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识张齐华老师,是在2016年牟平举行的"中华名师大讲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魅力课堂与教学风格展示活动"中。当时张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令全场听课老师时而掌声雷动,时而陷入沉思。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把这节课的数学思维推向纵深,课堂上特别注重让学生去思考、去讲为什么?真正体现了一名数学教师深厚的核心素养。比如:在讲到半径有多少条?让学生去探索寻找理由;每条都相等吗?让学生去讲为什么;直径有多少  相似文献   

2.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我们会发现:王崧舟老师和学生共同营造“诗意的课堂”;窦桂梅老师让学生用语言的直觉来触摸多彩的人文世界;孙双金老师着力采撷个性解读的艳丽花朵;于永正老师倡导为学生留下解读的空间;勒家彦老师鼓励学生品味缤纷而鲜活的语文生活。在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中都突出了品读的重要性,这也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要求。品读是架设在学生情感和作者情感之间的桥梁,只有品读才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其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中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在实际教学中笔者着力通过不同层次的品读,使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乐读书。  相似文献   

3.
最近,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徐州举行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观摩课",收获颇丰.其中,浙江省杭州市著名小学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练习课>异常精彩,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大师的风范.特别是他所创设的教学情境,犹如一场春雨,浸润着大家的心灵,悄无声息地引领学生经历一次又一次别开生面的思维之旅,既吸引了学生,也打动了老师.现摘录课上的两个教学片段,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4.
笔者有幸在一次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名师讲课,对杭州名师闫学老师执教的《伯牙绝弦》印象最深。《伯牙绝弦》是一篇只有77字的短小古文,讲述了俞伯牙破琴绝弦谢知音的故事。老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带领学生通过诵读思考、感悟交流,理解伯牙子期之间的情感历程,体会"真正的知音"的深刻内涵,并在  相似文献   

5.
一、缘起 2011年5月,苏州市名师共同体(1)组在张家港南丰小学举行“图形与几何”专题研讨活动,笔者有幸聆听了六位名师上的示范课及他们的说课。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钱坤南老师、顾建芳老师、李新老师对六节课作精彩的点评。专家们突出介绍动手操作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所起的重要作用,强调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教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的操作活动要建立在以前的经验基础上,  相似文献   

6.
最近,在"江苏省小学名校名师语文教学主题观摩研讨活动会"上聆听了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一课,再次感受了他让学生实实在在学语言的教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数学概念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但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名师潘小明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为我们提供了成功落实的示范.细细品味潘老师授课时的教学片段,可以发现他促进学生智慧生成的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8.
正有幸在"沪深小学英语教学论坛"上,见识了上海市小学英语名师朱浦和王珏两位老师的风采。尤其是名师与众不同的神韵,精益求精的教学艺术,特立独行的教学理念,让我如同享受了一场精神盛宴。加上观摩了街道小学英语"基于整体语言理念"的课堂教学比赛,让我对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一、研读教材,挖掘主题与话题之间的深层关系教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与标准。在单元整体设计  相似文献   

9.
在万州举办的"相约三峡平湖品味精彩课堂"全国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观摩活动中,笔者有幸听了张伟老师执教的《尊严》一课。教学中,张老师紧扣"尊严"这一主题,通过抓"对比和细节"解读课文。不过,有两处细节笔者不大赞同张老师的观点。其一,对课题"尊严"含义的理解。张老师对课题"尊严"的理解一方面是哈默因  相似文献   

