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福克纳在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情系荒原,创造了约克纳帕塔法县这个精神王国,使之成为自己的精神浪游之地,心灵托付之所和欲望宣泄之乡。他的创作动因在于既关注对南方人们精神荒原的描绘,也着眼于挖掘这个荒原世界对自己、对人生的美学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2.
《鸡尾酒会》是T·S·艾略特创作于1949年的著名戏剧,一经上映便广受好评,该剧通过平民式人物形象的塑造,向观众展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及困境,艾略特为剧中人物提供了接受现实与宗教殉道的救赎道路。文章试图分析该剧中精神荒原的荒诞对白、道具象征等表现手法及深层原因,并探讨这两条救赎之路的非现实性,旨在揭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3.
敏歧的“荒原”系列散文诗在借用艾略特“荒原”意象时,无论从精神特质,还是精神底蕴上,其总体的精神气象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敏歧诗中所塑造的坚忍不拔的精神向度和苏世独立的品格魅力,蕴含了诗人自身大半世的人问风雨磨砺;“国家”情感和‘‘个人”情感相互交融,和很多的历史细节一起,融入了他的这些长短之句中。从而让这个系列散文诗,不仅主题突出,而且艺术开掘非常深.人文包容性也非常大,精神理念的阐发和塑造也甚为强劲。  相似文献   

4.
路翎小说以荒原为底色,容纳着深层的荒原意识。作为一个价值中立区、历史中间物,它具有虚无性、芜杂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并体现出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以及对现代生存观念的洞悉。  相似文献   

5.
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在文坛上一直颇有争议.作品主题旨在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弊端:现代社会中丰裕的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世界间的强烈反差.畸恋少女洛丽塔的亨伯特折射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方精神荒漠中人们的速茫与堕落,而享伯特本人正是这精神荒漠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6.
路翎小说以荒原为底色,容纳着深层的荒原意识.作为一个价值中立区、历史中间物,它具有虚无性、芜杂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并体现出自我意识、生命意识以及对现代生存观念的洞悉.  相似文献   

7.
艾略特作为象征主义诗歌最有影响的代表,他以自己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与欧美传统学之间形成了一道泾渭分明的分界线。他与象征主义运动的其他作家一样,公开反对浪漫主义在诗歌创作中直抒胸臆的创作方法,主张诗歌要靠“直觉”表现“内心”。他同时又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包括批判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相区别,主张将批评的重点投向社会化领域。在学的表现形式上,他提出并坚持自己独具特色的诗歌创伤方法。《荒原》是他上述诗歌理论主张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8.
《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是穆时英都市文学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创作于1932年,收在1932年出版的《公墓》中。这篇小说以上海这个大都市为背景,叙述了五个不同身份的人在都市生活中产生的精神恐慌和危机,表现了现代都市人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9.
伊恩·麦克尤恩的早期小说充斥着乱伦、暴力、性虐、惊悚等因素,体现了人性异化和社会荒诞。以"恐怖伊恩"时期的两部"小型杰作"《水泥花园》和《只爱陌生人》为研究对象,从精神生态学的视角分析小说中精神生态荒原的具体表现。麦克尤恩笔下的精神生态荒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人与自然的生态不和谐,人与人的生态不和谐以及人与自我的生态不和谐。多种荒原般的城市意象揭露了"家"的不确定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生态不和谐;生活意义、道德和伦理的丧失折射了畸形的人际关系,书写了人与人的生态不和谐;人的非常态成长凸显了自我的异化,展示了人与自我的生态不和谐。  相似文献   

10.
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2006年度的中国小说仍然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的文学总格局下前行,有的还出现了伦理和叙事方法的回归倾向。关注并思考现实社会矛盾及其根源,仍在2006年中国小说中占有突出位置。莫言的《生死疲劳》和铁凝的《笨花》因其鲜明的个人思想烙印和长篇艺术成就,成为该年度绕不开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作家重构民族精神心灵时的努力,在正史以外透视祖父、父亲一代的精神生存本相。  相似文献   

