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纵观20世纪中国文学,现实主义的主流意识始终居其要位。作为主流意识的现实主义文学,是在中国古典传统现实主义,欧州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前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三大理论的渊源流变与整合中,构筑了其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19世纪中期,达到了它的繁盛时期。那时,它是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在西方文坛上独领风骚。到了19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实主义文学退出了它的主流地位,西方文坛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那么,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中,现实主义究竟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与19世纪的现实主义相  相似文献   

3.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在各种思潮并存的情况下始终以现实主义为主流直至今天,本文试从贯通现当代文学的角度,对其中涉及的现实主义自身本质特性、文学发展规律、其他思潮的弱势、20世纪中国社会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4.
“文革”之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先后成为新时期文学主潮,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比较而言,现实主义主要承担了文学的启蒙意识,现代主义则致力于审美形式建构.90年代之后,在市场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新时期文学迅速走向分化,呈现出无主潮的多元共生格局。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实主义话剧主流的形成,不仅受到西方外向型戏剧的影响,更接受了西方内向型戏剧的影响。西方内向型戏剧既促使中国现实主义话剧迅速走向成熟和繁荣,真正确立了话剧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又促进了中国现实主义话剧风格多样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虽然中国现代现实主义主流文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哲学基础的,但纵观整个五四文学,却是以西方现代非理性的人本主义哲学为其主要哲学基础的。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给中国现代文学以感时、忧国、反抗、革命的特有品格的话,那么,西方现代人本主义哲学则赋予五四文学家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加深拓展了五四文学对人和人生全面反思的主题意义,更新了五四文学的审美观念,丰富了五四文学的艺术技巧,从而激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生命活力,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文革”之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先后成为新时期文学主潮,充分体现了“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比较而言,现实主义主要承担了文学的启蒙意识,现代主义则致力于审美形式建构。90年代之后,在市场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新时期文学迅速走向文化,呈现出无主潮的多元共性格局。  相似文献   

8.
世纪末文学呈现出十分复杂纷繁的现象,评论界给予了极大地关注和讨论,评价褒贬不一。通过对主要的文学现象进行透视和分析,对当前文学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作出了描述和评估,在当前文学多元并存的格局中,现实主义文学仍然是我国文学的主流,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一个跨世纪的社会主义文学将出现光辉灿烂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生生不息的现实主义张亚军在我国漫长的文学发展历程中,现实主义始终是文学创作的主流原则。建国以来,现实主义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走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但结果表明:每当现实主义受到冲击,文学便会出现衰落和停滞;而每当现实主义为我们提倡并正确理解,文学就发展繁荣...  相似文献   

10.
考察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需要在广泛汲取多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确定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内涵;以此为逻辑起点,运用整体性方法即时代生活进程、民族文学传统和世界文学格局的宏大尺度,概括出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脉络;再根据马恩的现实主义理论对各个发展阶段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理论主张、创作成果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概念和定义的出现,不仅是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的一件大事,而且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中国文学的观念、理论批评和创作,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纵观“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文坛近70年的理论行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文学在自身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它的接受和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中国文学为认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实质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是检测中国文学和俄苏文学关系的一张晴雨表,并从特定层面显示出20世纪中国文学自身演变发展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2.
研究现实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历史源头应追溯至“五四”新文化运动,在中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的是陈独秀.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和思想家.文学研究会的首席理论批评家沈雁冰为现实主义在中国的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论文论述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中的几个问题:作为中国当代文学主体形态的大陆文学;大陆和台港澳文学的共生和互动;政治制约、宏大叙事和现实主义精神。进而指出,对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和赞颂,是其主题;家国情怀、宏大叙事是其重要的叙事范型;目的引导性所造成的理念先行与现实主义的博弈,构成政治与文学关系的内在纠葛,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则形成了既冲突又互补的格局;大陆和台港澳文学,同源共生,递进互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4.
试论左翼文学关于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学创作方法理论的探索,是在翼学建设的一项重要而艰难的工作,率先提出的“新写实主义”只是旧现实主义的写实方法和无产阶级世界观的机械结合,而依附其上的“革命的浪漫谛克”,实质上是“流漫的极左主义”,随后提出的“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初步纠正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开始拨正了现实主义学的方向,“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最后的独尊坛,既推动了左翼学的发展,同时也给中国新学带来严重的后遗症。  相似文献   

15.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主要的批评话语。现实主义批评话语首先作为一种科学话语产生于民族国家的认同中,它表现为从科学话语的自然主义到文学话语的现实主义,从民族国家到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过程。而一旦确立,现实主义批评话语就以一种遗忘的方式在重叙文学史中改写了与民族国家的关系,进而为获得后来的强势话语地位敞开了自身。  相似文献   

16.
现代主义是80年代中国当代文坛的重要文学思潮,其表现形态丰富复杂。在小说创作中主要有象征主义、荒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等,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次重要收获。  相似文献   

17.
《女勇士》是美国当代女作家汤婷婷的成名作,讲述了几位女性的经历,1976年面世后引起了轰动,分析其成功因素,诸如中国文化背景的作用及其影响,中西方文化的充分交融,女权主义、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与文化移植、美国文学的民族性等,以利于了解中西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文学创作,其表现形式、艺术风格、象征主义运用等都大胆采用和借鉴外国文学创作手法,奠定了我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基石,是坚持“拿来主义”思想的光辉实践。  相似文献   

19.
"新写实"是1990年代初期最为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一思潮的发生仍缺乏充分的研究。文章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心理及中国文化传统的大背景等几个因素入手,详细的阐述与论证了"新写实"思潮发生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从文学影响的角度对其意义和局限性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