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锦囊贮诗中唐诗人李贺,其人纤瘦,但作诗异常刻苦,常清晨骑弱马,一小奴背破锦囊相随,边行边吟,每得佳句,即写下投于囊中。日暮归家后,取出诗句,构成全篇。除有重大事故外,日日如此。其母使婢女检讨锦囊,见所书诗句甚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已耳。”后人称好诗为“锦囊佳句”者本此。2.酒脯祭诗  相似文献   

2.
李贺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写了大量的诗歌,其中很多名篇佳作,至今仍脍炙人口。据载,李贺为了搜集创作素材,经常早晨骑驴出门,背着旧锦囊,到处游历,观察生活。每当他触景生情,偶有所得时,便立即把涌入脑中的诗句记在纸条上,然后投入锦囊中。到傍晚回家时,锦囊中的纸条总是装得满满的。晚饭后,李贺就研墨叠纸,写下新奇瑰丽的诗篇。  相似文献   

3.
王勃打腹稿,不是坐在案前,而是躺在床上,仰面朝天,把被子蒙过头顶。李贺作诗,不是漫步在花前月下,而是骑在驴背之上,一有佳句,便立即写下,投入锦囊之中。鲁迅常在夜间写作,夜深人静,独处一室,思想最易集中。  相似文献   

4.
清代诗人、画家郑板桥对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隔靴搔痒:在靴子外面搔痒,比喻说话作文没能抓住要害,不解决问题。入木三分:比喻文章写得深刻。意思是,文章写得不深刻,就像隔靴搔痒似的,赞美我也没有什么益处;要是写得深刻,即使骂我也是很好的。  相似文献   

5.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不会不注意“锦囊”这个名目。锦囊几乎成为诸葛亮的专用品,盛笺纸,授妙策,用的就是“锦囊”。唐代大诗人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诗云:“我有锦囊诀,可以持吾身。”锦囊诀,谓妙诀也,亦即妙计。囊中有此,看来还是相宜的。但是,既是锦制的囊,自不限于一种用途。唐人李贺的锦囊,就别有所用。李商隐《李贺小传):“每旦日,出与诸公游……骑駏驢(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囊中所储者,当为诗句材料。  相似文献   

6.
陶宗仪的树叶笔记元代有个文学家,名叫陶宗仪。他的“文才”是平时积累来的。据说他曾当了个小官,但常常在农田里干活,干累了,就靠在树边休息,只要想起、听到、看到什么好诗句、好材料,就立即摘下身边树上比较阔大的树叶,记在上面,回家就放进一个罐子里。就这样,年复一年的,竟积下了十几罐树叶。后来他把树叶倒出来,作了仔细的修改和整理,抄录成三十卷,这就是“积叶成章”的《南村辍耕录》。李贺的锦囊笔记唐朝著名诗人李贺7岁就能即席赋诗。据说为了收集创作素材,李贺经常是天没破晓就出门,他身上背个破旧锦囊,骑着小毛驴…  相似文献   

7.
唐朝诗人李贺创作诗歌有他的锦囊,如今,在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能不能也给学生一个锦囊呢?我的回答是:能。这个锦囊就是我们把作文日记化,用日记来训练学生的写作。  相似文献   

8.
几乎在每个时刻、每个地方,生活都在向我们展示着鲜活的语言,只不过,我们对此常常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罢了。提到学习语言,人们总以为,那是语文课堂的事。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有了根。”唐朝的李贺只活了27岁,却能成为一代大诗人,这跟他十分注意向生活学习语言有关,李商隐在《李长吉小传》(李贺字长吉)中写道:“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它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复省。”李贺骑驴觅诗的故事给我这样一个想法:我们能否指导学生.像李贺一样从生活中学习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李贺是我国中唐时期著名的青年诗人。他在自己短促的一生中,呕心沥血地创作了不少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比较好的优秀诗篇。这些诗篇,运用多种艺术手法,特别是大量运用比、兴两法,造成瑰丽谲怪的艺术境界,抒写他对中唐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内心忧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兴两法起源很早。《诗经》中已经大量存在。后世有成就的诗人一直把这两种手法作为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加以继承和发展。李贺诗歌是以运用比、兴手法著称的。  相似文献   

10.
李贺的时代 一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李贺诗很值得一读”。那么,李贺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诗为什么很值得一读?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问题。 李贺,字长吉,河南昌谷(今宜阳县)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七九一),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八一七)。他的寿考不长,只活了二十七岁;他留下来的篇什也不多,不过二百多篇。然而李贺的诗名却可以和一些大诗人并列在一起而无愧色。北宋时宋祁评唐人诗  相似文献   

11.
栋梁 《初中生》2015,(34):30-33
一 东晋时期的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习,染黑了池水.后来在更换写字的木板时,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这就是成语“入木三分”的由来.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和议论深刻. 王羲之一生最好的书法,首推《兰亭集序》.那是他中年时的作品.东晋有一个风俗,在每年阴历的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玩,以消除不祥,这叫做“修禊”.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在兰亭河边修禊.大家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相似文献   

