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着微博等新社交媒介的快速兴盛,网络等新媒体对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消解与重构,网络意见领袖逐渐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能否成长为网络社会这个拟态环境中理性表达与对话的中间力量,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演变有着重要影响。着重探讨了当下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对网络舆情演变的影响,以期指明网络意见领袖在网络群体性事件及网络社会传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群体性事件近年来层出不穷,这是值得关注和反思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也许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几乎每一个事件背后都有社会性原因,都是某种或者某方面社会矛盾通过网络文本的具象化呈现。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是和中国社会本身的转型和结构性演变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相似文献   

3.
吕莉 《新闻世界》2013,(7):164-165
【摘要】近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得各界都对其投以高度关注。本文以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出发,区分了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论,从现实和理论两个角度分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戍因,并总结其信息传播特征。  相似文献   

4.
杨兴魁 《新闻世界》2011,(8):143-144
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出发,试着找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原因:利益的重新分配;现实社会中的表达、发泄通道受阻;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等。并且从网络群体事件中总结出其信息传播特征:群体极化趋势日趋显著;语言暴力等。以期有利于正确对待、评价网络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5.
<正>目前,完善的互联网络以及大量的网民群体促使产生了一个网络社会,导致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出现,并且互联网还会进一步放大群体性事件。为防范网络群体性事件对社会稳定造成的危害,我们有必要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进行研究分析。一、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一)网络群体性事件概述网络群体性事件,顾名思义,就是发生在网络社会中的群体性事件,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不同,网络群体性事件通过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因而网络群体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内涵、分类与特征入手,分析了高校"群体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和网络演变途径,系统探究了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现实困境、具体内容和前中后期三个阶段的引导模式等。  相似文献   

7.
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临 《东南传播》2010,(7):26-28
网络群体性事件因其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和学界非常重视的研究课题,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情也已成为观测我国社会舆情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基础理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其网络舆情的关系、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及其舆情引导的角度对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舆情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晓云 《新闻界》2014,(2):41-44
网络群体性事件正在成为公共性问题讨论与解决的互动平台,本文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并指出其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批判的氛围和公共议题的趋向。在此基础上,从公共领域的视角剖析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认为网络媒介、各类社会问题和具有批判意识的社会公民都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建构性力量。由此,在公民精神的宣传与引导、理性公众舆论的培养、政府畅通民意与"官意"的交往中,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价值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与其他群体性事件相比,人数众多,声势浩大,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规避谣言带来的危害,建立良好的舆论秩序。本文将以PX事件为例,对环境群体性事件中谣言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环境群体性事件谣言传播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吴碧琦 《新闻世界》2013,(9):142-143
“虐猫事件”“切糕事件”“躲猫猫事件”“表哥事件”……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百万点击率”网络群体性事件屡见不鲜。现代网民在社会发展与监督中日益增强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道奇观。本文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将本体论和语义计算的相关技术引入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题发现研究中,并通过构建食品安全领域本体进行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获取主题信息,有助于实现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题发现。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结构进入急剧变革的转型时期,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群体性事件的不断发生已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而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借助网络平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当前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新动向.由于网络自身具有的虚拟、平等、开放、互动、快捷、海量以及聚众等特点,借助网络媒体、手机短信、及时聊天工具、博客、BBS论坛等途径而发生、传播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其社会影响力并不亚于甚至更甚于传统的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2~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项目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法从立项数量、立项类别、立项学科、立项单位和地区、所属系统、课题负责人职称等六个方面对群体性事件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行了回顾分析.统计分析发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立项呈现增长趋势.通过对研究主题分析后发现,近年来群体性事件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群体性事件的宏观综合层面、网络群体性事件、环境群体性事件、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法学相关研究等五个方面.随着新媒体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今后群体性事件将向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建议加大多学科交叉研究力度,推动群体性事件研究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4.
汤淇 《东南传播》2016,(5):94-95
网络集群行为作为一种强大的舆论力量,对现实群体性事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网络与现实的互动角度,将网络集群行为分成网络诱发型行为,现实诱发型行为,现实衍生型行为和现实互动型行为等不同类型。通过与构成群体性事件的要素——规模、行动和诉求,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等进行比较,最终发现网络只起到一个信息中介的作用,而群体性事件矛盾的解决根本还在于事件本身。  相似文献   

15.
周洋 《新闻前哨》2010,(9):39-42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时代政府面临的新挑战。本文在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类型研究的基础上,从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进行了解析,并且有针对性地从"更新危机传播理念"、"完善危机管理组织"、"搭建网络对话平台"、"改进危机传播策略"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完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政府危机传播管理。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转型期,我国群体性事件呈高发态势,而随着互联网的发生、发展并在人们生产、生活中越来越具有影响力之后,网络群体性事件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必须直面的一个新生课题。由于其强烈的现实批判性、突出的群体极化倾向和微妙的虚实互动性,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网络舆论的认识和重视,积极开展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治理,坚定不移地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引导作用,加强现实层面的制度供给,才能有效地维护网络健康,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网络群体事件中的媒体议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以来,源自网络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这些事件有些是在网络舆论中产生巨大影响,引起了各级政府重视而采取措施;有些因为网络传播引发了实际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甚至造成社会骚乱。无论我们今天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如何,在这些源自网络的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虚拟空间中的信息博弈:关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审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群体性事件近期频繁出现,给新闻传播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在探讨网络群体性事件生成机制基础上,深化对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的认识和理解,并尝试提出规范与引导措施。  相似文献   

19.
论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公共议题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发.如何正确看待、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当前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新媒介技术环境下如何处理好公共关系的重要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探讨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如何有效实施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公共议题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社会学视角探讨网络媒介环境中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群体性事件中,信息传播所形成的舆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传播环境和形成过程的不同,会导致最终舆情的不同.随着新媒体的崛起,网络已经成为言论聚集的一大主要场所,而网络群体性事件往往相对于现实群体性事件更为棘手.因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受到全国的关注,任何网络群体性事件都会接受全国公众的“言判”,同时,网民还可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不断扩大和增加关于某一事件的信息量,既可以引发正面的共振也可能形成恶性共振的叠加,产生巨大的破坏性效应.本文探析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异变,并提出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舆论失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