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德国frommann-holzboog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荷尔德林书目),是与诗人荷尔德林(Holderlin,1770-1843)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位诗人在生前生后沉寂了百余年之后,在德国诗坛声名大振,独占鳖头,赢得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和崇拜者。鉴此,符兰腾堡州立图书馆在1941年创建了“荷尔德林档案馆”,并在馆藏书目与新征集到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于1953年出版了它自编的第一部(荷尔德林书目)。该书目后由MariaKohlr续编,陆续刊登在(荷尔德林年鉴)上。(国际荷尔德林书目)是在这几个(书目)的基础上扩充修订的。之所以被称为“国际”,…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被人们称为“哲学家中的哲学家”。这位出生于德国麦氏教堂镇的哲学家,他所思考和讨论的主题是“存在”,还有一个重要主题就是“诗意”,由此完整地确立了他的存在哲学。关于存在的“诗意”,这一思想主要在《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一文中提出和给予了论证。摆脱“烦恼的在世”之途何在据传记学者的研究,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诗,是海德格尔所独爱的研究课题之一。作为先辈,诗人荷尔德林是海德格尔的同乡。这位诗人与享誉世界的德国大哲  相似文献   

3.
张曼玲 《世界文化》2007,(11):34-36
悲惨、血腥、残暴,抑或疯狂?读罢《桑松-刽子手世家传奇(1688—1847)》一书,不由得人们要发出如此的感慨。历史的巧合或是机缘,使得桑松家族走上了以刽子手为职业的道路,而在七代人之后,又戏剧性地终结了这个家族的不幸命运。  相似文献   

4.
当代奥地利重要作家阿诺·盖格(Arno Geiger)于2011年出版的自传体小说《流亡中的老国王》获得了同年由德国安养及止痛协会颁发的荣誉奖(媒体及公众工作范畴)。盖格于1968年出生,是当代著名德语作家,代表作有《我们过得很好》《别忘记安娜》《关于莎莉的一切》。曾获2005年的德国图书奖、2011年的阿登纳基金会文学奖及荷尔德林奖等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5.
胡继华 《中国文化》2014,(2):160-179
1795年,荷尔德林开启了其诗哲生涯。受席勒耳提面命,青年诗人濡化浸润于“哀歌”灵氛之中。自命为“自然之友”,面对伤风败俗的社会,哀婉人性不复圆满,痛感世界不再令人着迷,席勒长吁短叹,悲情润笔,催生出浩叹《哀歌》,后将之更名为《散步》(Der Spaziergang)。  相似文献   

6.
40剧情:雷夫和丹尼生长在同一个农场,有着相同的梦想——驾驶飞机翱翔蓝天。十多年后,他们一起参加美国空军,实现了儿时的愿望。在一次例行体验中,雷夫结识了美丽动人的女护士伊芙琳,两人很快坠入爱河。时值1941年,英国遭受纳粹疯狂袭击,请求美国空军部队的援助。得知消息,雷夫自告奋勇地加入到援助英国的欧洲战场。谁知道,痴心的伊芙琳等来的却是雷夫阵亡的噩耗。丹尼和伊芙琳被同时安排在珍珠港美海空军基地,丹尼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几个月后,伊芙琳终于也在丹尼的真情面前拨动了自己的心弦。生活就是这样捉弄…  相似文献   

7.
最近疯狂迷恋上了巴西作家保罗·科埃略的作品,陆续读了他的《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我坐在帕德拉河畔哭泣》、《第五座山》,而后竟然神奇地在图书馆几乎发霉的旧书架上偶遇这本《韦罗妮卡决定去死》,虽然是同一作家的作品,但这个书名一直让我考虑要不要去读,看来书名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阅读。但这样的偶遇让我决定放下心中对“去死”这样一个书名的耿耿于怀,  相似文献   

8.
正《情人》因着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传奇而风靡世界,年届七十的杜拉斯用疯狂恣肆的文字抒写着关于记忆与遗忘、距离与背弃、苍凉与激情,以及在黑暗中阅读与爱恋的种种。小说面世7年后,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将这个故事搬上银幕。关系的突转:交易还是爱情脑海里常常浮现结尾这个镜头:年轻的少女站在西贡开往法国的轮船上,头上是越南男人才戴的毡帽,倚着栏杆,两眼含泪,看着岸上那辆黑色的房车,车里有她这辈子最  相似文献   

9.
前几年,追求瘦的风气几乎把整个世界都给毁了,连男人都不能幸免。皮包骨头的女孩子成为偶像,女孩子们疯狂节食,导致年轻人患厌食症、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被摆在美国总统的议程当中。这就是流行在发疯,不过好在它还是比较适可而止的,现在人们惊喜地大叫:“性感风终于回来了!”  相似文献   

10.
<正>沃尔夫冈·波尔歇特是德国战后"废墟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于1921年5月20日出生于汉堡,父亲是一所公立学校的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乡土诗人。十五岁时,他创作的诗歌就被刊登在《汉堡报》上。然而这些诗歌并不能真正体现波尔歇特的原创性,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模仿荷尔德林、里尔克以及后来被排斥的表现主义作家的作品。1938年上完七年级后波尔歇特  相似文献   

