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古代养生谈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自原始社会后期产生 ,历经春秋秦汉的奠基性发展 ,至两晋隋唐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术均有质的飞跃 ,但服丹术的流行几乎使古代养生走入死路。宋元明清时期 ,对前人养生理论的归纳整理和对养生术的批判性继承 ,终使古代养生日趋完善 ,独成体系 ,造就了中国古代养生术的特殊风貌。  相似文献   

2.
徐青自1968年起开始研究中国古代诗歌的格律,学术成果丰硕,被誉为"有创见,有突破"。在声律方面,他对先秦至隋唐的诗歌作了全面的声律分析,由此探明了中国古代声律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述前人所未述,填补了我国古代声律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日本在二千多年的友好关系中,隋唐时代具有很显著的特点,可以作为一个独特的阶段来看待: 第一,自从七世纪初日本第一次派遣使节到隋来通交为始,直到公元894年日本正式决定停止派遣为止,前后约三百年,恰好和隋唐两个王朝相始终。日本每隔若干年就派一次使节来华,中国作为答礼,有时也派人伴送他们回国,历史上通常把这一阶段称为遣隋使遣唐使时期。两国关系完全在中央政府一级上进行。特别在日本,把遣使到中国来聘问作为一件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来办,十分隆重,这和隋唐以前及以后都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演变进程中之“承”、“启”之时 ,“承”乃继于汉代音乐发展的累累硕果 ,而又有所完善与发展 ;“启”便是隋唐音乐之先声。从杂技、歌舞表演两个门类的叙述再现六朝时期散乐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5.
成县大云寺石窟部分唐、宋时期题壁、石刻文字尚存。寺内"汉永平十二年"刻字说明佛教很早就已传入今陇南市境内,"梁大同九年"刻字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曾经在陇南境内兴盛及萧梁曾经统治陇南部分地方的史实。大云寺石窟开凿于北朝,创始于北魏的可能性最大,至隋唐时期已具有一定规模,"千佛"(遗迹)塑造于北朝至隋唐期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立于中唐时期。"大云寺"之名始自唐代武则天时期,石窟主要表现佛教内容,也包括儒家、道教和社会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6.
北京地区在隋唐时期作为北方重镇,其历史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建国后,在北京地区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尽管发掘的隋唐墓葬为数不多,但是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通过对北京地区隋唐时期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地区在辽金时期的社会状况,为进一步研究隋唐时期的历史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7.
在漫长的洪荒年代,勤劳勇敢的闽族先民依靠富饶的海洋资源.艰苦卓绝地开创出独具福建地域特色的海洋文化.经过先秦发展,从泰汉到隋唐五代,伴随中原百姓南迁入闽,大陆文化与海洋文化进一步融合.降至宋元,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得到全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弱,面向海洋的福建地区中外文化交流、生活方式、社会生活出现新的变化,演绎出一幕幕传播中华文明、反抗侵略斗争、捍卫海洋主权等可歌可泣的场面,呈现出一条福建古代海洋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源于先秦、成于汉晋、兴于隋唐五代、鼎盛于宋朝、发展于元代,盛极而衰于明清.  相似文献   

8.
在陇山四道中陇坻道开辟较早,春秋时即已通行,但至秦汉时仍未成主要通道。三国后,因 “秦雍多故”,陇坻道地位日显,在隋唐至宋元时期极度繁盛。明清时期随着陕甘间兰州官道的兴盛,陇坻道 渐次衰落。  相似文献   

9.
编、编辑、编撰、编纂是编辑学的基本概念。从产生的渊源及演变过程考证,“编”字起源于殷商时代,“编辑”一词产生于隋唐时期;“编辑”与“编纂”虽可互训,但“编纂”的含义更具体。“编辑”一词在古代和现代意义上虽一脉相承,但仍有微妙变化。  相似文献   

