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虽说铅笔芯颜色与金属铅很相似,却与铅没有关系,它是用对人体无毒的石墨和黏土制成的。铅笔标号中,“H”表示笔芯硬,含黏土多。“B”表示笔芯软,含石墨多。“HB”是指笔芯的软硬适中。“H”前面的数字越大(如  相似文献   

2.
A.硬币和钢板尺。 B.电饭锅和电工钳。 C.滚珠轴承和扳手。 D.用橡胶制成的电工手套和电工靴。 6.下列估测接近实际值的是 A.你的体重约在80N至120N之间。 B.你生活所在县市的城区,冬天的平均气温在 一30℃左右。 C.你用力弹跳时,手能摸到的高度约为1 2田IYun左右。 D.一幢五层  相似文献   

3.
一、单项选择题 1.实验表明,磁铁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 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 2.两个完全相同的铁块座和B,如图1甲所示放置时,B被吸住掉不下来;如图1乙放置时,A不能被吸住而掉下来,此现象说明() AA、B都是磁体BA、B都不是磁体 cA是磁体,B不是磁体DA不是磁体,B是磁体 3.注意观察、善于发现,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敏锐的洞察力,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示下甲乙图1 A.电流具有热效应B.电流…  相似文献   

4.
梅杰群 《中学教研》2008,(4):F0003-F0003
如图1,将2枚相同大小的一元硬币A,B紧贴在一起,硬币A固定不动,硬币B的边缘紧贴硬币A并围绕硬币A作无滑动的旋转.当硬币B围绕硬币A旋转1周回到原来位置时,它围绕着自己的中心旋转的角度是360度的_倍.  相似文献   

5.
1.非典时期,人们常用的“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A.NaClB.NaClOC.双氧水D.苯酚2.下列物质可作为食品防腐剂的是()A.甲醛B.硼酸C.苯甲酸钠D.醋酸3.制造普通铅笔笔芯的物质是()A.铅B.铅粉和石墨粉混合物C.石墨粉D.石墨粉和粘土粉混合物4.碘酒和红药水是不能一起使用的,因为二者反应生成有毒的()A.I2B.AgIC.HgI2D.HI5.下列食品中,最易霉变产生黄曲霉素的是()A.苹果B.土豆C.花生D.猪肉6.现代体育运动会“火炬接力”中常用的火炬燃料是()A.汽油B.柴油C.丁烷D.重油和酒精7.能够做电视机荧光屏中荧光材料的物质是()A.BaSB.CuSC…  相似文献   

6.
1旋转的秘密如图所示,两枚同面值的硬币紧贴在一起。硬币B固定不动,硬币A的边缘紧贴B并围绕着B旋转。当A围绕着B旋转一周回到原来的位置  相似文献   

7.
1 浮沉子实验 浮沉子实验通常用来说明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A为玻璃容器,B为水,C为玻璃瓶浮沉子,D为浮沉子的空气柱,E为橡皮膜,R为被封闭的气体.  相似文献   

8.
材料:音乐卡(最好带发光二极管),两根带夹子的导线,电池,铜丝,钥匙,硬币,橡皮,木棒,塑料片. 制作过程:将带夹子的导线接入音乐卡的集成块中,并安装电池,如图所示. 检验较小的固体时,把要检验的物体与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要测量面值为一元的硬币的直径,下列测量方法中最好的是()A.用刻度尺直接多测几次硬币的直径,算出平均值B.将硬币放在直尺上直接读出硬币的直径C.用细线绕硬币一周,测出硬币的周长再算出直径D.用直尺和两块三角板配合进行测量2.甲、乙两人分别乘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某一时刻甲看见乙向东运动,路边树也向东运动,则甲的运动方向是()A.向东B.向西C.静止D.不能确定3.下列各种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最接近于1min的是()A.健康人的心脏跳动70次B.时钟的秒针转70圈C.健康人正常呼吸70次D.健康的中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跑7…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道实验练习题(见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组织编写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用书(必修)》第31页):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弹簧秤拉橡皮条,使其伸长到O点,现保持A弹簧秤的读数不变,而使夹角a减小,适当调整弹簧秤B的拉力大小和方向,可使O点保持不变,这时B弹簧秤的示数应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