10.
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朱国荣执教的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一课,准确把握了统计教学的根本内涵和要求,重点关注了统计观念的培养和对统计数据信息的解释与应用,让学生经历了折线统计图的"原创"过程.赏析这节课,给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朱老师用心打造了富有张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1.
正亲爱的老师同学们,由《快乐作文》编辑部主办的"心连心"名师义讲活动先后在河北省东光县新世纪学校、海兴县育红小学、青县树人学校举行。这次活动邀请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分别为三所学校的学生上了"写对话"、"关注细节"的作文观摩课,课后还为一千多位小学语文教师作了"目标意识过关意识"的作文教学报告。于老师的作文课堂,活泼、本真、轻松。站在和学生平等的角度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不知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2月23日,由广东省教育厅主办,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协办的"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罗定"在广东粤北山区的罗定市举行了系列活动,笔者对其中两节分别由当地实验小学雷老师和来自名师大讲堂"广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徐老师所执教的小学英语同课异构课感触颇深,根据教学设计的常规步骤,  相似文献   

13.
正大家都知道合作能够双赢,2005年我也尝到了合作带给我的甜蜜,与我所在的浙江省临海市临海小学的傅崇军老师、特级教师王金兰老师合作,成功地评上了临海市的名师。一、取经我想让更多的老师像我一样感受到合作的魅力,于是,我这个教科室主任就以"合作研修"为平台研究了起来。有一次,我在网上浏览,无意中发现了上海市宝山区团结小学的艺友式活动学习搞得很成功,那是以孩  相似文献   

14.
《新作文》2007,(4)
著名小学语文专家张田若先生曾这样评价特级教师于永正的教学:"阅读教学一定要把写挤进去。于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但挤了进去,而且挤得很巧。语文教学一定要解决写得少的问题,让写占有一席之地。""挤了进去"说明于老师重视了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确实让"写"占有一席之地;"挤得很巧"则说明于老师能够选准读与写的结合点,为学生提供新鲜的习作素材,指导具有艺术性。实施新课程以来,笔者听了许多名师的阅读观摩课,这些课十分重视学生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讲究"写"的艺术,为阅读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现撷取他们读写结合的几组精彩镜头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6月,《扬州晚报》曾经刊登一篇《民国教育杂志中的省立扬州实小》,这是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的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作者是从偶藏到的一批民国时期的《江苏省小学教师(半月刊)》中发现"扬州实小有一个名师团",文章列举了扬州中学附属实验小学有个教师们的学术团体"初等教育研究社",这个团体里出了一大批名师:刘百川、吴增芥、朱智贤、阴景曙、朱佐庭、杨骏如等。他们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一些课堂上,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些情形:学生起立后,边喊"老师好",边向教师行礼。可对学生的这一礼貌行为,有些为师者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一句"请坐",更有甚者则随便将手一挥——让师生间本来很能温暖人心的相互致礼环节变得索然无味。笔者听过不少节名师的课。在他们的课堂上均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重要任务。笔者曾到单县实验小学听过马永利老师的《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数学课,马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些做法很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 一、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体积”的概念,学生理解“占空间”很困难。上课时老师拿了一杯水和几块大小不等的石块,让学生认真观察老师  相似文献   

18.
吴丽平 《山东教育》2013,(Z1):62-63
金秋十月,在泰山脚下召开"山东省小学语文名师特色教学研讨会"。来自淄博的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孟强执教了《黄鹤楼送别》,其落实语言文字运用的"语串"教学,令人耳目一新。学生和听课教师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孟老师精心创设的唯美语境中,沉潜品味,久久难忘!  相似文献   

19.
仇素芹 《考试周刊》2014,(39):31-31
<正>我曾迷失于"对话"盛行的高效课,认为吹拉弹唱、棋琴书画、热热闹闹的课堂就是成功的课堂;认为采用"一读二读三读四读"的模式就能横行天下。最近举行的江苏省小学语文名师团送培活动在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徐徐落下帷幕,在众多名师中,常州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金磊老师执教的《珍珠鸟》让我受益良多。金老师的课堂令人如沐春风,让我认识了简单语文的内涵,深切感受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任务。一、彰显人性,让心走到一起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美育成为老师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小学语文课也成为了美育的重要载体,科任老师除了要在课堂中完成知识能力的教学外,还需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涵括的美,在课堂中渗透"美"的教学,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笔者结合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及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阐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