11.
赵玫 《世界文化》2014,(8):20-22
离开Graceland时心情忧郁,觉得这时候才真正懂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至今怀恋猫王。据说当初迷恋猫王的多为女性,她们会疯狂到不远万里、不惜金钱,乘着飞机到处追随着奥维斯的身影。她们一场又一场地去听奥维斯的歌。她们不愿意错过任何一次猫王的演唱。她们认为奥维斯是世间最英俊也最性感的男人,奥维斯是她们心中的偶像,梦中的情人。她们为他发狂,为他痛苦,疯狂时,甚至把自己的胸罩、短裤扔在猫王演唱的舞台上。她们在台下高声喊叫着,期望奥维斯能听到她们深情的呼唤。  相似文献   

12.
正"贝尔塔基出狱了!""天赋惊人的贝尔塔基又要来搅和鱼龙混杂的艺术圈了吗?""天哪!他又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情来呢?"是的,贝尔塔基出狱了,听到这个消息,全世界的艺术圈都颤动了。欧洲的艺术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没有听说过贝尔塔基,那说明你还不够富有;如果你害怕贝尔塔基,那说明你还有点闲钱。"艺术圈里的人提起"贝尔塔基"这个名字会笑着摇摇头。那是一种暧昧的微笑,笑里隐藏着淡淡的喜爱。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画伪作,他最大。  相似文献   

13.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小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绘画,单是这疯狂偏执的妙语,就足以概括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中国的犀牛角杯和镀金罗汉不被看好,国际藏家对之曾嗤之以鼻,但近年海外疯狂的中国艺术品炒作,尤其大量中国本土藏家收购海外流失的国宝,中国古董艺术品开始被国际藏家看好。如2007年3月19日在纽约举行的亚洲拍卖周上,一只经雕刻成形的稀有犀牛角杯被国际藏家看好,竟然拍出180万美元的天价:而另一件中国明代的镀金佛像,拍价高达4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5.
雷鸣 《世界文化》2006,(10):51-51
足球,号称世界第一运动,在德国点燃的第十八届世界杯战火,将再次令全球亿万球迷为之疯狂。每届世界杯都踢进了方寸中,各种足球邮票设计精美,异彩纷呈,这些邮票记载着足球的发展历史。在足球杯赛期间,观赏古老的足球邮票可回顾历史,其中有些方寸之间曾发生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趣闻。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王尧一、历史的回顾抗日战争(1937-1945),日本侵略者残酷贪婪、疯狂罪恶的行性激起全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昂扬,民族的危难,国家的存亡,唤起了全国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奋发斗志、共赴国难、救亡图存。当时流行的口号、歌曲反映...  相似文献   

17.
沸腾的越南     
正许是因为越南长长的海岸线,或者越南人普遍矮小,又或是越南奥黛(越南国服,类似旗袍)女人的飘逸柔美??越南游之前,对这个国土狭长的小国有种莫名其妙的刻板印象,觉得越南人(尤其女人)大多轻声细语,柔情似水。而从越南首都河内一路南下,经三古、峰牙、顺化、会安、芽庄、大叻、潘切、芹苴,直到越南第一大城市胡志明市(西贡),饱览青山绿水、奇石幽洞与秀美田园风光的同时,更一路惊讶于越南人的疯狂与激情。疯狂的庆祝活动一到河内,即刻陷入全民大狂欢中,深切感受到越南人的爱国激情。曲曲弯弯的河内老城36行街,到处可见路边小摊、咖啡馆和商场内一群群围着电视机的当  相似文献   

18.
《修路者》     
在这幅画中我们看到,道路的中央已被挖开,粗大的树干和枝条以及一堆堆火红的红叶显示出大自然的威力。人们熟悉的小路似乎蒙上了一层世界末日的景象。在这狭小的空间里,树木被画得异常粗大,树的枝条疯狂地向上伸展.宛如倒挂的树根插入火焰中。  相似文献   

19.
杨柳 《世界文化》2007,(9):25-26
提到贼,人们不禁想起那些偷人钱物,贼眉鼠眼的角色,但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却存在着这样的贼,他们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还会让人产生羡慕之情,这些贼既是电影中的“雅贼”。他们从社会角落一跃而成为电影中的“英雄”。更是有许多大牌明星,争先恐后,抢着“做贼”。2006年一部小成本制作的中国影片《疯狂的石头》票房收入超过一千五百多万元,  相似文献   

20.
杨柳 《世界文化》2007,(9):25-26
提到贼,人们不禁想起那些偷人钱物,贼眉鼠眼的角色,但在电影的虚拟世界中却存在着这样的贼,他们在给人们带来愉悦的同时,还会让人产生羡慕之情,这些贼既是电影中的“雅贼”。他们从社会角落一跃而成为电影中的“英雄”。更是有许多大牌明星,争先恐后,抢着“做贼”。2006年一部小成本制作的中国影片《疯狂的石头》票房收入超过一千五百多万元,[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