促进了女子教育的发展。本文以教育制度的变化为基线,对民国初期女子教育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历史的追溯与反思,给当前我国女性教育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子教育真正意义上始于民国时期。民国初期政府制定的《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将女子教育平等的内容列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中,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第一次使男女教育平等权在法律上得以确认。民国时期的女子教育和清末时期的女子教育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首先,女子教育的出现便是一项很大的进步,清末的女子教育并没有受到政府的支持,而在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从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从具体来看,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在法律保障、教学设计等方面较之前有了较大的进步。在民国初年女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广大进步知识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她们批判封建礼教对女子的压迫和束缚,并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大力兴办女子学校,推广女子职业教育,从根本上显示了女性的社会主体意识。民国初期的女子教育发展有两方面:一是女子教育思想的发展,把妇女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树立了"男女平等"的现代思想;二是兴办女子学校,鼓励男女同校学习,把妇女从被剥夺受教育权的境地中解放了出来。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期,成人女子教育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表现为:开始形成新的成人女子教育观,即开始由“贤妻良母”观嬗变为更加重视女子自立自强的“养成完全之人格”和“超级贤母良妻”的教育观;成人女子职业教育得到一定发展,受教育对象走向平民化;成人女子留学教育兴起并逐渐规范化;成人女子社会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教育目标多元化,教育内容丰富化.与此同时,在成人女子教育中,还存在着在教育观上传统色彩较严重,在职业教育上发展不平衡,在留学教育上发展缓慢,在社会教育上内容仍不够丰富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5.
论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嬗变特点及对当代女性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们已从各个方面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文章通过分析归纳民国初期女子教育的特点,得出了民国初期女子教育对当今女性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邱哲 《华章》2008,(17)
将民间社团与大学生社团的概念、特征和类型进行比较,目的在于明辨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便于准确把握二者,特别是后者的本质属性.大学生社团具有与民间社团相同的组织性、自愿性和非营利性,但大学生社团的民间性较民间社团弱,它的类型也远不及民间社团丰富.  相似文献   

7.
1912~ 192 7年 ,是中国现代教育立法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立法 ,已基本涉及到规范各级各类教育、教育设施条件及教育管理的各方面 ;并因为受当时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及政局变化的影响和制约 ,显示出与清末教育立法不同的显著特色。它对中国现代教育的推进与巩固 ,起过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民国初期,设立女子职业学校被视为谋女子自立和经济独立、获得最终解放的前提条件.作为当时一种十分引人注目的教育形式,女子职业学校虽然存在着数量过少、质量低下、所设科目过于狭窄等问题,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冲击了传统教育观念,极大地促进了妇女解放.  相似文献   

9.
刘博 《安康学院学报》2013,(6):109-111,118
社会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文化领域。民国前期,高等教育的变革贯穿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它加快了民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进程。同时,高等教育发展进步更是促使了整个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其它社会领域的变化。本文阐述了民国前期高等教育发展演变的历程,探讨了其对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女子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政府和有志之士的倡导下,从清末的女子实业学堂缓慢地发展成为民国时期的专门女子职业学校,学校数量逐渐增多,其体系逐渐完善。女子职业教育在动荡的政治和窘迫的经济背景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封建礼教统治下,女子没有户外活动的自由,体育娱乐活动更无从谈起。随着西俗东渐,民国时期,西式“高尚的娱乐”活动如溜冰、台球、网球、高尔夫球等休闲娱乐方式,逐渐为都市女子接纳。女性开始真正体味世俗社会鲜活的休闲生活,并日渐关注自己的心理感受和精神需求,自身意识开始觉醒。  相似文献   

12.
清末尤其是民国前期,传统司法以欧日体制为蓝本,开始近代转型。在刑事诉讼法制领域,确立起检察公诉、四级三审、言词辩护等新式制度。此一时期刑诉法制建设,涤荡封建法制残余,用心采纳欧日各国先进诉讼原则,其所定刑事诉讼程序,已大异于封建时代的旧法,彰显出融入世界先进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民国肇始,司法界逐步认识到法官能否独立行使审判权,是司法独立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观念下,北京政府在为收回领事裁判权而实行的司法改革中,逐步构建了近代的法官独立审判制度。从民初一些个案中,彰显出民国前期法官不畏强权,追求司法独立,坚持独立审判的法治精神。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法官独立审判制度未能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性别平等是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来说,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公平还是没有完全实现的。女性教育一直在发展,这也是我们国家教育不断取得进步的一种表现。希望通过对民国时期一小段时期的广州西关一带的女子教育的意义研究来重证女子接受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也希望社会各界能脱离传统文化性别偏见和社会性别偏见,能客观平等看待女子接受教育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5.
民国前期学制经历了从壬子一癸丑学制到壬戌学制的演变.是顺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变革的要求并为之服务的产物。同时,它们在在总结我国既往教育经验和引进西方学制的基础上,逐渐协调处理好教育内部诸因素如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教育阶段与儿童年龄分期、教学内容中的中学与西学之间的关系,基本完成了我国近代化学制建设的任务,推动了我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它们也存在学制设计过于超前、依附发展痕迹明显、学分制走样变形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16.
民国女子教育从整体上已经完全脱离旧式女子家庭教育的藩篱,吸收了西方教育因素,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学校教育。女子教育在民国时期逐渐实现了单轨制,虽然无论从数量上、规模上还是一股很小的力量,但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实现了小范围的男女教育平等。虽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研究在此期间女子教育状态,不难发现,这种平等是非常有限的。  相似文献   

17.
民国中期,由于政府的重视,革命根据地和国统区的成人女子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表现为在教育政策与规章上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教育目的强调培养职业女性;教育对象平民化;教育内容上重视德育;办学形式与办学类型多元化。在政府与职业教育家的努力下成人女子职业教育逐渐走向规范化、规模化。但与此同时,在成人女子职业教育中还存在专业设置受限、就业困难、受教育人数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蒙台梭利教育法于1913年传入我国,而后在民国前期的十几年中得到了快速传播和发展。结合我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特点,本文就这一时期蒙台梭利教育法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女子社团是清末民初不可忽视的一种社会力量。它是由当时先进的女知识群体组建的社团,它的兴起是中国妇女觉醒的标志。先进的女知识分子受到当时经济、政治以及国外先进思想的影响纷纷组建团体以争取女性解放。因此,女子社团的兴起是各种社会力量合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民国前期(1918-1930)山西义务教育发展迅速,普及率很高.促成山西义务教育繁荣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外因包括统治者对义务教育的重视、山西政局的稳定、得力的政治举措.内因包括义务教育规程切实可行和重视义务教育师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