10.
汉语历史语言表示"划船工具"义的词先后有"楫"、"棹"、"桨"等,它们发生过历时替换:先秦多用"楫",两汉至隋唐时期多用"棹";南朝始见"桨",明清时期"桨"完成了对"棹"的替代,而后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11.
《列女传》与周秦汉唐妇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古代妇女的历史地位,除了要看她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各个时代针对她们而制定的道德标准。从周秦汉唐时代妇女道德标准的变迁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禁锢妇女个性的贞节观念的确立不仅仅是两宋儒学家提倡与鼓吹的结果,它还有着其深刻的历史原因,那就是自北魏开始到隋唐承继的礼教兴复建设而导致的女教工作的加强。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推理、归纳.研究认为:我国的学校体育经过夏商周时期射、御、舞的发展,在“文武兼备”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后因汉时儒家学说的独尊而衰退;出于军事的需要,自隋唐至宋明清,由于武举武学的兴起致使武术教育得到推进和发展,而又因清朝后期西方列强的入侵,武举制度被废除.我国古代的学校体育经历了从劳动技能传授、娱乐军事、强身健体至武学武举的发展历程,受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社会风气的制约和影响;其发展规律对当代学校体育的改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应以“儒道互补”为主体结构。战国中后期至西汉前期道家一度成为社会主要思潮,西汉武帝时期就已形成“儒道互补”的文化格局。儒、道、佛三家为中国文化主体的思想不能贯穿封建社会始终。中国封建社会初期还没有佛教文化的势力,南北朝至隋唐时期方形成儒、道、释三家的鼎足之势,这三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中央客馆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先秦始,中国各代王朝在京城均建有馆待蕃客(包括边疆及外国民族)的场所,如汉代的蛮夷邸;魏晋的客馆;北魏的四夷馆;隋唐时期的四方馆和鸿胪客馆,宋代的都亭驿、都亭西驿、礼宾院、怀远驿、同文馆;元明时期的会同馆,清代的会同四译馆等.通过对中国历代中央客馆建制的论述,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人京蕃客的接待与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征引多种中外文献资料,从古代朝鲜的弓箭与弓术、帝王将相对射技的钟爱、射技与古代国民教育,以及现代朝鲜半岛的射箭运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朝鲜民族自古就是一个擅射的民族,使我们对朝鲜民族的武技历史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隋唐时期,今甘肃天水市被称为秦州,其治城是陇右东南部地区的经济、政治、交通、文化中心。隋唐300多年历史中,在秦州先后建置有秦州总管府、秦州都督府、秦成两州经略使司、天雄军节度使司等地方高级管理机构。秦州因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成为隋唐中央政府经略陇右东南部地区的桥头堡,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日本平安时期,遣唐使带回的大量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给日本的古典文学创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露"的意象出发,考察中日古典文学中"露"的异同.从中体会日本古代学者在接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同时,又和日本的审美结合,创造出的独特日本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的泥塑艺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它是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宗教及艺术各方面珍贵的资料。从原始社会拙劣的陶塑人体,到恢宏巨大的秦兵马俑,到汉代丰富多彩、生动简洁的歌舞俑,到南北朝佛教艺术的兴起,到隋唐西域与中原文化的交融,到宋代完全走上世俗化、民族化。中国古代泥塑不仅表现了古代雕塑艺术的丰富多彩,同时也勾划出古代社会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9.
天水地域文化在魏晋隋唐时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与中原汉文化的衰落相反,魏晋北 朝时期的天水,不仅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而且佛教文化也勃然兴盛;加之民族融合,其地城文化呈多姿多 彩的发展趋向,从而为隋唐天水地域文化的兴盛奠定了基础。隋唐时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开放的文化氛围 之下,天水地域文化的发展步入繁荣。天水地处中西文化交往和丝绸之路要道,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枢纽,不 同文化的双向交流融合是天水地城文化兴盛和过渡性特色的根基所在。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一词随着中国古代典籍至少在平安时代就传入日本,但在日本被用作近代小说(novel)的代名词,却是明治维新以后的事。这时候正好是近代小说形式在日本确立的时期。本文试图明确“小说”一词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确立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