11.
英国作家艾略特的长诗《荒原》,被誉为英美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西方文学中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杰作。在思想内容上,《荒原》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失落,反映了整整一代人理想的幻灭和绝望。在艺术特征上,《荒原》更是独树一帜。诗人通过象征、意象、互文性等艺术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西方文明破碎的忧虑以及重建文明的信仰和希望,令人耳目一新。"荒原"之美美在独特的艺术成就,文章着重探讨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论20世纪美国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美国南方小说、黑人小说和犹太小说中的边缘人物都在不断地探索自我 ,企图寻求自己的本质 ,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但他们都是精神上的漂泊者和流浪汉 ,无法与社会沟通 ,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位置。他们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现代西方人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笔下的空间小说作品《什卡斯塔》(Shikasta)从一个宇宙档案家的视角描述了一个已经成为精神荒原的星球什卡斯塔,正经历着丈明实体死亡前的痛苦。笔者通过对这个星球发展和衰败及重生过程的细致剖析,试析莱辛对于当代人类发展问题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4.
孙媛 《林区教学》2008,(12):48-49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母亲麦克蒂尔身处白人霸权文化的藩篱中,被剥夺了应有的母爱的权力及基本的人权,生活在精神荒原之中。但她却固守本民族的文化并确保文化的传承,重新构建了自身的主体性,实现了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我国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乡土中国”逐步向“城镇中国”转型。在此过渡阶段,小城镇日渐成为“70后”作家群集中书写的空间意象。“70后”广州客籍女作家黄咏梅撷取小城镇这一空间载体,介入叙事文本存在已久的流动人口现象。叙述上,从身份、地方、日常、记忆四个方面挖掘城市生存新阶层之情感状态,探讨了进城与返乡之间不断生成的公共议题。一方面,由作家个体经验出发关照了广州流动人口当下生存状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从主体经验到地域写作,阐释了都市书写之于岭南文艺的当代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现实生存与理想精神--刘震云小说创作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贫穷、权力、偶然作为表现现实生存的三组主题,是刘震云文本中最为反复呈现的"意象形态",然而刘震云并不是为了黑暗写作,也不是为了使黑暗更加黑暗写作,而是为了更好的可能写作.可以肯定地说刘震云不缺乏理想精神,其写作深度撞击了现实生存,又启示了理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金庸武侠小说的精神主旨是对世俗生存的弃绝和对诗意生存理想的追寻,在价值层面亦儒亦释。  相似文献   

18.
许敏歧的创作涉及散文诗、散文、诗歌和诗评等,其中成就最高,最具特色的是散文诗。许敏歧的散文诗中,有一个以"荒原"为核心的意象群,也有一个沉思者的身影。"荒原"这一意象蕴涵了他复杂的感情,有绝望也有希望,有疼痛也有深爱。而沉思者的身影则渗透了他创作中的思考,有对已逝岁月的思考,有对生活、生命、人性和命运的思考,也有对国家、民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许敏歧的散文诗是"荒原的苦恋",也是"荒原上的沉思"。而这种苦恋与沉思是通过凝炼而富有诗意的语言完成的,许敏歧散文诗的语言虽然没有刻意追求外在的韵脚,却有一种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流行的哲学思潮,而在其背后则是批判和怀疑的哲学精神,即自由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着哲学向前发展,哲学无规则、无定论、无绝对真理,只有将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哲学精神从压抑的意识中“培育”出来,才能“生长”出我们自己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荒原>的主题是精神的撕裂与死亡,表现"生不如死"的荒原人对"死"的渴望的同时,也孕育出"生"的本能,从而导致死生循环,死而后生,这种象征性的死亡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目的是表现生命的回归和精神的复活,这样艾略特就在描写死亡中完成了"拯救荒原"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