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国华 《历史档案》2007,(2):133-136,F0003
顾颉刚(1893-1980年),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他对古代史料的大胆怀疑,使他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由他发起的疑古辨伪运动,使对古史资料的批判利用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取社会史和观念史框架书写20世纪80年代中国公关史。中国现代公关事业诞生于以思想解放、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为主题的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由外而内、西学东渐"的发展路径。在20世纪80年代中前期"新启蒙"和经济改革的推动下,中国公关于引进和发展之初即形成了"全民热潮";而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期理想主义的贬抑和功利主义的泛滥,公关行业的发展出现脱轨和异化。本文基于对学界和业界30位奠基者、引领者的口述史访谈,清理了这个时期中国公共关系学术和实践发展的轮廓、主线和一些关键性细节,并试图在宏观时代语境和社会思潮中寻找其动因、结构和秩序。  相似文献   

3.
格里德尔是美国著名中国研究学者费正清和史华慈的学生,其专长就是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史。主要著作有《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及《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等。全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遗产;儒家批判;新文化运动;意识形态论战等。作者认为,不应该把中国现代史仅仅看成是我们所理解的"现代世界"背景中的一个外来的碎片,而应看作一种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传播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不是一部完整、科学、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的拓荒者、毕生致力于少数民族新闻研究的白润生教授这样强调.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档案事业史"获批立项,项目的总体架构是"三史一库":"三史"即《中国档案史》《中国档案管理史》《中国档案学史》,是项目研究的主干部分;"一库"即"中国档案事业史知识库"。"知识库"是为中国档案事业史研究搜集整理学术资料服务的,技术性强、涉及面广、数据量大,应该说是项目中难度较大的部分,由于参与人员多是初次涉猎这一领域,有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书籍抄写困难、制作成本高,且文化活动一直掌管于隶属于王室的史、巫、贞手中,因而产生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思想,而在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人士的主张之下,中国古代渐渐有了图书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7.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被认为具有"拯救美国"之功效的"揭发黑幕运动".对于这场由大众传媒唱主角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美国人编撰的新闻史均作了比较详细记载,而我们中国人编撰的几本有关"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著作和教材,只有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有所提及,他在论述普利策及其<世界报>同"社会大黑洞""进行不屈不饶地揭露与抗争"时说: "以后兴起的揭丑报道与揭丑记者,即所谓‘扒粪运动'与‘扒粪记者'也就源于此."[1]其他著作对此都没有提起过,仿佛美国新闻传播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这回事.  相似文献   

8.
《全国新书目》2011,(1):51-51
1、《20世纪中国历史学》本书以百年来中国史学中以史撰为传统的"新史学"和以史考为传统的"新汉学"的斗争和轮回为主线,对史学建设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加以考量评估。2、《中国艺术简史》本书以图文并茂、图文互补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中华民族艺术的发展线索及其艺术发展的规律,高容量的知识集合,全方位的介绍中国艺术发展的历程。3、《中国民俗概论》本书的主旨是以比较详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中国民俗"这个概念的基本构成因素及其大概的发展来历,资料丰富,又有深厚的学理分析,是一部读者面较广的  相似文献   

9.
一 在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上,从张季鸾到储安平,有一条脉络明晰的思想线索,即他们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报刊自由主义".自然,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张育仁先生就确认严复才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思想鼻祖",而胡伟希在他的<十字街头与塔>一书中,也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创者则是严复".[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张、储二人在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眼于顾颉刚先生的夏代史研究,企图厘清其在此问题上的前后变化,并辨明"古史辨"学者对夏代史究竟持何种意见。他在"古史辨"运动初期曾经相信"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但很快就放弃了此观点,而主要关注禹是否具有神性及其如何与尧舜发生联系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之交,他先后在中山大学、燕京大学讲授"中国上古史",为编写讲义开始系统研究夏代史,并与童书业合撰《夏史考》。配合上古史研究同时新开"古代地理研究"课,因而涉及《禹贡》等地理著作,并对"九州"、"四岳"等作出回答,由此激发他从崭新角度研究夏代史。终其一生,他是"疑禹"而不"疑夏",即始终怀疑大禹是否为真实的人王,但从未怀疑夏代的存在为历史事实。所以他积极倡导建设真实的夏代史,并认为其唯一途径在于考古学,而始终关注考古学在此领域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新闻事业产生与发展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而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史不足百年,到目前也只有少许的科研成果,且多在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史方面,关于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史的研究尚无鸿篇巨构。而林青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广播电视发展史》(以下简称《发展史》)的出版无疑改变了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12.
陈娜 《今传媒》2011,(9):5-7
约访郭镇之教授是一直以来的心愿,这位默默耕耘于清华园的知名学者有着一连串值得称道的求学履历:1979年,她是新中国第一位专治中国广播史的研究生;1985年,她成为新中国最初的新闻学博士生之一,1988年,完成了首部研究中国电视史的博士论文——《中国电视史稿》,从而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新闻学的女博士……而在诸多"第一"光环的笼罩下,已是蔚然大家的郭镇之却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温煦与亲和。在一下午的畅谈中,女先生始终坦诚相待,真应了明代李贽的那句,"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相较于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学界对于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的梳理略显不够,通过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研究史,为新时代中国目录学史的研究与书写提供历史借鉴。[研究设计/方法]以20世纪以来出版的姚名达著《中国目录学史》、王重民著《中国目录学史论丛》、吕绍虞著《中国目录学史稿》、倪士毅著《中国古代目录学史》、乔好勤著《中国目录学史》、余庆蓉著《中国目录学思想史》以及柯平著《中国目录学史》7本通论性目录学史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研读、分析与比较,借以梳理20世纪中国目录学史的书写路径。[结论/发现]20世纪以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呈现出如下特点:(1)历史学、图书馆学学者是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两大核心主体;(2)线性进化史观逐渐成为中国目录学史书写的主流史观;(3)书写的焦点由“以目录为中心”到“目录与人并重”。[创新/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展望:(1)明确“目录学史”的内涵;(2)明确“以西释中”还是“以中释中”;(3)明确中国目录学史的中心是“人”;(4)探索多体裁的中国目录学史书写形式;(5)拓展中国目录学史的关注视域。  相似文献   

