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人们对于教育的理解不仅没有消解教育理解上的种种歧义,而且还让教育的理解不能发挥它对于现实教育乱象的阐释与纠偏功能。为此,我们认为德国著名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站在人的存在的独特和自由的高度所阐发的本真教育概念对于我们深化教育的理解、让教育追求本真境界、消解对于当今教育的异化理解等具有非同寻常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哲学教育是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前提,是实现大学理想的保证。雅斯贝尔斯在其大学教育理念中肯定了哲学教育的重要意义:它促使学生养成清晰的自我意识、唤醒学生原初的求知欲望,帮助学生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并拓宽理性的思维视野。目前我国高校哲学教育存在弊端,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在实践层面为提高哲学教育效果提供有益启示:哲学教育可从外在、潜在和内在三种途径展开,分别表现为课程教学、学科渗透和哲思活动三种形式,哲学教育实践过程中应遵循主体性、自由性与交往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王莹 《陕西教育》2007,(7):106-107
继“灌输式教育”、“园丁式教育”之后,“生态式教育”成为新的现代教育体系。生态式教育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照料”而非控制性挤压、灌输,就像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的那样:“全部教育的关键在于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是导向事物的本源。  相似文献   

4.
雅斯贝尔斯的大学教育思想具有丰富的精神意蕴。他在大学观、大学教育目的、大学生定位、大学教育本质等方面的观点,构成了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意蕴何以可能的根据。他对“求知意志”的激发、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研究与教学统一、学术自由、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论述,彰显了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境界。探讨他的大学教育思想的精神意蕴,对改革目前的大学教育富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5.
教和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论中的根本问题。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的对话与敞亮,只有通过交往方可了解事务本性,进而获得真理。雅斯贝尔斯的教育交往观为我们审视"师知,学不知"、"师知,学知"、"学知,师不知"以及"学不知,师不知"四种教学认知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教学共生是雅斯贝尔斯教育交往观之于现实教学的启示。其中,师生人格平等是教学共生的前提,教育爱是教学共生的纽带,师生学术对话则是教学共生的实质。  相似文献   

6.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教育俨然已经成为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人不止是一种存在,而是生活着,教育赋予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教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贯穿于人的一生,包括人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以及其他方面。  相似文献   

7.
汤婷婷 《学子》2014,(7):41-41
著名教育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有着这样的定义:教育就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迁移的作用与影响。我们都知道,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无邪、单纯可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以爱育爱,以情移情的黄金阶段。而幼儿绘本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都是幼儿情感教学的直通道。为了进一步实现以爱育爱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正>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忘记了在学校求学时的许多细节之后剩下的东西。是学校传给学生的知识没用,还是教师的教学让人厌倦?虽然两者都不是,但教育中最有用的因子,应该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的学习方法,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素养,这些可谓为教育之后"剩下的"。经常听到一些教师感叹,在校时成绩好的学生,在其毕业后,往往会把教师忘得一干二净,而那些受到教师指责批评过的学生,对教师的印象反而深刻。我们也不禁发现,其实在同毕业后的学生交谈时,他们很少提及或说起教师曾经如何让他们学习哪门学科的知识,反而常常提起教师如何苦口婆心、呕心沥  相似文献   

9.
人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这是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及其哲学观的核心要义,据此反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过程、教育方式、教育内容、师生关系等五个方面,提出高职教育应回归人性发展、促进人际交往、尊重个体差异、健全制度体系、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平等师生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等建议,以期达到高职院校改革内外兼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道德的教育方式解放、张扬与呵护人性,让教育之美高居人性之巅;以具有文化特征的教育方式,让知识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力;以充满人性的教育方式展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社会的教育方式,让生命真正成为生命;以民族的教育方式,使我们的国家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1.
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呼唤另一颗心。"自启动全员育人导师制改革以来,我校通过机制创新,从顶层设计到底层突破,调动了全体教职工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和家长的巨大教育潜能也  相似文献   

12.
正著名教育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有着这样的定义:教育就是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从他的话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教育迁移的作用与影响。我们都知道,幼儿正处于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天真无邪、单纯可爱,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是以爱育爱,以情移情的黄金阶段。而幼儿绘本图文并茂,色彩斑斓,无论图片还是文字都是幼儿情感教学的直通道。为了进一步实现以爱育爱的教学目标,笔者尝  相似文献   

13.
教育的根本何在?从孔子到柏拉图以至于康德都曾经给出自己的解答。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回答是:教育是内心的敞亮。但是,他这旬睿智的名言只说明了教育的结果,却没有给出通往“内心敞亮”的途径。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这种说法与雅氏庶几近矣。  相似文献   

14.
正记得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里所谓的"摇动""推动"和"唤醒",其实就是人性之间的相互渲染和感化。生活中,人性无处不在,人性决定着成败,一事之成固然与细节有关,然而最终却受制于人性。教育更是如此。教师自身人性的优点和弱点,往往对孩子们的影响非常显著。教师在平常教学中闪烁着的人性光辉,可以照亮学生漫长的人生之路。反之,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某些人性弱点的不经意流露,也会在孩子们的  相似文献   

15.
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所以教育改革必须回到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来。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目前最受认可的,一是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的名言:"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二是卢梭在《爱弥儿》中的名言:"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  相似文献   

16.
张叶青 《中国德育》2013,(13):20-21
关于教育,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他的话引发了我对教育使命的思考。如果说教育是灵魂间的传递与唤醒,那么唤醒灵魂的目的是什么?唤醒后的灵魂又将去向何处?关于这一点,我想到了发生在身边的三个故事。去年春节在老家的时候,我去看望中  相似文献   

17.
德国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曾经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历史教育正是这样一门承担着启迪智慧,唤醒灵魂重任的学科。新课程改革强调历史课程在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基础性地位,重视历史教育对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姜炳炎 《生活教育》2014,(19):113-113
正又到一年开学季。中小学陆续开学,如何教育子女是热议话题。其实,作为父母更应上好"开学第一课"。2014年初,即将卸任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接受采访,说他卸任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大女儿的学业。他说:"我们相信她在美国完成余下的两年高中学业  相似文献   

19.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事,教育能否成功,取决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不是任何一方一厢情愿的事。因此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聪明的教育者一定不会仅凭一己之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