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明清以前狐的形象多呈现宗教态特征,明清以来狐的形象转变为审美创作,特别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出现了一大批蕴涵着人性美的狐仙。本文沿着狐文化发展的轨迹,结合蒲松龄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思想去探求这一原因,并发掘《聊斋志异》中狐仙的人性美。  相似文献   

3.
《诗经》写到“狐”的有九篇,《诗经》中的狐意象可以分为原生态的、象征性的和艺术化的三个方面。原生态的狐意象是先民们狩猎生活的反映,以狐裘为物质载体的象征性狐意象其成因可以追溯到图腾崇拜,艺术化的狐意象指向离家在外、漂泊无依者。《诗经》狐意象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聊斋志异》中的狐男形象,学人少有注意。作品中的狐父、狐书生、狐仆等狐男形象,虽然划分的角度不同,但自成体系,在各自的角度具有相对独立的类型特点:狐父多为人间现实中老父的写照;狐书生则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理想,是蒲松龄豁达超脱思想的映照;其他如狐仆、狐仙、狐侠等狐男形象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5.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狐精、狐仙形象吸引着千千万万的读者,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与从古至今狐形象的演变关系密切;而狐形象的多样化又正反映了人性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王芳 《华章》2012,(32)
《聊斋志异》构建了一个狐的世界.蒲松龄在继承狐文化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创造了一系列具有人形美、人性美、人情美及艺术美的美狐形象,给读者以审美愉悦.本文从美狐形象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思想特征以及作者的文学审美创造四个方面对《聊斋志异》的美狐形象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对该诗题目的采用缘由,“孔雀东南飞”的事实根据,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运用,进入了论述,并对刘,焦二人的性格形象作了诠释。  相似文献   

8.
在亘绵不绝的古代短篇小说中,《聊斋志异》是一座高耸云端的巨峰。大抵成功之作,莫不根植于生活。在如何反映现实的问题上通常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粹的记实之作,另一种则是以表现理想为主。《聊斋志异》多属后者。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是一位致力于描述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期拯救西方工业文明的作家,他的作品一贯保持着这一特色.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其中篇力作<狐>,从而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统治者对自然与女性的统治间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读者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人类若要和谐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重建男女两性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0.
很久以前就喜欢上了肖复兴的作品,尤其喜欢他的散文作品。原因很简单:当一些作家以一种全知全能的姿态扮演着这一时代的圣者,谆谆告诫他的同类这该如何那该怎样的时候,肖复兴却以他朴素的思想、清淡的风格吸引着如我这样的读者;当一些作家以这个流派那个主义,使文学成为越来越难懂的文字模块的时候,肖复兴却用最平实的语言讲述着最易懂的哲学原理,令我们折服。《青木瓜之味》同样体现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11.
陈婷婷 《家教世界》2013,(2):115-116
狐是民间信仰的重要对象,"狐故事"也是中国古典小说经久不衰的传统题材。自魏晋志怪小说始,经历唐传奇,直至清代小说的演变,"狐"在文学作品中发展出了动物性——妖性——人性的文化轨迹。本文通过对唐沈既济《任氏传》、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中《小翠》的解析,窥探狐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变迁轨迹,感受蕴含在狐题材下的爱情和社会缩影。  相似文献   

12.
罗娟 《现代语文》2007,(4):118-118
这首送别诗有它自己特殊的韵味。它不同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种少年刚强的离别,也不同于王维《渭城曲》那种深情体贴的离别。这首诗,可以说是表现一种诗意的离别。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这是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还因为这次离别跟一个繁华的时代、繁华的季节、繁华的地区相联系,在愉快的分手中还带着诗人李白的向往,这就使得这次离别有着无比的诗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狐殇     
山中,有一对白狐,常常在溪畔、林间嬉戏。遇有猎人进山,它们每次都能机警地逃脱。千年红狐,万年白狐。一张白狐皮,可是价值连城啊!那对白狐便成了猎手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但任猎手们挖空心思设套、下毒,白狐却始终不上钩。一天,从城里来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有着漂亮的姿色,聪明  相似文献   

14.
作为毛泽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体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其代表作《体育之研究》中.这部著作是青年毛泽东基于自身对民族危机的思考基础上,做出的系统性体育思想阐述论著,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思想精髓,表达了毛泽东本人基于个人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对于体育的独到理论与见解,是我国现代体育史上为数不多的体育思想文化珍品.直到现在,毛泽东在这部论著中提出的体育思想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指导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雪梅 《现代语文》2006,(12):20-21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学大师郭沫若的这幅对联既充分肯定了《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又高度赞扬了它的艺术成就。《聊斋志异》思想内容之丰富深刻,艺术成就之高,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的高峰。而《席方平》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堪为经典中的经典。笔试从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两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6.
D&#183;H&#183;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著名的文学家,他的小说关注了两性关系,体现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意识。本文以其中篇小说《狐》为文本,主要分析作品的主题与象征意义,目的在于把握劳伦斯激励女性为存在和独立而奋斗的写作宗旨并品味其作品的特有魅力。  相似文献   

17.
狐女的传说自古有之,最早的可溯及到大禹的妻子、夏启的母亲——涂山氏。相传,禹三十未娶,途经涂山,有九尾白狐来见,涂山民谣:“娶白狐者可为帝王。”禹遂娶之,即为涂山氏。涂山以下而声名显赫者,当属妲己无疑,不过与涂山氏的正面形象相比,这却是一反面的狐女典型,商朝因之灭亡,其人也被钉在千古红颜祸水之首的耻辱柱上。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狐意象,源于远古时期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两汉时期,它呈现出瑞兽和妖兽的双重身分。从六朝到唐代,狐在被神化和妖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向人的方向发展,逐渐获得人的外形和气质。到了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狐的形象和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聊斋志异》中具有人形美、人性美、人情美的狐意象,既是作者寄托情感、慰藉心灵、超越现实、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更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状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秋颂》是英国烂漫主义诗人济慈的最后一首颂,作者应用"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等美学思想将秋季温暖、唯美的景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充分体现了济慈诗歌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0.
《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蒹葭》是美的,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