14.
霍福红 《青年记者》2012,(18):106-107
我国学者对新闻史的研究大多是根据历史学的年代划分进行断代史的逐期研究的.中国的新闻事业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而新闻史的研究则只有不到100年的历史.191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附在《上海闲话》一书内出版的姚公鹤的《上海报纸小史》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报刊史著作;1924年在美国纽约用英文出版的王英斌的《中国报刊的兴起》是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中国报业发展过程的新闻史著作;1927年9月在上海出版的蒋国珍的《中国新闻发达史》,是我国第一本通史型的新闻史著作;而同年11月在上海出版的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则代表了上个世纪上半叶的新闻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曾多次再版并有外文译本,至今仍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高仁山、梁启超等明确提出了创建"中国的图书馆学"。为了实现这一理想,图书馆学人通过新图书馆运动建立社会对图书馆学的认同,通过建立适应中国文献工作特色的图书馆知识体系构建学科智识史,通过建立图书馆学高等教育制度等构建"中国的图书馆学"学科制度结构。今天,图书馆学的中国化进程依旧在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既是中国档案事业史的分支,又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部门史.但迄今为止,对这门边缘学科的创建问题尚未引起档案界学人的关注,属于一项填补空白的课题.这项课题难点虽多,但意义重大,亟待开展研究.一、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研究亟待开展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是一个边缘学科,它既是中国档案史的分支学科,又是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的部门史,同时又和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史料学、文献学、古籍学、文物学、考古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要充分利用中国民族史、民族史料学、边疆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古代各民族的档案史料、出土文物,以补充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文献资料的不足,并提供实物见证.中国少数民族档案史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少数民族档案史的整体构架、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研究资料及发展脉络等,进行较为宏观的整合和描述,梳理历史史实,分析历史现象,阐述历史特点,总结历史规律,而系统地收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档案史的资料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文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考证、辨误、补遗、存史"之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宗教史、艺术史、民俗史等研究,都是不可缺少且直现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8.
对国内外图书馆本质研究进行梳理,提出从知识的存在与运动方式角度认识图书馆.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并具有运动的属性,其运动方式包括知识的状态变化和知识的传递与交换.从知识的记忆机制可推导出图书馆的运动机理--作为一种记忆机制与外部进行知识交换,进而提出图书馆的核心能力为进行人类主客观知识的(社会性职业化)交换.从"知识运动"的角度认识"图书馆",有助于从微观视角观察和理解"图书馆"并对其进行高度的科学抽象.  相似文献   

19.
<正>本书从吃货的视角描述中国古代史,呈现了"民意是为本,吃货了不起"的饮食史专题。从上古的三皇到清代的饮食文化,用生动、有趣、贴近当下初中生生活情境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吃"这件大事,从"吃"的角度重新认识、理解、掌握中国古代史。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国人自著本国报刊史的高潮,为何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起点,探讨作为叙事文本的"中国报刊史"的书写缘起与逻辑。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和情景的体察,笔者认为,在当时"中国"不仅是叙述范围,更是书写立场,其根本预设就是中国及其报业本身不仅具有值得认知的特殊之处,而且自成脉络。基于这样的预设,这些文本才会大多以"营业"和"精神"两条路线的冲突为逻辑主线,通过对"精神"的填充,来呈现在后世看来有所偏向,却是自洽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