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新课改中被大家寄予厚望的选修课Ⅱ问题众多。率先进入课改的发达省市的学校选修课Ⅱ开展得如火如荼,效果却是差强人意,为其它地区的课改提供了多方面的经验教训;经济相对落后的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学校,在选修课的建设方面整体上比较落后,最为突出的就是各学校之间差异巨大,有可能造成另一种教育的不平衡。要解决这些问题,应加强宣传培训,提升选修课的认同度;加强选修课开发的针对性与引导性;培训教师,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共享课程资源,提高利用率;完善选修课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会计专业学生的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创建独立学院特色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是每一个独立学院长期发展的必然要求。现行独立学院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缺少会计职业道德和实训课程、重理论轻实践、课程学期安排与升本矛盾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对原有课程进行筛选、整合;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实践、技能训练,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构建课程模块;必修课要凸显主干课程,同时增加选修课;调整学期课程安排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谈如何改进高职院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振峰  冷芳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1):46-47,54
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选修课的各方面问题也逐渐引起教育界的重视。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存在着课程设置范围窄、学生对选课认识不足、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不够、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选修课存在的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要丰富选修课程类型及内容,严格把好开设关,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选课系统,完善选修课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教学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材建设好坏直接关系到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能否健康发展及教学质量的优劣。地方本科院校在公共选修课教材建设方面仍存在力量薄弱、建设无序、质量低下等问题。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认真规划、加大投入、科学测评,确实加强公共选修课教材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提高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学校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5.
新大纲规定 ,高中数学采用必修课为主 ,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模式。必修课内容是高中学生共同的基础 ,即高中数学课程中对高中学生统一规定的基本要求 ,安排在高一、高二开设。选修课是学生在学习必修课的基础上 ,为拓宽和加深知识 ,培养特长而进一步学习的课程 ,安排在高三年级开设。选修课要求具有层次 ,分为选修Ⅰ和选修Ⅱ两种水平 ,根据学生毕业后的不同去向及学习能力的差异 ,实行不同的要求 ,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志向、兴趣和需要 ,自主选择其中一种水平学习  相似文献   

6.
以厦门华厦职业学院为例,分析了高职院校开展通识选修课工作存在的问题,如通识选修课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现有的教学测评办法不能真实反映通识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开课能力及学生选课动力不足等.提出增加通识选修课的数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建立有效的测评制度并鼓励教师积极开设通识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积极选修通识选修课程,并加强选课指导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加强文学类选修课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类选修课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课程,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针对集美大学文学类选修课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优化文学类选修课的课程设置、重视选修课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学内容和教法、完善课程评价方式的主张,以期强化文学类选修课的建设,促进教学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公共选修课是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目前高职院校在公共选修课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这些共性问题,提出了加强公共选修课建设和管理的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探讨我国博士生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对全国48所研究生院8064名在校博士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博士课程设置应至少遵循强调研究方法训练、与研究方向相结合以及强调应用知识能力三种取向。然而,现实中博士生课程仍与硕士课程有较多或非常多重复,在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和研究方法课程量上存在明显不足;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前沿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比重有待提升;课程设置体现出较大的学校与学科差异。研究认为,应激发博士生主体意识,鼓励博士生参与课程建设;明晰本硕博课程的层次性,提高课程衔接度;适当扩大选修课的选择范围,增加前沿知识与跨学科知识比重,实现不同学校和学科博士课程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  相似文献   

10.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以文化素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课程。作为独立学院课程体系及教学任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选修课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现状及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本文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浅析独立学院公共选修课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管理审批、教学内容、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通过总结欧美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种模式及课程特点,分析国内若干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理念、模式和特点,旨在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需要首先关注的三个问题:展开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标准、确定有效的课程形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欧美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种模式及课程特点,分析国内若干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理念、模式和特点,旨在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需要首先关注的三个问题展开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标准、确定有效的课程形式.  相似文献   

13.
国外公选课的设置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国内公共选修课设置理念、模式与实施单一,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公选课设置的核心课程模式、经典解读模式、分组必修模式和隐性课程模式,提出了课程建设措施: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模式,采用互动研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4.
通过调查与审视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现状,文章揭示了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在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供需状况、课程形式、课堂纪律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参考建议,以期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进一步规范与合理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查与审视重庆市高职院校开设人文素质选修课的现状,文章揭示了重庆市高职院校人文素质选修课在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供需状况、课程形式、课堂纪律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参考建议,以期为人文素质选修课的进一步规范与合理建设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外公选课的设置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国内公共选修课设置理念、模式与实施单一,效果并不理想.本文针对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高校公选课设置的核心课程模式、经典解读模式、分组必修模式和隐性课程模式,提出了课程建设措施:以学生成长需求为导向,建立多元化的模式,采用互动研讨的形式.  相似文献   

17.
在亟须创新型人才的当今社会,专业选修课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专业必修课的拓展和补充。然而目前专业选修课普遍不被重视,没有真正起到开设专业选修课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专业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改革措施及方案,提高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专业选修课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选修课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学分制、弹性学制管理,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职业能力选修课因教学条件制约发展缓慢,基本素质与能力选修课课程资源不丰富,柔性的个性服务与刚性的秩序管理之间存在冲突,师生对选修课重视度不高等问题.解决思路是,改善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模式;拓展基本素质与能力选修课程类别,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构建资源共享平台;缩短上课时间,设置机动学分,实行灵活考试;导师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指导,建立有效的选修课考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选修课跨文化交际为例,论述大学英语文化类选修课开设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该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教学效果良好,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文化类选修课只有在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才能成为大学英语基础课有益的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20.
黄伟力 《高教探索》2007,(4):100-103,128
本文旨在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提供可资借鉴的参照系。文章总结了欧美知名高校公共选修课设置的四种模式及课程特点,分析了国内若干知名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理念、模式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需要首先关注的三个问题:展开顶层设计、建立课程标准、确定有效的课程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