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初中历史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会补充大量生动有趣的图片或文字材料,如果没有彰显教学立意,即使场面很热闹,其实学生没有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选择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史料,从认识升华中体现立意;选择富有生动细节描述的史料,从体验感知中体现立意;选择存在明显认知冲突的史料,从品读感悟中体现立意。通过史料彰显教学立意,不仅仅让史料有了生命,教学有了灵魂,更让课堂有了宽度、广度、深度与温度。  相似文献   

2.
细节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个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在初中七年级的教学中,发现很多初一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四羊方尊是饮酒器还是礼器。笔者通过研究四羊方尊资料发现,用一个数字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数字是“34.5kg”。有了这个数字,不需要解释,学生一会儿就都反应过来了,哈哈大笑,而且以后再也没有混淆过,这个就是细节。  相似文献   

3.
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教与学的主要应用平台。史料教学也不能排除教科书。笔者从实践出发,从取舍好教科书、整合好教科书、阅读好教科书和拓展好教科书四个方面出发,说明在史料教学中如何科学使用好教科书,以期优化课堂。  相似文献   

4.
5.
教学立意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围绕教学立意选取的核心史料,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任务的需要,同时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中历史教师应放手让学生搜集、分析、整理史料,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和学会用历史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史料是人们把握真实历史的客观依据和物质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掘史料的价值与功能:首先以史料为路,引入正题;其次,以史料为阶梯,巧妙突破课文的重、难点。同时引用和补充史料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本文以《解放战争》为例,研析课标,紧扣历史发展趋势,宏观建构;大胆取舍,围绕立意甄选史料,见微知著;授之以渔,提供角度拓展思维,以史明智,从如上三个角度阐释如何建构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  相似文献   

8.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本文以《解放战争》为例,研析课标,紧扣历史发展趋势,宏观建构;大胆取舍,围绕立意甄选史料,见微知著;授之以渔,提供角度拓展思维,以史明智,从如上三个角度阐释如何建构高中历史课教学立意。  相似文献   

9.
<正>初中历史课上如何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对于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来说,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却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提高课堂效率、改变课堂生态已成为课堂改革深水区的两大课题,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正是研究这两大课题的重要突破口。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倾听历史课堂片断:黑白图片,一帧帧缓缓地切换着,浑厚的声音在悲伤而沉重地讲述着南京大屠杀的过程……讲台下寂静无声,但学生们微红的眼眶、悲愤的神情已说  相似文献   

10.
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它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科学理论的观点和方法,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这就是说,如果教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对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充分的预设、并随着课堂的生成不断优化,就能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即让师生在短时间内获取良好的教学效益,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参加的省级公开课《改革开放》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谈想法。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参与性和探究性的背景下,史料教学的必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学工作者所认识并接受。它是推进新课程改革,改进传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能力,使历史发挥真正作用的需要,也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和认知需要。本文采用历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从新课程改革、历史学科本身的特点、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当前高考趋势等方面对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运用的必要性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确分析史料,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不同的史料有理有据地分析论证问题,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侧重点之一。文章以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为例,基于当前史料教学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探究批注式阅读在史料分析中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的实施,对于激发历史课堂活力,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史料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增强学习体验,是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探讨了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激活课堂的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立意教学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深度,指的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在深度解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所确定的课堂教学主题。而主题可以说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无论是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还是开展课堂评价等,主题都贯穿其中。《三顾茅庐》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收录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当中,本文就以这篇美学小品文为例,将立意教学内涵和作用作为切入点,论述了美学小品文多重立意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使学生在立意教学的带领下领略美学小品文的内涵,让语文教学更有成效性,从而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史料教学在高校历史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古代史中的王莽及王莽改制、党锢之祸等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史料教学的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历史课堂的史料选取上,不光要"高大上"地弘扬时代宏观气势,开拓学生的眼界,也要认真去挖掘跟教材有关的"乡土味"史料,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这样历史课上起来就没有那么枯燥了。这些史料的引入不但能使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还能让学生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得到普遍运用,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主要从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误区展开分析,积极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以期真正提高史料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颁布、近几年来文言文史料在升学考试中比重的增加以及培育初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观念的深入,文言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加突显。人教版历史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引用了23条文言文史料,大多来自古代典籍,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几个方面,难度适中。教科书中引入文言文史料对提升初中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授方式以及形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着诸如文言文史料内容失衡以及问题设置启发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乡土史料在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的几则巧妙运用,该运用所起的作用;运用反思存在的不足及造成不足的原因,今后运用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闫玉芬 《考试周刊》2011,(38):26-27
近几年高考历史中出现大量的图文材料题,提供新材料、新情境,设置新问题,考查考生获取、提炼有效信息及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和技能的实际运用,是新课程历史命题的突出特点。这个趋势无疑将对今后中学历史教学产生深远影响。教师要重视新材料、新场景题目的训练,加强学生史料分析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