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柳哲 《寻根》2006,(1):124-125
笔者最近在翻阅民国年间刊行的安徽岳西《潜阳柳氏宗谱》时,惊喜地发现了柳宗元为《河东柳氏束谱》所作的谱序《谱牒论》。  相似文献   

2.
卞孝萱 《寻根》2006,(2):122-123
本刊2006年第一期刊登了柳哲先生的《柳宗元佚文〈谱牒论〉》一文,文章刊出后引起了学界的注意,有些学者经过考证.认为此文系伪作。我们现选登著名学者卞孝萱先生的来信.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下是卞先生的来信。[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论语注>是郑玄晚年之作,他以<张侯论>为底本,校之以<古论>而为之注.自晋至唐,盛于一时.五代以后,该书逐渐亡佚.南宋以后,则连残本也见不到了.为了恢复郑玄<论语注>的原貌,自南宋王应麟始,惠栋、马国翰等人先后据前人所引之断章残句加以辑佚.20世纪以来,敦煌、吐鲁番地区先后出土了多件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为研究郑玄<论语注>提供了颇具史料价值的物证.<论语注>的注释特色是"以古学为宗",注重对<论语>字词的释义注音;同时也"兼采今学以附益其义",注重对经文的微言大义的阐发,成为会通今古学以释<论语>的代表作,在<论语>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方"义新解     
<论语·先进>"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中"方"字的训释古今分歧很大,其意义类别主要有道义、礼法、谋略等,具体训释在十种以上.从<论语>关于"义"的内涵体系、子路在<论语>中表现出的对"义"的认识和行为、文章语境、"方"的词义发展四个方面看,"方"应解为"侠义".  相似文献   

5.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张邦炜先生从1962年发表<论宋代的官田>一文以来,迄今已在宋史领域艰辛耕耘了40多个寒暑.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的<宋代婚姻家族史论集>(以下简称<史论>)是其自选集之一.<史论>收录论文21篇,大致分为婚姻、妇女、家族、皇族四个部分,凡35.5万言.<史论>一书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作者从事宋史研究的轨迹.通读全书,我们认为张先生研治宋史至少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6.
卞孝萱 《寻根》2009,(2):114-118
《泾川柳氏宗谱》柳耽序是伪作 嘉庆丙子(嘉庆二十一年,即1816年)纂修的《泾川柳氏宗谱》卷首载《宗元公谱牒论》、《玭公原序》。针对前者,我已考证其为伪作;今再撰文,揭示后者亦系赝品。  相似文献   

7.
李京华 《寻根》2004,(3):36-41
<寻根>在1999年第3期曾刊登过我的<一鼎三鼎和九鼎>一文,是就鼎及与鼎直接相关问题论鼎的,下限仅到夏代的禹铸九鼎.本文则是从"文明"角度谈鼎,下限延伸到了商代.  相似文献   

8.
戴圣芳 《寻根》2006,(3):111-115
作为记录宗族活动的重要文献之一,徽州的谱牒可谓汗牛充栋,浩若烟海:既有地域性的名门望族谱牒,也有跨地域的单姓望族的统宗谱,至于各类房派支系的谱牒,更是数量众多.  相似文献   

9.
如皋冒氏得姓本末辨兼论定居中原之蒙古族的来源冒舒一如皋冒氏在我国早期的谱牒学名著《元和姓纂》和通行的《百家姓》中并无著录。直到明嘉靖时凌迪知的《万姓通谱》和万历年间夏树芳的《奇姓通》两书问世,才开始出现冒氏,列为“奇姓”之一。冒氏始祖致中(东林),元...  相似文献   

10.
"七史"辨误     
近读张玉春先生<史记版本研究>,发现其引用<玉海>一则材料时,没有正确理解所引内容,误以为材料中的"七史"包括<史记>在内,实则是指"嘉祐七史".众所周知,"嘉祐七史"指<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粱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后周书>五十卷、<北齐书>五十卷,与<史记>毫无瓜葛.由此可见,引用古籍不可不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