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使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国经济体制与社会模式处于转型时期,单纯由政府包办的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着评估客观性、准确性与专业性不足等问题,而完全由高校自行组织评估活动的条件与基础尚不具备。因此,必须在政府加快教育职能转变的同时,对评估中介组织在立法上加以规范,在政策上加以支持,在发展上加以正确引导,使评估中介组织从半官方性质逐步过渡为非官方性质的高校自律性组织.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独立性的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性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最本质的特征,也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大环境的限制以及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自身发展阶段的局限,使得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缺乏独立性与自我治理,过度依附于政府,在评估活动中没有自己充分的话语权。再造其独立性,政府、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与高校都必须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3.
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中介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政府与高校之间的中介组织厦门大学叶文梓如何处理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而困难的问题。就我国而言,它也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一、办介组织产生的客观必然性中介组织有不同类型。按照组织行为的特征划分为半行政行为组织...  相似文献   

4.
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联系高校、政府与社会的桥梁,也是协调三者矛盾的缓冲器,具有咨询、评估、监督、协调、服务等功能,已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介组织起步较早,已趋于成熟,而我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还很滞后,不适应社会转型和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对中外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发展现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深化了我国对于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评估主体主要由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和高校构成,它们在高等教育评估活动中因责权利的不同而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高等教育评估主体性质、任务和特点的不同,构建理想的价值链模型,是提高高等教育评估绩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简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是居于政府、社会、学校三者之间,以提供教育评估服务为主要职能的社会中介组织。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评估的专业性不强、评估主体单一化、评估工作缺乏透明度和公正性,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推进高等教育评估体制改革,建立相对独立的中介机构,发挥其权威性评估作用。高等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建设,有赖于政府、高校与社会各方面转变观念,加强立法建设,加强评估中介机构的行业规范建设,加强评估专业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的转型促使政府职能的转变,由此带来社会中介组织的繁荣。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日益受到关注。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以其独有的中介性和社会性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中担负着接受委托、质量鉴定、信息反馈、社会沟通等社会服务职能,保证高等教育能够在一个基本的相当的质量标准下运作。保持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独立性是评估中介组织能够公正客观地进行评估的前提,不能使其成为二级行政机构,在职能发挥上决不依附于政府、代替政府行使某些行政职能。要加强中介评估组织专业化建设,便于政府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宏 《高教探索》2007,(3):36-38
独立性、专业性、中介性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根本特性。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是在政府行政的直接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组织化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存在着行政依附性强、专业性弱化、社会合法性缺失、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去行政化既需要评估中介组织自身的积极努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社会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9.
教育中介组织:解决高校两难困境的组织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当前高等教育体制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中介组织,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建立是协调高校与政府、高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高校自身制度建设和提高管理专业化的需要。如何健全教育中介组织体系、赋予教育中介组织以权威性和合法性、完善教育中介组织的运行规则、加强政府职能的转化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也开始初步建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及其运行还存在许多问题,该研究针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九个方面讨论了如何加快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途径和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公正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正性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受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行政依附性的影响,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公正性偏差主要表现为:评估中介组织采信不全、评估中介组织的独立性缺失、评估专家道德自律性差、外部监督机制乏力等。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公正性,需要高校增强参与评估的主动性、评估中介组织增强自律能力和完善评估监督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逐步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外部保障体系势在必行。教育评估中介组织是独立于政府和高校,具有明确法律地位的第三方实体,是为社会提供教育质量保障服务的市场中介组织。它与高校、各社会主体之间是一种纯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省级监控中的政府与评估中介组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作为一种公共管理行为,是以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事务为主要对象的管理活动,在其外部监控体系中,必须明晰政府与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关系,促使政府与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职能归位,提高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影响力与约束力。同时,要规范和引导民间教育评价组织的发展,最终建立政府与社会统筹协调的教学质量省级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14.
许多国家都在大学与政府之间设立高等教育拨款组织,这些拨款组织具有双重角色特征,一方面,它是高等教育的代言人;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助手。本文在分析英国、印度和我国香港高等教育拨款机构的产生、性质和职责的基础上,着重阐明了这些拨款组织通过财政拨款、建议和咨询、中介和评估等功能的发挥在政府和高校之间起着“缓冲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战略联盟这种企业合作的组织形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重要形式。高等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高校之间加强横向合作,高校与政府的紧张关系需要以高校联盟这种中介组织加以协调,后合并时代的高校需要寻找新的途径来提升高校的竞争优势,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更需要高校组建联盟以实现协同创新。要解决高校联盟发展中的困境问题,就需要我们对高校联盟有着全新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较西方发达国家起步晚,且始终处于评估体系的边缘.管办评分离体制要求政府、高校、社会三者职能分离,其中"评"的独立是关键.文章从管办评分离体制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困境的基础上,以治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协同学理论为依据,创新评估专家资源库建设,构建中介组织与多元主体关系模型图,就"管"办"评"三者间职能分工和合作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政府评估的困境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评估已不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采取措施完成从政府评估到中介组织评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教育中介组织在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制度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作为连接政府、市场与高校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本文对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理论与现实状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尝试探索治理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有效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专业性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性是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的本质属性之一。本文从组织的工作、技术、人员、权力四要素方面论述了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专业性的内涵,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介组织存在工作专业性不强、评估技术不太成熟、评估人员不够专业、专业权力地位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提高评估工作的专业性、发展评估技术的专业性、加强评估人员的专业性、促进专业权力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以教育法规作为文本分析的基础,以"价值中立"的评估发展理论为线索,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多元发展的历程和主要特点.研究表明,我国高等教育评估组织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政府集权、地方分权、社会中介组织介入、专业化发展.评估机构应由单一的政府组织,向多区域、多层级、多主体的多元结构发展,最终通过提高组织的专业化程度.解决评估"价值中立"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