12.
李贺(790—816)是中唐诗坛一位早天的天才。他遗留下来的二百四十多首诗歌,政治上具有进步倾向;艺术上更是别树一帜。这些诗,想象丰富、奇特,构思新颖、精巧,语言瑰丽、警策,调高气峻,色彩浓艳,体现了诗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本文拟就李贺诗中的比喻手法以及运用这一修辞手法的特色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1)他馋得像猫! (2)他馋得像检查团! 句(1)用了比喻,这是确定无疑的。句(2)是不是也用了比喻呢?从表面的形式看,句(2)与句(1)一样,都具备明喻的表现形式:甲像乙,“甲”是本体,“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所以,似乎可以回答说:也用了比喻。其实不然,这样的回答是错误的。句(2)不是比喻句,人们知道,构成比喻的条件,除了被比喻物与比喻物必须在某一点上极其相似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要求,就是“被比喻物和比喻物必须是两个本质不同的事物”(见胡裕树等主编《汉语语法修辞词典》)。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必须在整体上彼此截然不同,不是同类事物。如果两个事物属类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那么即使它们靠了“像”这样的比喻词(当然实际上不能称之谓比喻词的)得以联系起来,整个句子也不能算是比喻句。  相似文献   

14.
中唐诗坛群星璀璨 ,李贺以其呕心沥血创作的不朽诗歌而一枝独秀。他的诗想象丰富 ,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借代、拟人等修辞手法 ,塑造的个性非常鲜明 ,刻画的意境虚幻荒诞 ,人称“昌谷体”。自南宋迄今 ,注释和评点李贺诗集的成果很多。南宋吴正子的《李长吉诗笺注》是最早的注释本 ,宋末元初刘辰翁率先评点了李贺诗。明清时 ,李贺诗集的评点、笺注更是进入了繁荣期 ,其中以清代王琦的《李长吉歌诗汇解》最有代表性。解放后 ,叶葱奇疏注的《李贺诗集》最为引人注目。历代李贺诗注本虽多 ,但多为旧注 ,即便叶葱奇所著也十之六七为旧注 ,新注仅…  相似文献   

15.
呕心沥血     
李贺自幼便才华横溢,极具天赋,十多岁便名扬文坛。他的诗奇特瑰丽,因此被后人称为“诗鬼”。“天若有情天亦老”、“雄鸡一叫天下白”这些著名的诗句都是出自唐朝诗人李贺之笔。李贺本是李唐王朝的远支族亲,但家世早在他出生以前就开始没落了。他一直希望朝廷能重用他,但他始终  相似文献   

16.
“李贺诗集”卷二《感讽五首》之二诗有二句曰:“寒食摇扬天,愤景长肃杀”,我翻过古代许多版本的“李贺诗集”,此处“摇扬”二字之“扬”,皆作提手旁之“扬”,无作“木”旁之“杨”者,但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四库全书本《昌谷集》、清姚文燮注本《昌谷集》此处却作“垂杨”.“李贺诗集”卷四有《新夏歌》一首,篇末二句曰:“三月摇杨入河道,天浓地浓柳梳扫”,其中“摇杨”之“杨”,许多版本都作“木”旁之“杨”,但也有个别的版本如《锦囊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此处则作提手旁之“扬”.李贺诗这两处之“摇杨(扬)”,作“垂杨”和尚有作“摇漾”者暂不论.而以《感讽诗》作“摇扬”和《新夏歌》作“摇杨”者居多(如《协律钩玄》、光绪四年宏达堂开雕本的《李昌谷诗注》,也有《感讽诗》和《新夏歌》皆作“摇扬”者,(如吴汝纶评注本《李长吉诗集》,《全唐诗》之李贺诗集)还有人认为这两处皆应作“摇杨”者(如今人刘衍《李贺诗校笺证异》.①)应以何者为长呢?虽一笔之差,却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含义迥别,不可不辨.  相似文献   

17.
A little与A bit     
这两个词都意为“一点儿”,有时可以互相换用,有时却不能。现将它们的异同及其用法介绍如下。 一、两者可以相互替换 1.用作副词修饰形容词、副词和比较级。例如: (1)I'm a little(a bit)tired. 我有点累了。 (2)I got up a little(a bit)earlier than he. 我比他起得早一点儿。  相似文献   

18.
猪八戒从西天取经回来后,一心想呆在家里修身养性,颐(yí)养天年。这天,闲暇无事,听说离家不远处,有座比喻城,里面有许多奇花异草、珍禽怪兽,都是西天路上没有见到过的。受好奇心的驱使,他独自一人,信步来到比喻城下。正当他大步流星要迈进城门时,被门卫一把拦住,说:“别急,请看一看城门口的布告。”八戒停下脚步,只见布告上写着:凡欲进城者,须说一比喻句。猪八戒一想,这可难不倒我,最近我读到过这方面的书,对比喻略知一二,便对门卫说:“你长得像我一样。”门卫一听火了起来:“你这人生得呆头呆脑、拱嘴大耳,难看得很,怎么说‘你长得像我一…  相似文献   

19.
制作过程:1.选择肉色纸卷成筒状粘牢,作头部(如图1)。2.选择灰色纸卷成筒状粘牢,作帽子。将上  相似文献   

20.
李贺的锦囊     
李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的诗以丰富的想像力和新颖诡异的语言,表现出幽奇神秘的意境,所以后人常称他为“诗鬼”。他笔下的“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至今传诵不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