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周子健 《山东电大学报》2007,(1):F0002-F00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一项战略任务。高校作为肩负着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构建和谐的校园,来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完善,是时代赋予其责无旁贷的使命。另一方面,从高校自身发展来讲,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在呈现出勃勃生机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因此,构建“和谐校园”也成为高等教育自身发犀的必然诜柽。  相似文献   

2.
小学女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育教学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女教师更是和谐校园建设的一支不可忽视的主力军。女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和和谐校园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围绕新学期计划,通过开展以“巾帼育人创新业”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3.
1.做好信访工作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也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出了要求。高校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校园的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成为当下高校的重要目标之一。而要建立和谐校园首先要有稳定的校园环境,只有建立健全信访制度、畅通信访渠道、保证信访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4.
孙著文 《农村教育》2006,(11):13-1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这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教育作为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教育系统开展和谐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意义重大。基于此,2006年,我们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了和谐校园建设活动。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更多的农民工涌向城市,大批未成年子女留守在家,给农村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峰 《中国教工》2009,(2):38-39
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地方,作为社会这个大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和谐到底该以什么标准作最后验证?创建和谐校园的根本追求到底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转变教育观念,才能在和谐校园中培养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创新人才;依靠创新人才,才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当  相似文献   

9.
言宏 《教育》2007,(5S):50-53
变“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努力改善教和学的关系,努力改善领导与教师、教师和学生、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为每个孩子的健康发展构造和谐空间,让校园真正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目前实施的国家层面上宏观发展目标。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农村教育有着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者,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决定其劳动技能水平,进而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以及建设目标能否实现。  相似文献   

11.
《今日教育》2007,(3S):6-7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七大的召开之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教育要承担其重要的职责。构建和谐校园对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教育实践本文就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提出以下几点探索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李德 《云南教育》2007,(B12):40-42
教育是文化传播、生产和创新的重要形式,而它本身也是一种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通过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思考和探索,建水县始终把坚持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根本目标,将深化改革与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起来,以改革的勇气创新教育文化建设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华 《吉林教育》2007,(1):16-17
2l世纪,国际和地区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知识为基础、以高科技产业为先导的综合实力的竞争,科技和人才日益成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关键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也决定了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与地区发展息息相关。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人才强国”战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5.
关勇 《湖北教育》2010,(6):40-41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指构成学校各部分、各方面因素的动态平衡,即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的水平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结构、环境等要素不断优化;教师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升,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干群之间、  相似文献   

16.
郝杰 《河北教育》2007,(11):16-17
推进教育公平,实现和谐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教育公平是和谐教育的中心内容,又是整个社会公平的基础.强调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重点,以理顺教育管理体制为政策保障,以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健康发展、强化内部管理为过程,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以确保受教育者平等接受教育为目的,努力缩小地域间、城乡间、校际间的差别,创设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7.
魏青芳 《时代教育》2007,(8Z):140-140
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有效保护广大农民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础。在全县农村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大通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郝杰 《农村教育》2007,(7):35-36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农村新型人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任务。然而,现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经费仍显紧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基础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形成了矛盾;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均衡;办学行为和办学秩序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19.
章玉钧 《农村教育》2006,(12):21-21
正当全国上下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精神,努力推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教育”研讨会在眉山召开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牵头主办这次会议。老会长方明同志和中陶会各位领导和专家远道前来给予指导.省外和省内不少学陶师陶先进典型的代表到会传经送宝,我代表四川省陶研会表示热烈的欢迎。眉山市党政领导是这次会议的倡议者和支持者,为开好会议做了认真、切实的准备和安排.并将在会上介绍和展示他们以大教育促农村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在此,我代表与会同志向东道主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魏荣 《考试周刊》2013,(52):158-158
高职校园和谐文化是高校校园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思想、校风、学风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在高职校园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新标杆,为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主要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师德建设、校园环境、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四个视角论述如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高职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