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有其深刻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内外原因 :日本对其侵略历史缺乏正确认识 ,导致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膨胀 ;其政治的“先天不足” ,促使其极力想成为“普通国家” ;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加 ,使其具备了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物质基础 ;冷战后的国际局势变化为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供了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2.
日本一贯十分重视开展联合国外交.战后初期,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以重返国际社会为主要目标.加入联合国后,日本开始借助联合国提高国际地位和增大国际影响力,但日本的联合国外交严重从属于对美外交,缺乏独立自主性.冷战后,甘本的联合国外交被视为跻身政治大国的重要台阶,而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日本外交战略的最核心目标.为此,日本积极推动联合国改革,并借机两度向"入常"目标发起冲击."入常"是日本既定国策,在短期难圆"入常梦"的情况下,日本政府最现实的选择是先谋求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在日本多元化外交战略中强化联合国外交的基础,从而为最终实现"入常"目标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正笔者所在地区,自2005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使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作为一个子标题出现的,但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这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科书将重点放在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涉及"政治大国"的叙述只有"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日本不断调整对台政策,提升日台实质关系。本文以近年来日本的对台政策为切入点,着重从谋求政治大国、遏制中国的崛起、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强化对台政治影响力等方面分析了近几年日本对台湾政策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笔者所在地区,自2005年新课程改革以来,一直使用人教版历史教科书。在必修一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中,“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是作为一个子标题出现的,但在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略,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重视。这里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教科书将重点放在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涉及“政治大国”的叙述只有“20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七八十年代日本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行对东南亚国家与地区的经济政策,并以经济政策为基础加强与东南亚的政治、外交、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从而为日本谋求实现政治大国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确立国际化的教育政策二战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日本迅速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伴随着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其大国意识也不断增强,谋求发挥大国作用,追求大国地位的愿望也日益强烈。1981年,铃木善行首相在美国正式宣布:日本要进行第三次开国...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始把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十多年过去了,日本仍旧没有跨入常任理事国的门槛。对此,日本想不明白,总以为别人在做梗.于是发出了“谁在阻挠我?”的疑问。  相似文献   

9.
日本对非外交主要始于战后,随着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日本在对非洲外交中的目标追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进入80年代后,日本为实现“政治大国”志向,对非洲外交也由追求经济利益转向经济、政治并重,并在90年代对非外交全面政治化。试从史论结合以论为主的角度来阐述日本对非洲外交的发展演变的内在动因及其局限与未来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幅时事政治漫画。图中的日本自卫队士兵身穿印着“和平鸽”的迷彩服,肩上扛着一面日本国旗,旗杆是一枚导弹,国旗上写有“集体自卫”字样。该日本士兵正大踏步前进,高抬的左脚已迈出日本本土,伸向“域外”。漫画生动反映了当前日本的“大国”抱负,作为世界经济强国,日本一直在千方百计谋求世界政治、军事大国地位。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十分活跃,军国主义开始抬头,这不能不引起当年深受日本侵略战争之害的亚洲各国人民的警觉。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初日本国际地位走势分析郑易平(中国矿业大学社科系,徐州,221008)近年来,日本在其经济停滞的情况下,反而加速了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因此,日本在下个世纪最初十年的国际地位走势,也即它能否在短期内成为政治大国的问题就自然为世人所关心。为了更好...  相似文献   

12.
从中英两国的战争目标看二战期间的中英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英矛盾 ,是由中国努力摆脱外来奴役实现真正独立 ,进而谋求应有的国际地位的目标 ,与英国顽固坚持殖民主义立场 ,力图恢复殖民统治的目标冲突引起的。滇缅公路危机上英国背信弃义的行为 ,正是战争期间英国与盟国利益发生冲突时 ,其一贯的利己主义立场的写照 ;缅甸战场上的矛盾更反映了英国极不愿看见中国强大起来 ,而有碍其战后恢复殖民统治目标的实现 ,在战时就尽其所能削弱中国 ,阻止中国谋求大国地位 ;蒋介石访印上的矛盾 ,说明了英国绝不允许别人介入其殖民地事务的决心和战后仍要维持大英殖民帝国的目标。由于中国毕竟是受列强百年欺凌的弱国 ,战时在谋求大国地位的同时 ,又不得不以弱国示人 ,中国只取得了大国之名而没有强国之实 ,结果是在中英间一系列矛盾中只能对英步步退让、连连受挫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金融一体化,对主权国家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不可低估。现有国际货币体系承载着过多的大国利益,长期形成的金融霸权地位短期内不可撼动。标普对美债等级的下调绝非偶然,实际上是对债权人的公然赖账。中国要在国际上获得应有的大国地位,必须坚守自己的底线,保持独立的思考,谋求自己的利益,拥有智慧的抉择。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同盟国对日本实行军事占领,制定了一系列非军国主义化的政策,日本走上了“民主化”的道路。六、七十年代后,随着世界经济大国的确立,日本开始重新谋求世界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日本军国主义开始复苏,相应的对外政策也根据自身利益发生演变。60多年过去了,今天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又在扶桑游荡,中国人应该多了解日本,找寻其军国主义根源,建立正确的现代日本观,不要停留在“小日本鬼子”的低水平谩骂上,应保持战略警惕,做好应对其军国主义挑衅的战术准备,防止历史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日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展开政治色彩浓厚的经济外交,以谋求国家政治、安全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由于日本所持的外交理念和国际社会现实的差异,导致其经济外交对国家利益的塑造大打折扣。文章试图通过对冷战后日本经济外交的疏理,指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中国在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由开始的疑虑到近年来的逐渐信任与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新海丝”)作为倡议的重点内容通过东南亚进行实施,给东南亚国家带去了极大利益,大力促进东南亚地区发展,日本对此是担心和恐惧的。因此日本就通过政治经济和安全手段积极介入东南亚,达到其遏制中国、主导东亚一体化进程、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和夺取地区政治经济主导权的目的。遏制中国方式之一就是通过阻碍“新海丝”在东南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7.
一、“控制”和反“控制”的冲突仍将持续 进入21世纪,以小泉为首的日本政府仍然奉行20世纪90年代以来提出的建立政治大国和文化大国的主张,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提出和探讨修改“和平宪法”。2005年4月,众参两院宪法调查会分别出台了《最终报告书》和《关于日本国宪法的调查报告书》,标志着关乎日本未来政治走向的修宪运动进入了实质性修宪时期。修宪对日本政治的现状及未来有重大影响:首先,日本修宪的最直接目标是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彻底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军事附庸”的形象,提高国际政治地位。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过去中曾根康弘提出的“战后总决算”,还是小泽一郎提出的“普通国家论”,其核心都是要使日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大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希望凭借着“经济能量”推动国家对外战略,争当政治大国。现在,首相安倍晋三强调以渐进方式使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普通国家”,实际上,日本的国家战略已进入最后的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五十九届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有一个话题特别令人关注,就是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四国如此想成为常任理事国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常任理事国对程序问题以外的一切实质性问题有否决权,即"五大国一致"的原则.笔者结合高三<思想政治>的内容,就"五大国一致"的原则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20.
自民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大胜,大大加强了小泉政权现有执政地位,将进一步增强其在党内的发言权。小泉会借这次大选的东风,继续实施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