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有些时候我总是刻意去掩饰些什么,或许是因为人无完人吧。但有些时候,在一定的压力下,我不得不去掩饰些什么,表现些什么,这或许是因为"适应"吧。可是,当F1压大于F2时,我才发现,我只是被动地做了几个别人认为很叛逆的行为,这些行为已经伤及了关心我的老师、同学、父母,还有我自己。  相似文献   

2.
有些时候总想刻意去掩饰些什么.或许是人无完人吧。但有些时候,在一定压力下,我不得不去表现些仆么.这或许是“适应”吧。可是,当压力大于实际时,我才发现,我只是被动地做了几个别人认为很叛逆的行为,这些行为已经伤及了关心我的老师、同学、父母.还有我自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有些时候我总是刻意去掩饰些什么,或许是因为人无完人吧。但有些时候,在一定的压力下,我不得不去掩饰些什么,表现些什么,这或许是因为“适应”吧。  相似文献   

4.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彷徨者。他从应试路上跌跌绊绊一路走来.身心俱疲.在严重的抑郁中歪打正着.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对人生.对教育的思考。然而.他似乎与应试有着不解之缘.身为人师.大环境中。他不由自主挥起了应试的教鞭。‘他不甘心.他想突围。于是.有了这篇呐喊般的“精神忏悔录”。  相似文献   

5.
林黛玉是一个叛逆者,但其叛逆不能和贾宝玉相提并论,林的叛逆,产生有偶然性,内涵有狭隘性,表现有脆弱性,其人生道路和心路历程,表现为一种从特立独行到内敛自抑,从诗化到俗化的曲折蜕变,归正,由于这种蜕变,归正,主因导源于她对爱的执著和爱的落实,故而这种蜕变,归正虽令人惋惜,却又情有可原。  相似文献   

6.
专题背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彷徨者,他从应试路上跌跌绊绊一路走来,身心俱疲,在严重的抑郁中歪打正着,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对人生、对教育的思考。然而,他似乎与应试有着不解之缘,身为人师,大环境中,他不由自主挥起了应试的教鞭。他不甘心,他想突围。于是,有了这篇呐喊般的“精神忏悔录“。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 ( Thom as Hardy, 1840—1928) 是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作为集中体现作家的人生观转变和艺术风格成熟的代表作, 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上的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一位勇敢的叛逆者。她敢于对抗世俗偏见,勇于追求自由、独立、平等。文章将从夏洛蒂·勃朗特与简·爱的关系,爱情与自由,妇女社会地位不平等,两位宗教人物对简的影响,妇女在性别上的歧视五个方面对简·爱这一人物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从鲁迅先生的小说中,阐述鲁迅先生探索知识分子问题的意义在哪里。  相似文献   

10.
《简.爱》在1848年的问世,轰动了整个文坛,它创造了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对爱情、生活、社会以及宗教都采取了独立自主、积极进取和敢于斗争、勇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作品表现了男权传统势力对女主人公的压抑、摧残,以及女主人公的抵制、抗争。可以说,妇女地位包含社会及家庭两个层面,社会地位(经济、政治、人际关系等等)向来为论者所关注,而对于家庭地位(执家权利、家务分工、感情状态,特别是性角色)则有所忽视。然而,这些内容恰恰准确地表现了妇女以追求心灵解放为核心的自身的平等、自由。  相似文献   

11.
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使其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有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但据我看来,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际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揉合了自己的想像,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完美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2.
这是我2010年第一次去正式回忆自己的过去。叛逆、任性、不听话、问题学生这些标签密密麻麻地扎在我身上,让我有种窒息的感觉。  相似文献   

13.
母爱的醇香     
2007年2月26日晴“静下心来,就可以闻到花香。”母亲常这样对我说,特别是当我骄傲或藐视穷人的时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出走     
佚名 《初中生》2009,(6):38-39
母亲第一次出走,是在我六岁那年。我五岁时,父亲煤气中毒,双耳血流如注,接连做了三次手术,家里欠下一屁股债,才将父亲从死神身边抢回来。父亲病愈后,身体虚弱,不能干重活。母亲对父亲说,她要出去打工。父亲不同意,但母亲还是走了。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政协记者会上,在谈到学校的教育模式和韩寒现象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认为,"韩寒不是教育体制的叛逆者"。"一个人的成才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只是方式之一。"钟秉林说。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也并不认同"叛逆者"之说。"从我做教育工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16.
尤三姐的故事虽然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但在全书中却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与尤二姐的故事一起深刻地揭露了封建贵族家庭中伦理道德的彻底崩溃和贵族子弟的极端的无耻堕落,尤其是让我们看到在贾府的围墙外,有一种新的人物、新的思潮的存在。这样。贾府里的封建叛逆者和丫头奴仆的反抗,就是整个社会阶级斗争的一部分,有着新的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7.
走出沉沦的叛逆者——郁达夫小说"零余者"形象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达夫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现代作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其小说的颓废描写上,而"零余者"形象作为郁达夫的重要创造却鲜有全面的阐述.本文试从特征、来源、出路、结论等几个方面对郁达夫笔下的"零余者"形象做初步的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母爱的权利     
刘仪 《教师博览》2007,(10):20-21
身为人母,母亲的确有自己的权利,这权利就是从细微之处,为自己的儿女着想。只是,这些权利,很多时候,都不曾被儿女们所理解。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水果     
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里,发生了这样一桩案子。一天中午,一个捡破烂的妇女,把捡来的破烂物品送到废品收购站卖掉后,骑着三轮车往回走,经过一条无人的小巷时,从小巷的拐角处,猛地窜出一个歹徒来。这歹徒手里拿着一把刀,他用刀抵住妇女的胸部,凶狠地命令妇女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妇女吓傻了,站在那儿一动不动。歹徒便开始搜身,他从妇女的衣袋里搜出一个塑料袋,塑料袋里包着一沓钞票。歹徒拿着那沓钞票,转身就走。这时那位妇女反应过来,立即扑上前去,劈手夺下了塑料袋。歹徒用刀对着妇女,作势要捅她,威胁她放手。妇女却双手紧紧地攥住盛钱的袋…  相似文献   

20.
张怀萍 《老年教育》2006,(10):32-32
有人说:母爱如水,温情细腻;父爱如山,深沉厚重。我们家却恰恰相反。在我的印象中,母亲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经常眉头紧锁,很是严厉,远不及父亲对我们细致。在我的记忆中,想搜寻母亲温柔的点滴,着实困难:从小到大,她重复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不读书永远没有出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